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早期认知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02-25 01:44陈曼莉洪顺垣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麻醉科佛山5280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泵入咪达唑仑咪定

江 映 陈曼莉 洪顺垣(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麻醉科 佛山 528000)

髋关节置换术是一种常见的手术,具体是借助人工假体,借助骨水泥、螺丝钉固定于正常骨质,取代病变关节以重建髋关节功能,该方法经长期实践已具备成熟的经验[1]。近年来,随着老年人数量的增加,老年群体患骨性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的人数增加,这使老年行髋关节置管术的人数不断增加[2]。在老年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常合并认知功能障碍,为了尽可能降低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提倡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取合理的麻醉方法,以保证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3]。本次研究中,探讨了采取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复合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辅助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效果及预后,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60例择期行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为男性。纳入标准:①无手术禁忌,ASA分级在Ⅰ~Ⅱ级[4];②年龄均在60岁以上;③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②患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疾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组,分组标准如下:研究组30例,年龄最小61岁,最大82岁,平均年龄(70.3±2.2)岁;ASA分级如下:Ⅰ级20例,Ⅱ级10例。对照组30例,年龄62~84岁,平均年龄(69.9±2.3)岁;AS分级:Ⅰ级22例,Ⅱ级8例。从两组年龄与分级等一般资料上来看,组间差异小,可比性高。

1.2 方法:两组均选择在生命体征平稳的时候实施手术治疗,以免生命体征波动较大引起手术效果不佳。两组手术过程中均采取腰硬联合麻醉,在麻醉的时候,可以在蛛网膜下腔注入1.0mL 1%的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用量为10mg/mL或7.5mg/mL,手术开始前将麻醉平面固定在T8~T10。

两组均在平卧10min后静脉泵入麻醉药物,研究组采取右美托咪定进行镇痛,具体是先将右美托咪定注射液稀释为4μg/mL,将稀释的药物设定0.4μg/(kg·h)的速度进行持续泵入,在持续泵入10min后可以将速度调整到0.2μg/(kg·h)。对照组则采取咪达唑仑进行麻醉,方法是先将咪达唑仑稀释到0.2mg/mL,在刚开始的时候,设定0.03mg/(kg·h)的持续泵入速度,在泵入10min后将速度调整至0.02mg/(kg·h)。泵入麻醉药物的终止时间为手术结束前20min。

两组均在术中对BIS数值进行持续的监测,保持BIS数值为65~85,若出现数值偏低或偏高,可以对药物泵入的速度进行合理调整,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此外在术中还可以将头部偏向一侧,持续予以低流量的吸氧,针对血氧饱和度(SpO2)小于95%的予以唤醒及辅助吸氧处理;针对平均动脉压(MAP)大于正常值20%的则可使用麻黄碱;心率(HR)在50次/min的可使用阿托品。

1.3 观察指标:①在术前、术后即刻、术后1d及术后7d,均采取简易精神状况评价表(MMSE)评价认知功能障碍情况,总分为30分,27~30分表示认知功能正常;21~26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0~20分为中度认知障碍;9分以下为重度认知障碍。②分别在术前1d、麻醉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d,抽取4mL的外周静脉血,采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 α(TNF-α)。

1.4 统计学方法:采取SPSS19.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MMSE评分:术前两组MMSE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即刻及术后1d两组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但对照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术后7d两组评分均恢复到同术前时刻一致水平。见表1。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组MMSE评分比较(±s,分)

表1 不同时间点两组MMSE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术前 术后即刻 术后1d 术后7d研究组对照组30 30 tP 28.12±2.62 28.03±2.58 0.134 0.894 26.15±2.41 21.14±2.08 8.620 0.000 26.43±2.43 23.36±2.24 5.088 0.000 28.33±2.61 28.23±2.58 0.149 0.882

2.2 炎性因子指标:两组在术前1d炎性因子指标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麻醉后、手术结束时及术后1d两组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术前1d提高,但是对照组提高幅度比研究组显著(P<0.05)。见表 2。

3 讨论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是老年患者行手术治疗后常见的并发症,该并发症的发生,可影响术后康复,进而影响生活质量,因此有效预防认知功能障碍成为当前行老年手术关注的重点[5]。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是常见的老年手术,患者在术后常会发生认知功能障碍,所以在手术过程中需重视对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预防[6]。具体针对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认知功能障碍预防,提倡术中采取合理的麻醉方式及麻醉药物,在麻醉方式的选择上,通常是采取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而在麻醉药物的选择上,常见药物为右美托咪定、咪达唑仑[7]。右美托咪定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可稳定血流动力学,保证术中脑组织供血、供氧,进而减少对认知功能的影响;咪达唑仑虽说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是却会因药物的拟态反应引起神经递质改变,这样会使术后认知功能下降,同时还引起血清炎症因子的巨大波动,对预后会造成一定影响[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术后即刻及术后1d,两组认知功能评分虽说较术前时刻降低,但是研究组的降低幅度要比对照组小,此外在麻醉后、术毕时及术后1d的血清炎症因子指标水平上,研究组的水平升高幅度也比对照组小。该结果也表明采取右美托咪定辅助腰硬联合麻醉的方法用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可以为手术治疗提供保障。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不同时间段血清炎性因子指标对比(±s)

指标 组别 术前1d 麻醉后 手术结束时 术后1d IL-6(ng/L)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 P TNF-α(ng/L)研究组(n=30)对照组(n=30)t P 45.21±5.63 45.19±5.61 0.014 0.989 13.36±1.78 13.18±1.82 0.387 0.700 70.26±7.36 92.26±8.45 10.753 0.000 27.26±2.26 38.26±2.51 17.838 0.000 56.36±6.26 76.62±7.63 11.244 0.000 20.16±2.03 27.75±2.26 13.685 0.000 50.18±6.02 64.42±6.45 8.840 0.000 16.63±1.86 20.36±1.99 7.500 0.000

综上所述,临床中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时候,相比使用咪达唑仑,采取右美托咪定复合腰硬联合麻醉,可以降低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及血清IL-6、TNF-α等炎性因子的分泌,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泵入咪达唑仑咪定
右美托咪定在腰硬联合麻醉下前列腺剜除术高龄患者中的应用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布托啡诺与咪达唑仑抑制气管插管反应的效果比较
LC-MS/MS法同时测定人血浆中咪达唑仑和1-羟基咪达唑仑的浓度*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右美托咪定抑制大鼠创伤性脑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
奥曲肽持续皮下泵入给药在恶性肠梗阻姑息性治疗中的作用
氢吗啡酮联合咪达唑仑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痛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血压正常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单硝酸异山梨酯微量泵入的疗效
持续泵入奥曲肽治疗重症胰腺炎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