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对糖尿病治疗效果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2020-02-25 01:44张泳怡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广州511356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格列美炎性胰岛素

张泳怡(广州市增城区永宁街永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广州 511356)

糖尿病为内分泌系统高发生率疾病,多数与遗传、代谢和环境相关,该病是由于体内高水平糖尿不能正常代谢,诱发血管病变。大数据显示,我国糖尿病发生率逐年增加,人们的生命安全得不到保障。糖尿病会诱发多种疾病,例如肾纤维化、糖尿病足及眼科疾病。目前,糖尿病给予胰岛素治疗,但是治疗难度大,不能治愈。双胍类药物能够阻止糖分在胃部吸收,加快肌肉等组织糖分摄取,属于外源性降糖药,特点是能够加快胆汁排泄,药物代谢能力强,而在健康人体内无作用,二甲双胍属于双胍类药物。格列美脲属于黄脲类口服降糖新型药物,与同类别药物相比作用时间快,且发现对糖尿病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影响较小,承受能力较好。治疗血糖效果好,药物利用率较高,并能结合人体的血浆蛋白,研究发现治疗糖尿病控制炎性因子十分重要,多种炎性因子与该病的发生与发展有关联,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重视,肿瘤坏死因子都可以促进脂肪细胞的炎症表达,对胰岛素具有抵抗作用[1],有报道显示,在糖尿病患者血清内的白介素-6及C反应蛋白酶的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2],本文82例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上述两种降糖药,观察治疗效果及血清中炎症因子的变化。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2017年7月~2018年8月,在我院收治的82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治疗给药方式的不同分为两组,即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各41例。糖尿病组和治疗组一般资料相似。见表1。

表1 一般资料(±s)

表1 一般资料(±s)

组别 n 性别 平均年龄 平均病程男 女糖尿病组 41 25 16 45.39±12.57 6.43±2.65治疗组 41 23 18 44.78±13.02 6.51±2.79 t/χ2 0.286 0.151 0.861 P 0.866 0.881 0.926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WHO颁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1];尿酮或血酮阴性;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视网膜病变;尿酮或血酮阳性,急性心脑血管;依从性较弱。

1.3 治疗方法:糖尿病组:口服二甲双胍(Sino-US Shanghai Squibb Pharmaceuticals,国药准字 H20023370),3 次/d,0.5g/次,格列齐特(施维雅制药,国药准字H20044094)2次/d,早晚各一次,剂量为 0.4~0.8g/次。治疗组:口服二甲双胍:3 次/d,0.5g/次+格列美脲(Jiangsu Wanbang Biochemical,国药准字 20010565),初始剂量为1mg/d,1次/d,根据血糖高低变化剂量,最多不超过6mg/d,整个疗程为3个月。

1.4 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情况,可分为良好、一般、不良。有效率:(良好+一般)/总例数×100%。②治疗前后,隔夜清晨无进食时,抽取静脉血3~5mL,离心,血清保留,低温冷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分别测定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

1.5 统计学方法: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分析,观察各组血糖、炎性因子水平相关性,组间进行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控制情况:治疗组控制血糖良好及一般总例数比糖尿病组多,有效率更高(P<0.05)。见表2。

表2 血糖控制情况[n(%)]

2.2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给药前,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接近(P>0.05);给药后,糖尿病组和治疗组炎性因子水平均降低,治疗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s)

表3 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s)

注:*#分别表示与糖尿病组、治疗前P<0.05。

组别 n TNF-α(ng/L) IL-6(ng/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糖尿病组治疗组41 41 tP 158.43±20.48 159.02±20.17 0.136 0.891 117.49±18.04#90.12±15.38#*7.724<0.001 11.31±1.43 11.17±1.48 0.451 0.653 8.49±1.28#5.42±0.86#*13.482<0.001

3 讨论

2型糖尿病属于多种物质代谢紊乱产生的慢性疾病,临床发病率较高,研究发现机体长时间处于高糖诱发代谢异常的环境中,会对心脏、神经等造成影响,并增加与此相关的死亡率。2型糖尿病前期容易发展成糖尿病继而加重形成糖尿病肾病,因此,可以通过对糖尿病前期早治疗,延缓病程,减少对人体的伤害。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组血糖控制能力更强。二甲双胍类降糖药物治疗糖尿病,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疾病控制率较好,该药人体吸收能力强,毒副作用少。在美国糖尿病协会和多个国家的指南中进一步确定二甲双胍对二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较好。有研究发现,在使用此类药品治疗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在排除胃肠道等疾病外,联合其他降糖药使用效果更好。梅周[2]认为该药可以有效降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以及胆固醇的同时,还可以控制肿瘤的发生,抑制脂肪细胞的增加,减少心脑血管等疾病。格列美脲具有降低血糖的功效,每日只需口服一次,药效长久,血糖控制能力好,在24h后还能被检测到,血药浓度高,与格列齐特相比,作用快,是其3倍以上,对数百例2型糖尿病进行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给药,血糖水平稳定,预后较好,毒副作用少。王科峰[3]研究发现,格列美脲有利于减少肝脏葡萄糖的合成,有利于胰岛素的增加,众多文献表明该类药物能够加快糖类转移到蛋白,是其他降糖类药物不具备的优点。

本文研究发现,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中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与糖尿病组相比显著。炎症存在于多种疾病当中,糖尿病是其中一种,并随着炎症水平的上升病情加剧,呈现正相关。有研究指出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炎症,IL-6是一种多细胞调节的因子,在血糖较高的患者体内IL-6呈现高表达,并促进淋巴B细胞分化,产生大量毒副作用诱导胰岛素细胞死亡。在一项无糖尿病人群中,随访4年后,发现糖尿病的患者血清中的IL-6表达是正常人群的7.5倍,IL-6也是形成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4]。吕秋菊研究发现二甲双胍联合格列美脲共同发挥减少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6水平作用。TNF-α能够诱发多种慢性炎症及代谢失衡,并在胰岛素中发挥重要作用[5]。王丹研究发现TNF-α可能减少血管舒张,增加多种生长因子的表达,参与糖尿病血管病变发生。格列美脲联合二甲双胍能够减少胰岛素抵抗,减少 TNF-α 表达[6]。

综上所述,治疗2型糖尿病采用两种药物联合,血糖下降,抑制血清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猜你喜欢
格列美炎性胰岛素
炎性小体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病及中医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
炎性及心肌纤维化相关标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进展
局部枸橼酸抗凝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AKI患者NLRP-3及下游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
胰岛素种类那么多,别再傻傻分不清
胰岛素拆封前后保存有别
胰岛素笔有哪些优缺点?
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浅析
格列美脲片致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