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脾养胃膏对胃癌术后患者免疫状态的影响观察

2020-02-25 01:44张春盛丘振文佛山市中医院药剂科佛山580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州50405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毒副作用养胃脾虚

张春盛 丘振文(.佛山市中医院药剂科佛山58000;.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州50405)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且易复发转移,由于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确诊时往往已至中晚期[1]。手术治疗是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案,也是唯一可能根治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随着外科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胃癌的5年生存率明显提高。但手术的创伤性及放化疗、介入、生物免疫治疗等方法的综合治疗,极大损伤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生存质量[2]。中医学整体观的治疗理念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3]。本研究对我院收治的胃癌术后患者进行健脾养胃的调理治疗,以提高免疫能力,为后续治疗和恢复提供保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肿瘤科2016年5月~2018年12月治疗的胃癌术后患者92例,经病理结果证实,影像学检查排除转移。排除伴有严重心肝肾疾病,多种癌以及不能按计划治疗,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6例。治疗组男性25例,女性21例;年龄35~75岁,平均年龄(52.44±3.28)岁;术后病理:印戒细胞癌17例,未分化癌16例,特殊类型癌13例。对照组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36~75岁,平均年龄(52.51±3.19)岁;术后病理:印戒细胞癌16例,未分化癌15例,特殊类型癌1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理等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仅给予化学治疗(方案参照2016NCCN中胃癌临床实践指南):奥沙利铂85mg/(m2·d),静脉滴注2h,第一天;亚叶酸钙400mg/(m2·d),静脉滴注2h,第一天;5-氟尿嘧啶400mg/m2,静脉滴注 1~5d,14d 一个周期,共化疗 12 个周期,总疗程6个月。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健脾养胃膏:白芍、白术、党参、茯苓、山药、薏苡仁、莲子、炙甘草、炒白扁豆、大枣、桂枝、防风、黄芪、鸡内金、六神曲、桔梗等,每天两次,每次15~20g,连续服用6个月。比较两组化疗前和化疗12周期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脾虚症状疗效以及毒副作用。

1.3 临床疗效判定

1.3.1 免疫功能指标:取全血样本进行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 计数(个/μL)。

1.3.2 脾虚症状疗效:脾虚症状评分表中包括食欲减退、神疲乏力、食后腹胀、大便溏薄、消瘦和胃脘痛6个项目,根据症状轻重分别计分0~3分。①显效:脾虚症状评分表中各症状均有改善,每项评分降低2分或以上,或症状消失;②有效:各项症状评分降低1分或以上,症状好转;③无效:各项评分未降低,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根据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组间进行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进行t检验。P<0.05表示组间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化疗前后两组免疫指标比较:化疗前两组免疫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化疗第12周期后,两组CD3和CD4比较,治疗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CD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化疗前和化疗第12周期T细胞亚群数比较(±s)(个/μL)

表1 两组化疗前和化疗第12周期T细胞亚群数比较(±s)(个/μL)

组别 例数CD3 CD4 CD8化疗前 第12周期 化疗前 第12周期 化疗前 第12周期治疗组46对照组46 tP 934.2±108.7 939.6±114.3 0.536>0.05 694.6±89.7 510.4±68.6 2.163<0.05 572.4±94.6 579.1±89.8 0.438>0.05 461.5±65.7 351.8±64.7 2.745<0.05 407.8±57.4 410.7±61.4 0.357>0.05 416.1±51.2 471.4±55.4 3.032<0.05

2.2 两组化疗12周期后脾虚治疗效果:化疗12周期后,治疗组脾虚总有效率为71.74%,显著高于对照组47.82%,P<0.05。见表2。

表2 两组化疗12周期后的脾虚疗效比较[n(%)]

2.3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发生毒副作用的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毒副作用发生率[n(%)]

3 讨论

胃癌在中医学上属“噎隔”“反胃”“积聚”“胃脘痛”等病症范畴,病机为脾胃亏虚、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倦内伤、中焦壅滞、积久渐成痞块[4-5]。我国的胃癌发病率较高,合理的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有效方法,但手术创伤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HPA),引起免疫抑制[6-7]。另外术中使用麻醉药物也会通过血液循环影响抑制细胞的免疫功能。增强免疫力应健脾养胃,调整机体内部环境,提高抵抗疾病的能力,才能有助于降低手术和放化疗引起的不良反应[8]。

T细胞是机体的主力免疫细胞,存在多种亚群,共同维护机体的免疫功能。CD3细胞属于成熟的T淋巴细胞,表明总体T淋巴细胞的数量,代表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整体状态。CD4是诱导性T细胞,调控免疫反应的重要枢纽细胞。CD8为抑制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直接杀伤性细胞[9-10]。本研究中结果1表明,化疗12周期后CD3、CD4均较化疗前降低,CD8较化疗前升高,且对照组升高或降低的绝对值均显著大于治疗组,说明治疗组服用健脾养胃膏有助于缩小因手术和化疗引起的免疫功能降低的幅度,促进免疫功能的恢复。

《老老恒言》曰:“脾胃乃后天之本”,脾胃亏虚导致癌毒侵袭,也促使癌症的发生发展。胃癌术后又经历化疗等综合治疗,免疫功能下降,多出现神疲乏力、大便稀溏等症,即为脾胃亏虚,故中医主张胃癌术后宜行健脾养胃的辨证治疗,脾胃健壮,阳气得复,则可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减轻放化疗毒副反应,减少进展期胃癌术后的转移、复发,还能提高免疫功能及生存率,改善生存质量[11]。本研究中结果2表明,化疗12周期后,治疗组食欲减退、神疲乏力、食后腹胀、大便溏薄、消瘦和胃脘痛等脾虚症状得到明显缓解,脾虚总有效率71.74%,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化学药物不仅杀死癌症细胞,还会伤害正常组织细胞和器官,造成骨髓抑制,白细胞、血小板降低,还会抑制机体免疫反应,降低免疫功能。健脾养胃有助于强盛正气,提高免疫力,降低化疗的毒副作用,改善生存质量,提高生存率,降低癌症复发率[12-13]。本研究中,治疗组细胞下降、血小板下降、口腔黏膜炎、肝肾损伤、腹泻、恶心呕吐毒副作用的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健脾养胃膏用于胃癌术后,有助于提高免疫能力,改善脾胃亏虚的症状,降低化疗药物对机体的毒副作用。

猜你喜欢
毒副作用养胃脾虚
明目养胃食荠菜
补中益气汤体内外对脾虚证两种特征菌数量的影响
中医观点:脾为什么重要 脾虚症状的自查与调理方法
喝粥真的养胃吗
春季养生六个字 春捂 养胃 护肝
养胃有什么方法
脾虚表现的五大症状不可不知
脾虚多吃这5种食物
中药复方安全性因素的研究分析
附子的毒副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