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黄芩外用方法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和药理研究

2020-02-25 01:45李海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佛山5285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外用黄芩湿疹

李海雄(佛山市高明区人民医院 佛山 528500)

急性湿疹为常见炎症性皮肤病,存在多形性皮疹和渗出倾向,且出现严重瘙痒,病情容易反复发作,引发因素包含内因和外因,外因主要为湿热,湿热环境极易产生湿疹,而内因和遗传因素、体质因素以及神经因素存在关系,主要原因为过敏体质[1]。临床研究表明急性湿疹采用黄芩治疗效果良好,此处探究主要分析中药黄芩外用方法治疗急性湿疹的疗效和药理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我院收治的90例急性湿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男性29例,女性16例;年龄21~74岁,平均年龄(50.1±3.8)岁。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51.8±4.2)岁。对比组间一般资料,差异并不显著。

1.2 诊断、纳入和排除:①诊断[2]:依据诊断标准皮损呈现对称多样性,发病较急,病变呈现为弥漫性,主要发病位置为四肢、面以及外阴处。在患病过程中反复发作丘疹、红斑以及结痂等,并伴有皮损,出现严重瘙痒以及灼热。②纳入[3]:通过检查、症状表现和体征诊断均为急性湿疹,入选患者均符合中医诊断。③排除[4]:服用过糖皮质激素以及抗组胺药物;对于药物过敏;患有心肝肾严重疾病;患有重大感染以及其他皮肤病。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常规治疗。患处采用生理盐水进行清洗,并在患处涂抹曲咪新乳膏,每日涂抹2次,而后予以扑尔敏进行口服,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4mg,而后服用糖钙片,每日服用3次,每次服用500mg,当皮损消退后终止用药。观察组:中药黄芩外用。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中药黄芩外用方法,将中药黄芩30g进行研磨细粉,将一定量水加入其中调成糊状,在患处进行涂抹,每日涂抹两次,当皮损消退后终止用药。

1.4 疗效评估[5]:治疗后皮疹以及瘙痒表现消失,皮损消退面积在75%以上为显效;治疗后皮疹以及瘙痒表现显著改善,皮损消退面积在30%~75%之间为有效;治疗后皮疹以及瘙痒表现无显著改善,皮损消退面积未减少为无效。总有效率为显效率+有效率。

1.5 评估指标:比较瘙痒消失时间、皮损消失时间;对比不良反应发生率,即恶心、腹痛以及头晕。

1.6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分类指标以例数及百分数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分组资料中计量资料及治疗前后配对资料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前者高于后者,异显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n(%)]

2.2 症状消失时间: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皮损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s)

表2 对比两组症状消失时间(±s)

组别 例数 瘙痒消失时间(d) 皮损消失时间(d)观察组对照组45 45 t P 9.61±1.12 14.36±1.25 18.985<0.05 5.22±1.07 9.95±1.17 20.012<0.05

2.3 不良反应:观察组进行治疗后3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进行治疗后10例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急性湿疹主要患病位置为手足、小腿以及腘窝处,出现显著的瘙痒感,同时存在严重的皮损,对生理和心理产生严重影响。常规治疗药物为扑尔敏、糖钙片以及曲咪新乳膏等,但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延长了皮疹和瘙痒症状消失时间,同时将不良反应发生率提升,且具有较多的副作用[6]。此病在中医学中属于浸淫疮范畴,认为本病是因为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饮食异常以及先天性禀赋不足损伤脾胃,内生湿热,风寒湿邪进入皮肤,中医治疗原则为祛风止痒、清热除湿以及凉血等。

中药黄芩属于临床治疗急性湿疹的主要药物,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等,对人体免疫系统和肝脏具有独特的保护效果,与此同时黄芩对呼吸道感染以及病毒性肝炎等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可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显著,临床医务人员均认可此治疗方法。对黄芩进行分析后可知其药理作用:①抗肿瘤。黄芩中含量较多的物质为黄酮类化合物以及黄芩苷,以上物质可有效抑制肿瘤细胞活性。②抗变态。黄芩中黄芩苷对巨噬细胞的效果进行加强,药物进入人体系统后会存在选择性人体细胞免疫效果,并不会严重影响体液免疫系统。③抗脂质过氧化。黄芩抗脂质过氧化效果显著,其药物中包含黄芩苷锌以及黄芩苷铜,充分清除人体中的超氧自由基,对人体器官起到保护效果[7]。④抗炎作用。对于急性以及慢性炎症,黄芩抗炎效果显著,能够对前列腺素E2、白三烯以及12-羟基二十四碳四烯酸产生抑制,抗炎效果显著。⑤清热以及解痉。黄芩能够对蛋白质以及DNA合成起到抑制效果,对机体合成中致热原予以阻碍。黄芩粗粉提取物能够降低子宫张力以及收缩频率,煎剂可确保平滑肌松弛,具有降压以及平喘的疗效。⑥其他作用。黄芩能够将庆大霉素肾毒性降低,具有降压效果,有效扩张外周血管,对血管运动中枢进行抑制,肝细胞坏死可起到延缓效果,对肝细胞产生保护。此外黄芩黄酮类物质能够抑制人体表皮细胞醋酸合成,对疼痛信号进行阻碍,镇痛疗效显著。此次研究中进行黄芩外用,药物在患处发挥作用,可调节机体燥热之气,存在显著的凉血以及解痉效果,同时止痒效果显著,以免抓挠患处,降低患处和周围皮肤感染发生率[8]。黄芩外用不通过胃肠代谢,可避免胃肠道反应,安全性显著,黄芩价格较低,并不会增加经济负担。本次研究抽取90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观察组采用中药黄芩外用方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2.22%,此外观察组瘙痒消失时间、皮损消失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中药黄芩外用方法治疗急性湿疹效果确切,临床可行性良好,改善症状表现,缩短其症状消失时间,且治疗安全性显著,可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外用黄芩湿疹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肛周湿疹1例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UFLC法同时测定黄芩汤中3个有效成分的含量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他克莫司联合超脉冲CO2点阵激光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观察
儿童湿疹治疗和护理方法早知道
治疥疮
含黄蜀葵花外用制剂的研究进展
中医药治疗小儿腹泻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