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药物治疗晚期乳腺癌有效性及药学作用研究

2020-02-25 01:45王君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东莞52332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内分泌乳腺癌化疗

王君宁(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 东莞 523320)

乳腺癌[1]是临床上发生率较高的一种恶性肿瘤,女性发病率为99%,男性仅为1%,女性发病率远高于男性;乳腺并非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器官,原位乳腺癌的致死率不高,但是由于正常的乳腺细胞丧失了特性,导致细胞之间连接松散易脱落,游离的癌细胞通过淋巴液以及血液散播至全身,导致转移发生,进而危及生命。临床上对于晚期乳腺癌,可选择手术切除、化疗、放疗、内分泌等多种治疗,手术治疗可有效切除癌组织,辅以化疗+放疗,可有效抑制癌组织扩散,进而提升五年生存率,但是化疗药物导致的不良反应较大,接受程度不高,疗效欠佳[2];内分泌治疗相对于化疗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且疗效较好,是晚期乳腺癌首选的治疗方法之一。本次研究中,纳入40例晚期乳腺癌患者,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研究人员纳入晚期乳腺癌患者,均为2017年3月~2019年5月入院接受治疗,遵循入组意愿,纳入自愿参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年龄28~69岁,平均年龄(50.83±3.91)岁;病程 4~14年,平均病程(9.28±3.81)年。研究组年龄 26~70岁,平均年龄(50.72±3.91)岁;病程 4~15 年,平均病程(9.38±2.85)年。本次研究在入组之前,已经取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经CT、MRI、病理学诊断,确诊为晚期乳腺癌;②年龄大于18岁;③既往未接受过内分泌治疗;④ECOG评分大于等于1分;⑤基础状况较好,无精神、意识障碍;⑥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内参加同类型的临床研究;②严重肝肾功能衰竭、心脏疾病、急性感染等;③内分泌治疗无效;④妊娠以及哺乳期;⑤生活质量较差、身体状况较差;⑥同时伴有乙肝、艾滋病、梅毒等传染性疾病;⑦不愿参与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接受手术治疗,研究组接受内分泌药物治疗,服用来曲唑(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01),1次/d,2.5mg/次,他莫昔芬(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32021472),1 次/d,10 个/次。对于存在骨转移,给予护骨治疗。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参照实体肿瘤疗效评价标准[3],对临床疗效进行评估,完全缓解(CR:所有靶病灶消失,全部病理性淋巴结短径必须减少至10mm)+部分缓解(PR:所有靶病灶直径之和与基线期对比,减少至少30%)为有效,疾病稳定(SD:不属于PD不属于PR)为一般;疾病进展(PD:出现新发病灶,所有靶病灶直径之和与基线期对比,增加20%)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一般率。

1.3.2 根据研究要求,将ST段异常、T波异常、QRS异常、心脏节律异常发生率以及恶心、胸闷、心悸、呼吸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统计记录。

2 结果

2.1 观察并对比两组数据,研究组有效例数以及一般例数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对比两组心电图异常状况,研究组ST段异常、T波异常、QRS异常、心脏节律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心电图异常发生率对比(n,%)

2.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研究组恶心、胸闷、心悸、呼吸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临床上接诊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人数不断增多,女性乳腺癌患病率不断提升,且逐渐呈现年轻化趋势,女性乳腺细胞一旦受到相关因子的刺激,会导致BRCA1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癌细胞大量恶性增殖[4]。对于晚期乳腺癌,在患病后需要接受手术治疗以及辅助化疗,进而提升生存周期,改善生存质量,但是手术治疗需要切除乳腺组织,部分患者的接受程度不高,加之化疗不良反应较大,耐受性较差,临床治疗有效性得不到保证[5]。随着我国医学技术以及药物的发展,临床上对于乳腺癌关注度不断提升,内分泌治疗被广泛运用于乳腺癌治疗,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有来曲唑和他莫昔芬,他莫昔芬[6]属于非固醇类抗雌激素药物,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上调转化生长因子,来曲唑可抑制雌激素向雄激素转化,属于芳香化酶抑制剂,在体内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对甲状腺功能、糖皮质激素以及盐皮质激素无影响,对各个靶器官无毒副作用,与其他类型的同类药物对比,来曲唑抗肿瘤效果更强[7-8]。本次研究中,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心电图异常率,研究组ST段异常、T波异常、QRS异常、心脏节律异常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恶心、胸闷、心悸、呼吸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研究组CR+PR例数较对照组多,PD人数较对照组少,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85%)高于对照组(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晚期乳腺癌接受内分泌治疗,提升临床治疗效果,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提升五年生存率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内分泌乳腺癌化疗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妇科内分泌失调的临床治疗研究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肿瘤化疗中的应用
中医治疗乳腺癌的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化疗患者呕吐的疗效观察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跟踪导练(二)(3)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