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不同孕周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分析

2020-02-25 01:45梁安兰潘建丽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妇产科广州511401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米索出血量流产

梁安兰 潘建丽(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妇产科 广州 511401)

人工流产多指在妊娠3个月内通过手术或药物流产终止妊娠[1]。资料显示,人工流产手术操作虽较简单,但因妊娠期孕妇宫体柔软且血管丰富,若操作不当易引起出血、流产不彻底、子宫穿孔及细菌感染等现象,严重危害生命健康[2]。提高手术及药物流产的疗效至关重要。现已有较多研究指出,米非司酮具有促进宫颈成熟的作用,自愿流产的孕妇服用后可有效软化前宫颈,降低流产的危险。而米索前列醇为PGE1的衍生物,服用后可快速吸收,对出血量的减少、胃肠道反应及感染、不孕等流产危害的降低具有积极作用[3]。现临床上关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不同孕周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报道较少。本研究探讨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不同孕周流产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影响,并分析自愿流产的最佳孕周,以期为临床防治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7月~2019年7月于本院进行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15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孕周的不同,分为A组(<7周)、B组(8~12周)、C组(13~18周),每组52例。病例纳入标准:①正常宫内妊娠;②年龄>17岁;③孕前3个月月经均正常;④HCG检测呈阳性;⑤自愿要求终止妊娠;⑥临床资料完整,患者及其家属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等功能障碍;②近期手术流产史、宫颈发育不全、子宫穿孔史;③过敏体质或治疗药物过敏;④合并有心血管疾病;⑤合并脑血管疾病;⑥子宫肌瘤、乳腺癌、卵巢癌等疾病;⑦有智力或精神障碍不能配合。A 组年龄 18~35岁,平均年龄(26.2±3.8)岁;孕周 3~7周,平均孕周(5.12±1.5)周;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9~28kg/m2,平均(23.4±3.4)kg/m2。B 组年龄 19~33 岁,平均年龄(26.5±3.6)岁;孕周 7~12 周,平均孕周(10.2±1.6)周;BMI 18~27 kg/m2,平均 (23.8±3.5)kg/m2;C 组年龄 19~35 岁,平均年龄(26.9±3.3)岁;孕周 13~18 周,平均孕周(16.2±1.4)周;BMI 18~28kg/m2,平均(23.6±3.3)kg/m2。各组一般资料比较不具有显著差异(P>0.05),本研究征得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受试者均知情同意。

1.2 治疗方法:A组服用米非司酮(上海新华联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10950202),剂量 25mg,12h/次,使用 3d,并于第 4 天服用米索前列醇(北京紫竹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00668),剂量为600μg,留院观察;B、C组均服用米非司酮,剂量25mg,12h/次,使用3d,第4天在服用米非司酮1h后加用米索前列醇,剂量600μg,之后每4h给药300μg,总剂量不宜超过1.8mg。用药留院观察,记录三组服药后的临床效果,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3 观察指标及评判标准:(1)临床疗效:①完全流产:末次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24h内妊娠产物均排尽,未见流血现象发生,且经B超检查确认宫内妊娠产物完全排除无残留,病理检查未见胎盘、绒毛,随访结果阴道出血现象自动停止;②不完全流产:末次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24h内妊娠产物未排尽,有部分残留,妊娠产物排出伴有阴道流血,且经B超检查宫内妊娠产物部分残留,病理检查见少量胎盘、绒毛;③失败:末次服用米索前列醇后的24h内妊娠产物未排除,阴道流血较多,需紧急手术。(2)不良反应:服药后,观察并比较三组腹痛程度、恶心、呕吐、腹泻等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 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流产效果比较:结果显示,完全流产率、终止妊娠成功率A组>B组>C组(P<0.05),不完全流产率、失败率A组<B组<C组(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三组服药后疗效指标情况比较:结果显示,服药后,三组流产后24h出血量、胚胎排出时间、流产后出血天数、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A组<B组<C 组(P<0.05)。见表2。

