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床垫的设计及在急诊危重患者中的应用

2020-02-24 04:44王明明邹圣强郭凡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车床床垫危重

王明明 邹圣强 郭凡

急诊科是患者最集中,病种最多,抢救和管理任务最重的科室,急诊危重症患者常因检查、治疗、转科、手术等情况进行院内转运[1]。由于危重患者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变化快等原因,加上搬运移动、设备故障、路途颠簸等因素会引起堵管、输液外渗、针头脱出、衔接处分离、输液被迫中断等意外事件的发生[2]。过长的转运时间可能使患者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导致患者病情恶化、预后不良,严重者可危及生命[3]。尤其是多发伤患者要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将患者搬运至检查床,检查结束再将患者搬运至推车床时,最易发生不良事件或造成二次损伤。有研究显示[4],转运中不良事件发生率达26.55%~34.62%,应及时采取安全措施[5],合理选择搬运工具,避免搬运引起患者痛苦,加重病情,同时也减少医护人员由于搬运过程带来身体上的伤害[6],以保证急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安全[7]。院内转运时通常使用多人搬运的方法,不但耗人、耗力,更存在着增加多发伤患者二次损伤的危险。目前,临床使用最为广泛的转运工具是过床易,但对于急诊危重患者而言,过床易板身坚硬、不易携带,尤其需要强迫半坐卧位、年老瘦弱的患者更加不能耐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透X线及CT光材料可连患者一起搬运至检查床,并且能调节体位、柔软舒适的床垫。为此,我们研制了一种多功能床垫,并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 2015 2 0651260.5),现将多功能床垫的结构和功能报道如下。

1 多功能床垫的结构及特点

多功能床垫如图1、2所示,其主体为硬质垫体,该垫体为分段式,各段之间活动连接,并可调节相对翻转角度,垫体的两侧还固定有把手,把手为长柄状,沿垫体的两侧边沿设置,保护带、绑带可以固定在垫体上,最好直接固定在把手上,使用时不会损坏垫体材料。

垫体采用透X线及CT光材料,宽窄与X线及CT检查床一致。垫体的各段之间可调节相对翻转角度为0°~360°,垫体及把手上还设置有的卡扣,用于垫体相邻的两段之间的定位固定。

垫体的分段数量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设置,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垫体为两段,如附图所示,长度比为1∶1~1∶2,可着重作用于上半身、下半身,另一种是垫体为三段,长度比为1∶1∶1~1∶2∶1,可着重作用于头部、上身、下身。也可以对不同垫体的各段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组合,只需通过卡扣连接固定即可。

图1 多功能床垫正面示意图

图2 多功能床垫背面示意图

1.垫体 2.把手 3.保护带 4.绑带 5.卡扣

多功能床垫相比于现有的过床易或普通床垫,优点众多:可灵活调整角度,便于取半卧位等特殊体位,符合病情需求;并且可折叠、拆卸,便于携带、清洗等。除此之外,床垫能透X光及CT线,宽窄适宜,可直接连患者一起搬运至检查床,避免二次损伤。材质及设计上能采用亲肤防水材质、把手设计增加舒适感,便于搬运。床垫自带保护带,防止患者坠床,保护患者安全。

2 临床应用及效果

2.1 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急诊预检分诊级别为2级,年龄≥18岁,外出检查头颅CT的患者。排除标准:除外出行头颅CT检查外,还需同时行其他检查的患者;资料信息收集不全的患者。本研究设计的多功能床垫于2018年4月用于临床。选取某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急诊科2018年4—6月符合标准的急诊患者316例作为试验组,其中男169例,女147例;年龄19~95岁,平均(62.80±15.00)岁。2018年1—3月符合标准的急诊患者31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176例,女142例;年龄18~95岁,平均(63.00±14.49)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2 研究方法 试验组患者使用带有自行设计多功能床垫的推车床,行CT检查时,先将推车床的高低升降到与CT检查床一样的高度(之间落差不能超过15 cm),将患者连同多功能床垫一起搬运至检查床,检查结束后,再连同多功能床垫一起将患者搬运至推车床,搬运时无需患者翻身。对照组使用带有普通床垫的推车床,行CT检查时使用过床易,先将推车床的高低升降到与CT检查床一样的高度(之间落差不能超过15 cm),一人将患者翻身30°左右,另一人将过床易滑入患者身体下方1/3或1/4处,两人分别托住患者肩部、臀部向上45°左右用力慢慢往下推,当患者完全过床到检查床时,将过床易取出,检查结束后,同法将患者过床至推车床上。

2.3 观察指标 由急诊护士将外出检查时间、回室时间及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记录在院内检查交接单中,比较两组患者转运时间、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率。采用问卷调查法收集急诊护士对两组搬运满意度。问卷包括操作便捷、固定牢靠、可调节符合病情需求、总体满意度4个方面,每个方面包括肯定和否定2个答案[8]。于每日下班前对急诊室护士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57份,收回有效问卷57份。

2.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非正态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 结 果

3.1 两组转运时间及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比较(表1)

表1 两组转运时间和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发生例数比较

注:1)为u值,2)为χ2值。

3.2 急诊护士对两组搬运的满意度比较(表2)

表2 急诊护士对两组搬运满意度的比较(份)

4 小 结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一直是医护人员关注的热点,鉴于急诊危重症患者的特点及急诊院内转运的临床实践,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专家组发布了《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9],规范及优化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流程,结合转运工具的正确选择,降低转运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保证患者院内转运安全。本研究设计的多功能床垫采用一种透X线及CT光材料,宽度与检查床同宽,可连患者一起搬运至检查床,避免搬运患者;并能灵活调整角度,为患者采取半卧位等符合病情的体位;同时采用亲肤防水材质,可折叠、拆卸,便于携带、清洗,且床垫自带保护带,可防止坠床,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确保患者安全。根据数据分析显示,多功能床垫的使用能够减少急诊危重患者转运时间并减低转运中不良事件的发生,尤其适用于急性脑卒中、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创伤患者等危重患者的急救。

志谢感谢病案室邹圣容老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资料收集场所,感谢江苏大学统计学教授李君荣老师在数据分析过程中给予统计方法指导。

利益冲突文章所有作者共同认可文章无相关利益冲突。

作者贡献声明构思与设计、研究准备为王明明,数据整理为郭凡,论文撰写为王明明,论文审校为邹圣强。

猜你喜欢
车床床垫危重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镇静护理在呼吸机治疗危重患儿中的有效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车床三爪卡盘找正组合工具
危重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1例的护理体会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数控卧式重型车床主传动设计
睡不着
CM6132型卧式车床控制系统的PLC改造
跟踪导练(四)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