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互助教育联合实景观摩学习法对CTA检查患者的配合度及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0-02-24 04:44谈曦覃斯虹施黎黎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实景造影剂状况

谈曦 覃斯虹 施黎黎

CT血管造影(CTA)是指向静脉注射造影剂并实施螺旋CT扫描的诊断技术,由此诊断血管情况,但部分患者在CTA检查中易发生不良反应[1]。2011—2013年我国CTA检查患者中,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10%,其发生与患者的健康认知、心理状况、检查配合度等因素有关[2-3]。为此,本研究对CTA检查患者采用伙伴互助教育联合实景观摩学习法,探讨其对患者检查配合度及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CTA检查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诊断确定行CTA检查,且符合适应证;体征指标正常;患者知情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对检查所涉药物过敏;存在心、肾等脏器功能异常;存在认知交流障碍。随机将其等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男39例,女10例;年龄32~65岁,平均(43.92±4.15)岁;检查部位:心脏冠脉11例,颅脑10例,颈部8例,肺部6例,腹部8例,盆腔6例。观察组中男35例,女14例;年龄33~68岁,平均(44.34±4.53)岁;检查部位:心脏冠脉12例,颅脑8例,颈部8例,肺部7例,腹部4例,盆腔10例。两组性别、年龄、检查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检查选用仪器均为多排螺旋CT机,碘普罗胺(370优维显),浓度370 mg/ml,剂量100 ml。选静脉穿刺注射,注射速率4.0~5.0 ml/s(其中冠脉CTA常为5.0 ml/s)。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包括入院指导、检查要点说明、静脉通路创建及扫描指导等[4];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伙伴互助教育联合实景观摩学习法,具体如下:

1.2.1 鱼骨图分析 研究中,护理人员通过文献查阅法、经验总结法分析“CTA检查患者造影剂不良反应及检查配合度偏低原因”,确定检查配合度偏低原因有健康认知不足、检查流程不熟、过度紧张或焦虑等[5],具体原因见图1:

图1 CTA检查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鱼骨图分析

1.2.2 伙伴互助教育联合实景观摩学习法

1.2.2.1 入院评估调节 (1)状况评估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对其状况实施评估,包括脏器功能状况、碘过敏史等,如患者出现过度紧张或焦虑,则依医嘱于检查前1 h注射镇静剂[5];同时,为保证患者体内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还需适当给予补液、注射糖皮质激素等。评估患者血管状况,选择合适的静脉穿刺位置,避开破损或红肿区,备好应急、抢救药物[6]。(2)情绪状况调节。检查前,督促家属做好陪护工作,与患者积极交流,转移其注意力,以缓解其对CTA检查的恐惧或焦虑;同时,增加访视频次,积极了解患者情绪状况,向其介绍检查中常见不良反应及发生原因,强调其可控性,以激励患者。

1.2.2.2 伙伴互助教育 (1)检查经验交流学习。本研究挑选我院已成功检查且配合良好的患者10例,于检查前1 d,组织其与待检患者进行一对一交流[7],包括向待检患者介绍检查过程,讲述配合动作、药物注射感受等,使其对CTA检查有一定了解,以消除其对CTA检查的恐惧及焦虑情绪;与待检患者交流CTA检查注意事项,如指令动作、呼吸调节、心率控制等,并简单介绍呼吸控制技巧。(2)检查呼吸互助训练。已成功检查患者陪同待检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向其说明注意事项。(3)屏息呼吸训练。检查前3~4 h,陪同待检患者练习短暂屏息,指导其取仰卧位,发出“吸气”指令,待检患者慢速鼻深吸气,发出“屏息”指令,待检者即保持屏息状态,直至接收到“呼气”指令;根据待检者训练次数及表现,按3,5,8,12,15 s顺序逐渐延长屏息时间;首次训练时,由已检患者演示屏息呼吸,并说明各环节注意事项,待检患者练习5~8次[8]。(4)叩击咳嗽排痰。为避免检查期间突发咳嗽而影响检查效果,需在检查前1~2 h,指导待检患者练习咳嗽排痰,先由护理人员与已检者配合演示叩击咳嗽排痰,再指导待检者取坐卧位,保持上身前倾,微抬高头部,先用鼻深吸气,后屏息4~6 s,已检者轻叩其背部,待检者同步大声咳嗽,反复练习3~5次,以排出痰液,缓解咽喉不适[9]。

1.2.2.3 实景观摩学习法 (1)检查视频学习。于检查前1 d,组织待检患者观看CTA检查系列视频,包括检查仪器介绍、检查操作步骤、检查准备及常见不良反应等,详细介绍注意事项及检查配合要求[10]。(2)实景观摩学习。观看完检查视频后,引导待检者参观CT室,观察其他患者CTA检查全过程,观摩学习前,需向被观摩者说明情况,征得其同意,且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按“LLPRA”5步法观摩学习[11]。L(Look)看:引导待检者观察CT室环境、检查仪器、操作程序及检查者配合动作等;L(Listen)听:待检者认真听取护理人员介绍,了解检查注意事项及机器指令;P(Practise)练:反复练习屏息呼吸,直至熟练掌握技巧;R(Remember)记:熟记屏气呼吸要领;A(Ask)问:向已完成检查患者提问,积极询问其检查感受,以实现对CTA检查的全面、直观的认知。

1.3 评价指标 (1)检查配合度。检查配合度评价包括检查教育、检查准备、检查操作及检查护理4方面,如患者能完全按医护人员要求配合完成检查,则判定为检查配合[12]。(2)造影剂不良反应。CTA检查中常见造影剂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打喷嚏、心悸、荨麻疹,统计各类不良反应发生例数[13]。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检查配合度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例)

3 讨 论

CTA检查是现代医学中不可或缺的检查手段,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等优势,能清晰呈现病变状况及性质,便于临床诊断干预。但患者因情绪及造影剂副作用的影响,极易发生造影剂不良反应,影响检查的顺利进行。为此,还需做好CTA检查护理工作。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检查教育、检查准备、检查操作及检查护理配合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分析原因发现其与患者认知、检查指导等因素有关,据此实施干预,保证了干预方向的正确性和干预效果。研究通过开展伙伴互助教育,检查经验交流学习、检查呼吸互助训练,指导已完成检查患者与待检者交流,分享检查经验,指导待检者练习屏息呼吸,有助于增强其训练依从性。观察组患者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原因可能是护理人员检查前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了全面评估,了解其碘过敏史、情绪状况等,并据此确定干预措施,从而能有效控制不良反应诱发因素,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研究于检查前对患者情绪实施调节,能有效消除其检查顾虑及焦虑,确保其保持良好的检查心态,避免因情绪不佳而诱发相关不良反应[14];同时研究结合患者年龄、性别及病情确定与之相适的注射速率,并严格遵守由慢到快的注射原则,也可有效避免因注射速率过快而引起不适反应。

综上所述,伙伴互助教育联合实景观摩学习法在CTA检查患者中的应用,能提升患者的检查配合度,减少造影剂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实景造影剂状况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实景与想象”——明清武夷主题的意象式文人山水画研究
实景演出对当地旅游经济发展的影响——以婺源《梦里老家》为例
数字博物馆 线上实景游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宝马首次在中国实景演示高度自动驾驶技术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安全感,你有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