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

2020-02-24 04:53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鼻咽癌放化疗社区

鼻咽癌发病具有明显的区域特点[1-2],在我国,其发病率呈南高北低。鼻咽癌对放射线较为敏感,目前治疗以放疗及同步放化疗为主[1,3],治疗后患者普遍存在食欲减退等不适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影响康复。目前,鼻咽癌患者的护理主要以院内为主,院外护理相对缺失,而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及提高生活质量,因此,临床有条件的医院已经开始通过医院提供院外延续护理服务。有报道显示[4-5],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的延续护理模式,有助于护理服务的院外延伸及提高护理质量。鉴于此,本研究探讨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在鼻咽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鼻咽癌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鼻咽癌诊断标准[1],经组织病理学或细胞病理学诊断确诊;患者给予放疗或同步放化疗;意识清楚,无交流障碍;预期生存率>6个月。排除标准:合并其他恶性肿瘤;伴有其他脏器严重功能障碍性疾病;有神经及精神疾病史;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肿瘤终末期患者。将40例患者随机等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31~79岁;临床分期:I期1例,II期16例,III例3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3例,高中及中专2例,大专及以上15例;婚姻情况:已婚19例,丧偶1例;单纯放疗8例,同步放化疗12例。观察组中男14例,女6例;年龄36~73岁;临床分期:I期2例,II期14例,III例4例;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4例,高中及中专3例,大专及以上13例;婚姻情况:已婚18例,未婚2例;单纯放疗7例,同步放化疗1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患者知情同意,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基础护理及常规放化疗护理,包括饮食指导及健康教育宣教,指导口腔护理方法,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做好心理护理及放疗照射部位皮肤护理等,出院后常规门诊电话随访,了解患者近期的生活等状况。

1.2.2 观察组 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管理模式进行护理。由医院肿瘤科医师及护师、耳鼻喉科医师及护师、社区医师及护师、家庭联络员组成工作团队,负责开展工作及信息沟通,三元联动护理平台包含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患者及其家属,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院内网互动沟通及岗位培训,与患者及其家属通过微信平台联系,由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微信平台对患者及其家庭成员进行培训、心理辅导等延续护理,定时定期发送健康信息,包括健康宣教大课堂、延续护理社区义诊、饮食指导、用药提醒、复诊时间提示、自我护理知识宣教等,根据患者需要提供个性化护理措施;同时进行远程护理会诊。

1.3 观察指标 (1)生活质量。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取华盛顿医科大学生活质量量表(UW-QOL)进行评估[6],量表包括5个方面,身体机能:鼻腔干燥、咳嗽、鼻腔疼痛不适、擤鼻涕、嗅觉、精力、睡眠质量、性生活质量;心理状态:消极悲观、积极乐观;鼻咽部功能:呼吸困难、嗅觉功能、吞咽功能;独立生活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单位工作的能力;社会关系和环境:社会交往、家庭地位、社会支持、服务社会、家庭经济。评分采用等级描述法,5分为无/好,3分为轻度/中等,0分为明显/差。满分100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好。(2)自我护理能力。干预前及干预后3个月采取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进行评估[7],量表包括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4个方面,43个条目,总分172分,得分越高自我护理能力越强。(3)护理满意度。干预后3个月评估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包括责任感、健康教育、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关爱与沟通、满足患者需要等方面,将其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及身体机能、心理状态、鼻咽部功能、独立生活能力、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以上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各指标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自护责任感和健康知识水平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以上指标评分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比较(分,

注:与干预前比较(配对t检验),P<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

3 讨 论

目前癌症患者的生存率已经不是评判疗效的唯一指标,治疗后的生活质量也成为了评价疗效的重要指征之一,如何在院内治疗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也是鼻咽癌患者临床诊治的一个重要环节,而有效的护理方式可明显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改善生活质量[8]。

临床研究显示[8-10],将护理延伸到院外及从疾病自身护理延伸到全身心的护理,更有助于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目前,从院内护理延伸到院外的护理措施有电话随访、门诊随访、微信交流等。随着即时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模式成为延续护理模式新的探索方向[5,11],此模式将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家庭三方进行联动,采取信息化的工具平台,让患者出院后也可获得持续的诊疗及护理服务,遵循了“大病在医院、小病在社区、康复回社区”的理念,让医院、社区服务机构和家庭分别承担相应的角色和任务,各司其职,通过平台实现医院-社区-家庭之间的相互交流、联系和沟通。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可通过平台学习疾病相关知识及护理措施,医师和护理人员可通过平台了解患者的病情并完成随访和诊疗及护理指导。

生活质量是评价各种疾病的一个主要康复指标,尤其是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直接能反应出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个体康复状况。鼻咽癌患者由于疾病自身的影响及放化疗等措施带来的毒副作用,使其机体耐受力下降,容易出现多种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12-14]。疾病状态下,如果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较强,可以帮助其调整不正确的生活方式,更快适应自身的角色,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应对疾病的能力。鼻咽癌患者由于对疾病自身的恐惧和疾病带来的折磨,患者自身的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均会出现明显的变化[15-16],因此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助于提高其对疾病的应对能力,更有助于病情的康复。临床报道显示[17-18],医院-社区-家庭联动护理用于慢性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院外护理,均有助于提高其院外康复质量,提高生活质量和自我护理能力,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鼻咽癌患者采取医院-社区-家庭三元联动护理平台模式进行护理,有助于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及对护理的满意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其康复。

猜你喜欢
鼻咽癌放化疗社区
非编码RNA在鼻咽癌转移中的研究进展*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社区大作战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中医药治疗鼻咽癌研究进展
放疗联合化疗治疗局限期小细胞肺癌(LSCLC)的观察
局部进展期直肠癌手术前后放化疗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