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的临床研究

2020-02-25 01:44颜扬航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汕头515144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性贫血血细胞组间

颜扬航(汕头潮南民生医院 汕头 515144)

肾性贫血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慢性肾病,肾脏功能出现障碍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和生成产生障碍,进而引发贫血症状,同时肾性贫血也是肾脏疾病终末期主要并发症。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药物治疗,然而单一用药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1-2]。本次研究拟选取50例肾性贫血患者,旨在对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的治疗效果进行研究和评价,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对象是2018年4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肾性贫血患者,采用对照的方式开展研究,分组方法为随机数表法,各25例。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33~68岁,平均年龄(50.23±2.52)岁。对照组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 34~68岁,平均年龄(50.24±2.53)岁。经对比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3]:①接受血液透析治疗,且透析时间均超过半年,红细胞比容<25%,确诊为肾性贫血;②各项生命体征指标和病情较为稳定;③对治疗药物无使用禁忌;④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自愿参与;⑤随机分组经医院伦理部门批准。

排除标准[4]:①合并严重的肝脏、心肺功能障碍;②合并感染、顽固性高血压;③合并其他类型贫血;④患有恶性肿瘤;⑤合并精神障碍或有精神病史;⑥合并认知障碍或言语功能障碍。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予4000IU促红细胞生成素(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10042)皮下注射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12周。观察组的治疗方案:①4000IU促红细胞生成素皮下注射治疗,每周3次;②2.0g左卡尼汀(常州兰陵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543)静脉注射,每周2次,共治疗12周。

1.3 观察指标:①计量指标: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对两组临床指标进行测定,并对两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白蛋白、C反应蛋白水平的测定结果进行组内、组间统计学处理。②计数指标: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准确统计,计算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计算方法为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发热发生率+血压升高发生率,评估两种用药方案的安全性。

1.4 统计学方法:分析处理数据运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指标表示为例数/百分率,检验方法为卡方;计量指标表示为均数±标准差,检验方法为t。P<0.05表示有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两组治疗后的各项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 1。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s)

表1 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指标(±s)

组别 血细胞比 血红蛋白 红细胞 白蛋白C反应蛋容(%) (g/L) (×1012/L) (g/L) 白(mg/L)观察组(n=25)治疗前18.25±1.2365.23±2.282.21±0.0633.26±2.2810.54±1.23治疗后32.58±1.2498.26±3.323.85±0.1242.35±1.215.05±0.34 t 41.02341.00561.11917.60821.510 P 0.0000.0000.0000.0000.000对照组(n=25)治疗前18.24±1.2665.24±2.292.22±0.0833.25±2.1510.55±1.27治疗后25.85±1.5489.87±2.563.01±0.1436.28±2.049.23±0.65 t 19.12235.85424.4965.1114.626 P 0.0000.0000.0000.0000.000 t治疗前组间比较0.0280.0150.5000.0160.028 P 治疗前组间比较0.9770.9870.6190.9870.977 t治疗后组间比较17.01910.00622.77712.79528.491 P 治疗后组间比较0.0000.0000.0000.0000.000

2.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经对比两种治疗方案的安全性,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3 讨论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病终末期的常见且严重并发症,单纯采用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方法并不能根治,同时需要增加改善肾功能的治疗[5]。本研究旨在评价肾性贫血治疗上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的效果,研究过程中将联合用药与单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对照,经对照研究发现,联合用药的优势突出,治疗后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红细胞、白蛋白明显升高,且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并且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这说明联合用药具备可行性和安全性。促红细胞生成素是肾脏分泌的活性糖蛋白,可促进红系造血细胞的增殖与分化,增加细胞的集落生成率,从而达到治疗贫血的目的。左卡尼汀可改变细胞膜脂质成分,增强细胞的应激能力,减少细胞溶解,从而延长细胞寿命[6]。将两种药物联用,可以充分发挥协同作用,提高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改善贫血症状。

表2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综上,采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左卡尼汀治疗肾性贫血兼具有效性和安全性,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性贫血血细胞组间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18例艾滋病合并噬血细胞综合征临床特点分析
临床检验中血细胞形态学观察与分析
社区管理精神病人全血细胞分析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来氟米特联合醋酸泼尼松片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发生全血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分析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