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灌肠用具对肝性脑病保留灌肠效果的影响

2020-02-24 04:53许金微钟少龙黄平和李娜陈晓娜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肝性用具灌肠

许金微 钟少龙 黄平和 李娜 陈晓娜

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因代谢功能紊乱而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发病患者多表现为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等临床症状[1]。而在病理学上,HE的特点是星形胶质细胞肿胀,导致脑水肿。但由于HE的发生存在多种诱发因素,受多个环节影响,导致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清晰[2-4],但HE患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5]。目前对HE患者实施护肝、消除毒性物质和纠正代谢紊乱等综合防治的基础上加以保留灌肠已成为主要的治疗方式[6]。但由于传统灌肠法具有无法保持药液温度,不能使药液保持恒温,灌注速度难以调控,容易刺激肠黏膜等问题[7],此外,常规保留灌肠过程中还常出现药液外溢的问题,因此,临床工作中一直在尝试对传统灌肠法进行改良,比如采用导尿管联合输血器和一次性采血针去针头联合吸痰管、导尿管联合吸痰管、气管插管、导尿管等器具代替肛管和硅胶胃管[8-9]。但发现这些改进方法在临床应用中仍存在着缺点,如操作繁琐、患者认知不足、肠道黏膜损伤、灌肠液会自动流出、灌肠管打折和堵管等[10-13]。本研究采用我院改良的灌肠用具提高灌肠疗效和插管成功率,减少管道脱出与药物外泄的发生,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我院感染科2018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肝性脑病患者64例,入选标准:符合肝性脑病诊断标准;首次灌肠,既往无灌肠史;保留灌肠治疗;无精神疾病,年龄≥18岁,对疼痛具有判断能力;病程在2周以内;超过48 h未排便,或排便次数正常,便质干硬,排便困难的患者。排除标准:患者及家属不合作;大便失禁或肛周糜烂;既往有痔疮;精神障碍者;具有严重心血管疾病者;消化道出血者;禁止或限制翻身者。随机将其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男26例,女6例;年龄28~73岁。对照组中男23例,女9例;年龄38~78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小组统一培训,统一操作流程,统一解释语,操作者均为专科工作5年以上,技术熟练。HE患者灌肠诊治流程:(1)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保留灌肠,使用常规方法操作灌肠袋操作方法,每天治疗1次,灌肠液采用生理盐水100 ml+乳果糖口服溶液100 ml配制而成。(2)观察组患者实施改良保留灌肠用具进行保留灌肠。使用常规方法操作灌肠袋操作方法每天治疗1次,灌肠液采用生理盐水100 ml+乳果糖口服溶液100 ml配制而成。两组灌肠流程见表1。

表1 两组保留灌肠流程

1.3 观察指标 (1)两种保留灌肠的临床指标。包括一次完成失败率(例),药物外泄,肛门疼痛和管道脱出等。(2)两组灌肠液在肠道中保留时间。(3)两组患者HE临床疗效。显效:血氨正常(<47 μmol/L),临床症状消失或者改善多于一级;有效:血氨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47 μmol/L),肝性脑病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或者改善一级;无效:血氨升高或者不变,临床症状加重或者不变。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保留灌肠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保留灌肠的临床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保留灌肠的临床指标比较(例)

2.2 两组灌肠液在肠道中保留时间长短程度比较 观察组灌肠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灌肠液在肠道中保留的时间长短程度比较(例)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经过治疗,24 h后观察疗效,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 论

目前临床防治HE的理论基础主要建立在氨中毒学说上,认为HE患者代谢功能紊乱导致肝脏对氨的清除能力下降,进而使得肠道产氨和吸收氨增多,为此如何去除胃肠道产氨的前体物质和减少肠道内氨生成和促进氨吸收是治疗HE疾病的关键[14]。药物保留灌肠可清除肠内积食、积血及其他含氮物质[15]。另外,药物保留灌肠还能使肠道保持低pH值环境,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进而降低血氨、促进病情及早恢复[16]。同时灌肠药液的质量、使用剂量和温度,灌肠用具的类型、插入的深度,患者的体位等也会影响保留灌肠的效果[16]。但目前临床上多采用的常规保留灌肠存在着药液不能保持恒温,灌注速度不易控制,肛管粗短,插入浅和对肠黏膜刺激性大等问题,导致治疗效果差,使患者易产生肛门疼痛、便意明显等较大的痛苦,此外常规方法还常存在患者不耐受问题,使得灌肠液无法发挥最大药效,甚者可出现直肠黏膜充血糜烂、溃疡、出血、穿孔等医疗安全问题。

为了改进保留灌肠对HE的治疗效果,我院对保留灌肠用具进行了改良,首先,本装置能够使灌肠液保持37 ℃左右的恒温,提高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本装置加长了肛管长度,能够有效减少灌肠药液的外泄,使药物发挥最大功效;灌肠装置中药液残留少,避免浪费;操作过程注重患者感受,能够减少患者痛苦。本研究结果显示,经过改良后的保留灌肠用具的各项临床指标和治疗效果均明显优于常规保留灌肠方法(P<0.05),且灌肠液在患者肠道中的保存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由此说明,我院改良的灌肠用具无论在操作方面还是治疗效果上均优于常规灌肠方法,且能够减少患者灌肠过程中的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猜你喜欢
肝性用具灌肠
红藤汤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体会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细菌感染诱发肝性脑病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
开塞露联合温盐水滴注灌肠法在脑卒中便秘病人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类最早的发明:生火与照明用具
肝硬化患者的血清白蛋白水平与显性肝性脑病的发生和死亡密切相关
输注人血白蛋白可以降低肝硬化患者显性肝性脑病发生率并提高其缓解率
养蚕巢脾 一种新的养蚕用具
灌肠疗法在犬病诊疗中的应用
“灌肠” 治疗有副作用吗
肝硬化并发症:肝性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