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2020-02-25 01:44郭绵乐阳西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骨一科阳西5298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血钙证型分型

陈 乐 郭绵乐(阳西县总医院人民医院骨一科 阳西 529800)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系统性疾病,以炎性滑膜炎和慢性为主要特征,关节炎症通常表现为具有侵袭性、对称性以及多关节性。老年RA患者的骨组织会受到侵蚀和破坏,从而使得继发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增加,严重的情况下会造成残疾[1]。目前,临床上常见的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的治疗方式多为西医治疗,但经多次临床研究表明其骨量恢复效果和镇痛效果均难以达到预期程度,本文就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收治的160例老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继发骨质疏松症患者开展本次试验研究,纳入时间为2016年6月~2019年6月,通过数表法平均分组,分别为参照组80例和研究组80例。参照组男性36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68.22±5.89)岁。研究组男性35例,女性45例;平均年龄(68.78±5.21)岁。对两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P>0.05,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参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主要包括通过口服的方式给予环磷酞胺片治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苯丙酸诺龙注射液治疗等。研究组给予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中医辨证分型主要分为以下三种:①肝肾阳虚型,本次研究中该类型有23例:该类证型在临床上的表现通常为关节疼痛、五心烦热、低热、脉弦数、口干面赤、易饥纳少、心悸不寐、舌红苔薄等,且经X线检查发现患者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值呈现出骨质疏松。该类证型在临床治疗中常以填髓滋肝和通络清火为原则,基本处方由知母、桂枝、炙蜂房、秦艽、麦冬、丹参、补骨脂、生地、白芍、鳖甲、当归、骨碎补、地鳖虫等组成,以实际情况严格按要求进行配比[2]。②肾虚瘀滞型,本次研究中该类型有36例:该类证型在临床上的症状通常为关节呈现出肿胀状态,痛处不移、疼痛僵硬并且具有持续性,表现有关节活动不灵敏、骨蹉跎、脉弦滑、舌瘀苔薄等,且经X线检查发现呈现骨质疏松或者是骨质遭到破坏。该类证型在临床治疗中常以益肾消瘀和活络蠲痹为原则,基本处方由鹿衔草、仙灵脾、炮甲片、桃仁、苏木、全蝎、鹿角霜、仙茅、干姜、当归、红花、蕲蛇等组成,以实际情况严格按要求进行配比。③脾肾阳虚型,本次研究中该类型有21例:该类证型在临床的表现通常为关节阵痛、易泄泻、舌淡苔白、小便清长、畏寒时冷、胃纳欠佳、脉濡细等,且经X线检查发现骨密度均低于正常值呈现出骨质疏松。该类证型在临床治疗中常以益肾温阳和利湿健脾为原则,基本处方由独活、威灵仙、川苁蓉、制川乌、苡仁、小白花蛇、羌活、桂枝、仙灵脾、牛膝、骨碎补、蜈蚣等组成[3]。

1.3 观察指标:评估两组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的判断标准为关节僵硬、肿胀和疼痛等临床表现和症状全部消失且关节功能全部恢复正常,有效的判断标准为关节僵硬、肿胀和疼痛等临床表现和症状有明显改善且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正常,无效判断标准为临床表现和症状无明显变化且关节功能无明显恢复,治疗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评估两组骨代谢情况,检测并记录治疗前后两组骨密度指标、25羟维生素D指标及血钙指标,三项指标均与骨代谢水平成正比例关系。

1.4 统计学方法:通过SPSS18.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应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应用t检验,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比较两组骨代谢情况: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指标、25羟维生素D指标及血钙指标基本一致且组间比较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密度指标、25羟维生素D指标及血钙指标均高于参照组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2。

表2 两组骨代谢情况对比[n(±s)]

表2 两组骨代谢情况对比[n(±s)]

组别 例 骨密度(g/cm3) 25羟维生素D(mmol/L) 血钙(mmol/L)数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80-0.42±-0.17±46.87±53.13±2.38±2.89±0.320.1416.7815.780.210.22参照组80-0.43±-0.32±46.79±47.38±2.37±2.41±0.310.1317.0316.540.230.21 t0.2017.0220.0302.2500.28714.116 P 0.8410.0000.9760.0260.7740.000

3 讨论

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常见发病部位为手和足,在临床上常见的病因有遗传、性激素与感染因素等,临床上常见的表现有晨僵、关节畸形、手足腕踝颞颌关节等表现出关节炎,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还会伴有疲乏、低热以及体重减轻等症状。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往往同时伴有关节外其他器官受累现象以及血清类风湿因子经检查发现呈阳性,在该病的长期影响之下会致使活动受到阻碍,甚至是丧失全部功能[4]。

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在临床上通常以西医治疗为主,虽然取得一定的疗效,但是常会引发一些应激反应,近些年来中医辨证分型在该病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在中医中属于“正虚邪实”这一范畴,主要病机为肾脾亏虚,在中医治疗中应注重调理阴阳、补肾益精,利用肾主骨,实现肾可生髓这一目的[5]。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骨密度指标、25羟维生素D指标及血钙指标基本一致(P>0.05),治疗后研究组骨密度指标、25羟维生素D指标及血钙指标均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说明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有利于优化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治疗工作。

综上所述,在老年RA继发骨质疏松症治疗工作中应用中医辨证分型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能够有效改善骨代谢情况,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血钙证型分型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中医证型与血脂和炎症指标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基于数据挖掘的小儿肺炎中医辨证分型研究
CT在早期预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不同临床分型的应用
血钙正常 可能也需补钙
高、低通量透析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甲状旁腺激素及钙磷代谢的影响
岭南地区冠心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地域性特征研究
复杂分型面的分型技巧
骨源性碱性磷酸酶与血钙测定结果比较及其临床意义
178例新诊断2型糖尿病中医证型及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