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辛酸联合前列地尔、依帕司他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运动神经及预后的影响

2020-02-25 01:44徐吉芬何淼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州5108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硫辛酸传导复发率

徐吉芬 何淼红(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广州 510800)

糖尿病患者易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且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占多数。有关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机制目前仍未明确,药物治疗多以改善代谢、养护神经类药物为主,如甲钴胺、依帕司他等[1]。从诸多临床实践获知,慢性并发症的形成与氧化应激反应有关,且氧化应激损伤参与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与发展[2]。而氧化应激损伤不但可造成神经细胞损伤,也可通过蛋白激酶C途径激活、多元醇通路激活等多途径损伤神经元与轴突,降低运动神经功能。硫辛酸作为一种强效天然抗氧剂,具有确切的抗氧化效果[3]。本研究对硫辛酸、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联合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进行分析,探讨对运动神经与预后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2月~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糖尿

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74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5例;年龄46~78岁,平均年龄(57.97±5.17)岁;糖尿病病程 4~21 年,平均病程(10.38±3.87)年;神经病变时间3个月~2年,平均(1.05±0.33)年。观察组男性21例,女性 16例;年龄 47~79 岁,平均年龄(57.88±5.21)岁;糖尿病病程4~21年,平均病程(10.41±3.76)年;神经病变时间 4个月~2年,平均(1.11±0.29)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对比。本研究已获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均符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版)》[4]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因其他疾病引发的周围神经病变;心、肝、肾等器官严重功能障碍;伴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足及下肢周围血管病变;高血压难以控制;有药物过敏症状。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予以降血糖、降血压与降脂治疗。对照组予以前列地尔(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565,规格2mL:10μg)与依帕司他(扬子江药业集团南京海陵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012,规格50mg)治疗,前列地尔剂量为10μg/次,1次/d,静脉注射给药;依帕司他剂量为50mg/次,3次/d,口服入药。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加入硫辛酸[上海现代哈森(商丘)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03,规格12mL:0.3g]治疗,剂量600mg/次,溶入250mL0.9%氯化钠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两组均治疗14d,即1个疗程后评估疗效。

1.4 评价指标:①神经传导速度:以肌电图测量仪对两组治疗前、治疗14d时正中神经、腓总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进行检测;②对两组治疗后予以6个月随访,统计随访期间疾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百分数和例数表示,用 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 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神经传导速度: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以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测评值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s,m/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神经传导速度对比(±s,m/s)

组别MCV SCV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 正中神经 腓总神经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7)对照组(n=37)t P 42.15±5.06 42.24±5.11 0.076 0.940 51.72±4.39 46.02±5.01 5.205 0.000 38.18±4.17 38.21±4.21 0.031 0.976 48.05±4.34 40.39±4.28 7.644 0.000 32.95±3.85 32.89±3.91 0.067 0.947 48.76±3.08 37.11±4.14 13.733 0.000 32.24±3.51 32.19±3.48 0.062 0.951 49.47±3.26 40.82±3.41 11.153 0.00

2.2 疾病复发情况:经随访,观察组复发2例,复发率5.41%;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21.62%。与对照组比,观察组复发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63,P=0.041)。

3 讨论

调查数据显示,全球患糖尿病者不低于1.5亿,其中50%左右存在周围神经病变风险,一旦发生周围神经病变则可对肢体运动及感觉神经造成损伤,同时可引起微血管病变与内脏神经损伤[5]。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复杂的发病机制,代谢紊乱、高血糖、遗传、免疫问题及神经因子缺乏等均与其发生有关,而关于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手段,多以联合用药方式治疗[6]。

老年人是糖尿病的多发人群,因其身体机能减退,容易发生并发症,同时老年人血糖控制效果较差,长期高血糖状态易导致多元醇代谢紊乱、血管病变及神经营养障碍。此外,血糖水平过高可提高多元醇活性,在醛糖还原酶作用下,大量果糖与山梨醇得到释放,若处理不及时则影响肌醇合成能力,降低周围神经传导速度[7]。依帕司他作为一种还原酶抑制剂,对醛糖还原酶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前列地尔为血管扩张剂,对腺苷环化酶与磷酸二酯酶活性具有调节作用,可扩张血管平滑肌,改善周围血液循环,从而促进神经细胞代谢,修复损伤神经。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氧化应激损伤参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形成过程[8]。硫辛酸属于抗氧化药物,对氧自由基作用显著,可阻断多元醇旁路,提高周围神经的血流量,纠正神经肽的不足,继而提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改善神经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M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及SCV正中神经、腓总神经测评值均较高,提示在前列地尔、依帕司他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基础上加入硫辛酸治疗可改善神经传导速度,促进运动功能恢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复发率较低,表明硫辛酸、前列地尔联合依帕司他治疗可降低疾病复发率,有助于改善预后。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用硫辛酸、前列地尔与依帕司他治疗可提升周围神经传导速度,促进运动神经功能康复,减少疾病复发,利于预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硫辛酸传导复发率
木丹颗粒联合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思考心电图之178》答案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片联合α-硫辛酸治疗老年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的效果及安全性
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联合应用α-硫辛酸与甲钴胺治疗的疗效分析
分析依帕司他联合硫辛酸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骨传导自行车头盔
消化道溃疡能否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