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影响因素与护理对策研究

2020-02-24 04:53陈水兰陈清香王姣莲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顺应性电切导尿管

陈水兰 陈清香 王姣莲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是泌尿外科比较常见的手术,是治疗前列腺增生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疗效确切等优点[1-2]。近年来,随着我国老龄化步伐的加快,采用该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越来越多。排尿困难是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患者继发性出血,引起膀胱内血块填塞、泌尿系统感染等[3],既不利于术后康复,也为护患纠纷埋下了隐患。研究排尿困难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排尿困难的发生对确保手术疗效,减轻患者的痛苦十分重要。但目前有关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相关因素研究较少。本研究选取我科室2015年2月至2018年2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可能影响患者术后出现排尿困难的因素,并制定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患者200例。纳入标准:均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经临床表现及泌尿系彩超、尿动力学确诊;均自愿参与研究;无神经源性膀胱病史;未见出血倾向或其他血液类疾病;术前血糖、血压控制良好。排除标准:前列腺癌;肝肾功能不全;膀胱手术史;全身性出血疾病;合并尿道狭窄、膀胱结石;神经系统疾病;临床资料收集欠完整以及术后失访。所有患者手术均由同一名高年资医师主刀完成,根据病情决定术中的治疗方式。该组患者于术后1个月开始随访,按照术后是否出现排尿困难分为排尿困难组30例和无排尿困难组170例。排尿困难的诊断标准为术后排尿不畅,残余尿量>100 ml。

1.2 方法

1.2.1 相关因素调查 根据研究目的、研究者的工作经验、查阅相关文献以及结合专家的意见制定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危险因素调查问卷,内容包括:(1)个人基本信息。年龄、病程、合并症(糖尿病、高血压)、术前有无合并尿路感染。(2)相关的检查指标。术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前列腺体积、逼尿肌顺应性、最大逼尿肌压力、术前是否行导尿术、手术时间、术中切除前列腺组织的重量、术中出血量、术中有无行尿道扩张整形、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以上相关尿动力学参数采用莱博瑞X-WIN型尿动力分析仪测定,部分指标的收集通过查阅患者的病历获得。

1.2.2 质量控制 由经过培训的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调查,以确保问卷及量表填写的真实性及有效性,应用Epidata 3.1软件建立电子数据库。调查前向患者介绍本次调查的目的、意义,告知患者会保护其隐私(调查时不使用患者的真实姓名,以英文字母代替),经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进行调查。在患者空闲且精力充沛的时间进行,控制患者的问卷能够在20 min以内完成。调查结束后回收问卷,对调查问卷的内容进行检查,有遗漏部分让患者及时补充。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χ2检验,将可能造成术后排尿困难的因素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情况分析 200例患者中术后有30例患者出现了排尿困难,最大尿流速为2.5~11.8 ml/s,平均(5.4±3.5)ml/s。主要原因为尿道狭窄14例(其中前尿道狭窄10例,后尿道狭窄4例),其次膀胱痉挛10例,膀胱功能异常2例,血块阻塞2例,腺体残留过多2例。以上排尿困难患者均经相关的治疗后恢复排尿。

2.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单因素分析 排尿困难组与无排尿困难组在最大逼尿肌压力、逼尿肌顺应性、术中尿扩整形、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术前行导尿术、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年龄、病程、合并症、前列腺大小、IPSS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切除前列腺重量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单因素分析

注:1)为t值,2)为χ2值,3)为u值。

2.3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逼尿肌顺应性、术中尿扩整形、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术前行导尿术、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是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3.1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影响因素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不畅、膀胱充盈等症状,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影响了术后康复。本研究中排尿困难的发生率为15.0%。本研究结果显示,逼尿肌顺应性、术中尿扩整形、术前合并尿路感染、术前行导尿术、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是患者术后排尿困难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

3.1.1 逼尿肌的顺应性 任宝明的研究显示[4],逼尿肌的顺应性是导致前列腺增生患者发生尿潴留的独立危险因素。膀胱逼尿肌顺应性增高、稳定性下降,也是造成术后膀胱痉挛的重要因素。

3.1.2 术中尿扩整形 对于进行术中尿扩整形术的患者需要使用PKRP器械,而该器械(尤其是镜鞘)多是按照欧美国家男性阴茎尺寸为标准设计,而中国男性与其存在一定的差异[5],在进行手术操作时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导致术后尿道炎症、水肿,影响排尿。

3.1.3 术前合并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是前列腺增生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9%[6],程义仙等[7]认为可能与糖尿病、尿潴留有关。术前尿路感染是导致尿道狭窄的重要因素,主要是由于长期为控制的尿路感染可加重局部组织水肿,延长创面的愈合时间,不利于瘢痕化愈合,形成狭窄环,导致术后排尿困难。

3.1.4 术前行导尿术及术后留置导尿管时间 前列腺增生会压迫尿道,进而导致膀胱颈部梗阻和排尿不畅,部分患者术前合并有尿潴留[8],需要行导尿术。男性由于其尿道有两个生理弯曲和3个狭窄,使导尿术很容易损伤患者的尿道黏膜,导致术后排尿障碍。而术后留置导尿管也是一种侵入性操作,留置时间越长对尿道壁的压迫越久,导致局部组织黏膜水肿、缺血坏死[9],影响术后排尿。

3.2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排尿困难的预防 鉴于排尿困难的危害,除了从手术方面尽量减少对患者尿道的损伤以外,从护理上给予前瞻性的预防也十分重要。首先应该加强术前评估,了解患者的膀胱功能、排尿功能,术前指导患者进行膀胱功能训练[10],每天训练3~5次,时间7 d。术前对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应积极控制血糖,对合并尿路感染患者应给予规范治疗,病情缓解后给予相应的手术治疗。尽量减少术前的侵入性操作,对于必须行导尿术的患者采用硅胶导管,请技术熟练的高年资护理人员进行操作,尽量减少对尿道的损伤。术后按摩三阴交、足三里、阳陵泉等穴位,促进膀胱功能恢复[11]。术后根据患者的情况及时拔除导尿管,减少尿管留置时间。傅小莉等[12]对前列腺癌电切术的患者术后采用热毛巾热敷于耻骨联合上区可促进患者术后排尿。

综上所述,排尿困难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比较常见,其影响因素较多,应制定相关的护理措施,以减少排尿困难的发生率。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由于国际上对排尿困难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选取残余尿量>100 ml为判定标准可能提高了排尿困难的发生率。其次,本研究病例样本量还是较少,而且分析的影响因素可能也不足,研究结果存在一定的偏倚,下一步将完善资料的收集,进行全面的分析。

猜你喜欢
顺应性电切导尿管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二次电切术后肿瘤复发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手术患者中的干预价值
肾镜联合电切镜外鞘治疗膀胱结石临床效果分析
危重症患者导尿管留置与拔除情况调查分析
导尿管拔管指征评估表在意识障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最佳动脉顺应性肺复张应用于重症脑卒中合并肺不张或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
非顺应球囊高压处理半顺应球囊不能扩张的冠状动脉病变的临床应用
钬激光碎石联合电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发膀胱结石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