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A联合氯吡格雷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2020-02-25 01:44张伟泰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广州51045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氯吡格雷例数

张伟泰(广州市白云区第二人民医院 广州 51045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临床常见急症综合征,发病原因在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出现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1]。该病主要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三种类型[2]。肠溶阿司匹林胶囊(ASA)和氯吡格雷均是常用的抗血小板凝集药物,但临床研究显示[3],单独用药易发生药物抵抗作用。本文选择收治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ASA和氯吡格雷在入院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80例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7.15±5.27)岁;疾病类型:STEMI 13例,NSTEMI 9例,UA 18例。联合组男性 26例,女性 14例;平均年龄(58.02±5.18)岁;疾病类型:STEMI 15例,NSTEMI 10例,UA 15例。两组性别、年龄和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超声心电图等临床检查确诊;入组前2个月未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物、抗凝药物、调脂药物治疗;知情并同意本项研究。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肝肾疾病和重要脏器疾病;妊娠或哺乳。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同时进行氯吡格雷(乐普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23116,规格:0.75mg)治疗,0.75mg/次,1次/d。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组给予ASA(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71021,规格:0.1g)治疗,0.1g/次,1次/d。两组上述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根据胸部麻痹症状改善效果和心电图检查结果,将ACS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症状消失,ST段和T波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明显减轻,ST段心电图改善情况超过0.05mV,T段波倒置变浅幅度>50%;无效:症状未见改善,ST段心电图改善情况未达到上述标准。总有效率=(总例数-无效例数)/总例数×100%。②血清炎性标志物:分别于治疗前、治疗7d后、治疗14d后采取空腹静脉血各3mL,利用离心机在3000r/min中转速下离心获取血清,采用散射免疫比浊速率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③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猝死、急性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5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n(%)]

2.2 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比较:治疗前,两组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d后和治疗14d后,两组的hs-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组内治疗前后的hs-CRP和TNF-α水平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血清炎性标志物水平比较(±s)

注:*P<0.0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

治疗14d后对照组组别 例数hs-CRP(pg/mL) TNF-α(pg/mL)治疗前 治疗7d后14d后 治疗前 治疗7d后治疗40联合组40 tP 15.83±8.41 15.74±8.52 0.048 0.962 9.68±1.22*7.34±1.24*8.508 0.000 6.13±1.20*3.68±1.31*8.722 0.000 7.62±2.14 7.58±2.27 0.081 0.936 5.73±0.47*4.53±0.51*10.943 0.000 4.06±0.17*2.19±0.21*43.773 0.000

2.3 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联合组主要心血管事件总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析[n(%)]

3 讨论

ACS是一种心脏急性缺血综合征,主要由冠状动脉内不稳定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糜烂引起的血栓导致。该病患者可同时伴随血管痉挛,造成血管腔狭窄,严重时可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肌坏死。氯吡格雷是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主要通过选择性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发挥作用。ASA作为抗血小板治疗中的常用药,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聚集,能同氯吡格雷合用发挥协同抗血小板的作用[5]。为分析ASA和氯吡格雷在ACS患者入院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本文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

本文中,ASA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氯吡格雷单药治疗,提示,联合治疗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和心电图检查结果。目前,hs-CRP和TNF-α等血清炎性因子在ACS中的作用被广泛研究。研究发现[6],ACS患者体内hs-CRP水平升高,且与预后相关。TNF-α是一类由激活巨噬细胞分泌的具有多种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因子,可促进ACS患者中金属蛋白酶的表达。本文研究结果显示,治疗7d后和治疗14d后,联合治疗的患者hs-CRP和TNF-α水平均下降,血清炎性反应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分析安全性,结果显示,联合治疗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单纯氯吡格雷治疗。

综上,给予ASA和氯吡格雷联合治疗的ACS疗效显著提高,炎症反应有效改善,且安全性得到提升,值得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氯吡格雷例数
对不同细胞类型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临床特征的分析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效果
用模块化思维打造组织
吃氯吡格雷最好测下基因
盆腔灌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
1例氢氯吡格雷致糖尿病肾病患者球结膜出血报告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氯吡格雷抵抗须防范
《道林·格雷的画像》中的心理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