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

2020-02-25 01:45周子哲尹斯维东莞市塘厦医院内一科东莞5239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凝血酶原瑞舒伐尿蛋白

周子哲 尹斯维(东莞市塘厦医院内一科 东莞 523900)

肾病综合征属于内科疾病,在临床比较常见,若未及时有效治疗,则会向难治性肾病综合征转变,并逐渐发展为肾脏慢性衰竭,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使生命安全受到威胁,需要予以重视,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深入研究[1]。本文2017年10月~2019年7月择取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不同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从2017年10月~2019年7月择取50例肾病综合征患者,均经检查确诊,排除肝素过敏、合并心脑肝等器质性疾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15~59 岁,平均年龄(30.25±8.82)岁;病程 2~30 个月;平均病程(4.23±3.01)个月。研究组25例,男性16例,女性9例;年龄16~60岁,平均年龄(30.30±8.79)岁;病程 2~32个月,平均病程(4.30±3.05)个月。从性别、年龄、病程来看,组间并无显著差异,可比。

1.2 治疗方法:研究组行以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选用河北常山生化药业生产的低分子肝素(国药准字H20090246;药品规格:0.4mL:4100AXaIU×2支)治疗,静脉注射,4100U/次,2次/d;同时选用阿斯利康药业(中国)有限公司生产的瑞舒伐他汀(国药准字J20170008)治疗,口服,5mg/次,1次/d。对照组行以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低分子肝素每次静脉注射4100U,1次/d,瑞舒伐他汀治疗与研究组相同。两组均持续用药5个月。

1.3 临床观察指标:对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清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分别测定和统计。

1.4 统计学方法: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通过(±s)表示,用 t检验;计数资料通过(%)表示,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清蛋白对比:治疗前两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清蛋白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低于对照组,血浆清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清蛋白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浆清蛋白对比(±s)

血浆清蛋白(g/L)治疗前时间 组别 24h尿蛋白定量(g)血肌酐(μmol/L)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P对照组研究组P 6.27±1.36 6.38±1.24>0.05 1.44±0.47 1.10±0.22<0.05 233.50±16.17 231.06±18.72>0.05 136.84±13.15 119.67±14.30<0.05 20.86±6.97 20.62±5.75>0.05 35.04±6.24 38.20±5.55<0.05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治疗前两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s,mmol/L)

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脂指标对比(±s,mmol/L)

低密度脂蛋白治疗前时间 组别 总胆固醇 三酰甘油 高密度脂蛋白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P对照组研究组P 9.42±1.27 9.40±1.16>0.05 4.34±1.17 4.06±1.57<0.05 3.53±0.73 3.64±0.66>0.05 1.30±0.14 1.04±0.20<0.05 2.06±0.64 2.10±0.72>0.05 2.14±0.90 2.42±0.76<0.05 7.32±1.27 7.29±1.40>0.05 5.35±1.04 5.12±1.54<0.05

2.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对比:治疗前两组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研究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对比(±s)

表3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血浆纤维蛋白原、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对比(±s)

部分凝血酶原时间(s)治疗前时间 组别 凝血酶原时间(s)血浆纤维蛋白原(g/L)治疗后对照组研究组P对照组研究组P 11.20±3.05 11.29±3.19>0.05 13.27±2.75 14.99±3.20<0.05 4.72±1.17 4.70±1.29>0.05 3.32±1.76 3.06±1.29<0.05 28.18±3.23 28.87±2.99>0.05 30.82±1.39 32.80±1.13<0.05

3 讨论

肾病综合征作为肾内科一种常见疾病,通常情况下,患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研究指出,肾病综合征的出现和发展与各种凝血因子水平不平衡相关,同时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均可以增加血液黏稠度[2]。针对这一疾病,临床治疗通常以免疫抑制类药物和激素治疗为主,可以取得显著效果,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3]。同时在治疗期间需要辅助应用抗凝、调节血脂药物,使临床效果得到保障[4]。

低分子肝素通常是经普通肝素解聚制备形成,不仅对凝血酶失活有促进作用,也对血小板黏附聚集有抑制作用,可以使蛋白活性增强,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使血管新生受到调节和控制[5]。另外低分子肝素还具备一定的抗炎以及调节血脂效果。瑞舒伐他汀通常在非药物治疗或饮食干预后血脂水平仍处于异常状态中应用,还可以在胆固醇血症治疗中应用,可以起到辅助降低血脂的效果[6]。

本次研究中,针对肾病综合征行以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并与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比,结果显示,治疗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低于对照组,血浆清蛋白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凝血酶原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高于对照组,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对照组,可见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佳,可以提高临床效果。这主要是因为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使机体中血浆清蛋白增加,进而使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使血管新生得到有效调控,使凝血效果得到提升。同时可以使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降低,对机体中相关凝血因子有调节作用,增加血液黏稠度,使其保持高凝血状态[7]。另外相比小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可以使尿液蛋白量下降,可以显著抗炎,对肾功能恢复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缓解临床症状[8]。因此大剂量低分子肝素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更佳,具有显著临床价值,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凝血酶原瑞舒伐尿蛋白
瑞舒伐他汀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
一种病房用24小时尿蛋白培养收集器的说明
阿托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影响评价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瑞舒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心肌梗死PCI术后小鼠心肌线粒体稳态的影响
儿童低凝血酶原血症-狼疮抗凝物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产后出血影响的临床效果
解读凝血过程及常用凝血指标检查
尿蛋白检测忽“+”忽“—”怎么回事
尿蛋白偏高如何诊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