表2 三组服药后疗效指标情况比较(±s)

表2 三组服药后疗效指标情况比较(±s)

注:与 A 组比较,*P<0.05;与 B 组比较,#P<0.05。

组别 胚胎排出时间(h)流产后出血天数(d)流产后24h出血量(mL)流产后月经恢复时间(d)A 组(52)B 组(52)C 组(52)χ2 P 4.22±1.61 5.65±1.84*7.58±1.90*#46.262<0.001 8.31±2.45 10.89±2.69*12.78±2.90*#36.282<0.001 62.70±10.78 70.45±10.90*76.89±11.15*#21.916<0.001 30.25±5.18 34.23±5.67*36.98±6.02*#18.757<0.001

2.3 三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显示,用药后,三组均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等情况。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腹痛、恶心、呕吐及发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三组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人工流产在临床已较常见,药物流产为常用的流产方式,具有操作简单且无创等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7周内妊娠的终止。而8~18周孕妇因胎儿骨骼逐渐形成,且宫颈不成熟,若行手术流产,术中出血量较大,且易导致宫颈撕裂、子宫穿孔等并发症发生,严重影响生命健康,药物流产更受孕妇的欢迎[4]。国内外较多研究表明,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对早、中期妊娠终止安全且有效。

米非司酮为合成类固醇的一种,能有效与孕酮对抗,从而阻抑孕酮的活性,在蜕膜失去支持的情况下,促进蜕膜退化,造成子宫肌肉收缩,使宫颈胶原纤维酶发生激活并产生降解作用,进而在较短时间内促进宫颈软化及成熟扩张[5]。另有资料指出,米非司酮还可阻碍前列腺素分解,提高子宫对前列腺素的敏感度,同时子宫在收缩过程中可刺激前列腺素生成,利于子宫的快速收缩,达到妊娠终止的目的[6]。米索前列醇为PGE1类药物,对子宫收缩的优势明显。资料显示,米索前列醇的药理作用表现为对子宫纤维细胞的刺激作用,该刺激作用可加速宫颈胶原分解,从而达到软化宫颈、扩张宫口的目的[7]。同时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药物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利于加强子宫平滑肌收缩作用,促进妊娠物完整排出[8]。应霄燕等[9]研究人员表明,不同孕周下米索前列醇与米非司酮对妊娠终止产生的疗效各不相同,且随孕周的增加,流产效果越差。本研究中经两药联合使用,7周内的孕妇流产成功率为100%,完全流产率最高且胚胎排出时间耗时最短,8~12 周次之,13~18 周最差。原因在于,13~18 周孕妇,胎盘面积形成较大,完全排出较为困难。

如上所述,13~18周孕妇胎儿骨骼基本形成,且胎盘面积较大,若进行药物流产,安全性问题备受关注。吴东辉[10]指出,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用于早、中、后期妊娠终止除药物副作用影响不同外,对不同孕周的孕妇流产后阴道出血量、时间及月经恢复时间均具有影响。本研究中经药物流产,不同孕周孕妇均伴有腹痛、恶心、呕吐、腹泻、发热反应,13~18周不良反应最大,7周内最小。考虑为13~18周孕妇孕激素相对较高,米非司酮的需要量相对其他两组要高,不良反应发生概率较大。另外阴道出血为流产常见不良反应,本研究显示,流产后24h出血量、流产出血天数及月经恢复时间7周内<8~12周<13~18周。该结果可能与13~18周孕妇流产不彻底,致使胎儿绒毛及蜕膜在子宫内残留,造成炎症发生,从而导致出血量及出血天数提高,子宫内膜修复时间较长有关。

综上所述,米非司酮与米索前列醇可有效终止妊娠,对于7周内流产的效果最佳且安全性最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7~12周次之,13~18周效果最差。

猜你喜欢
米索出血量流产
米索前列醇在妇科临床的应用
称重法和升级容积法并用对产后出血量的估算调查
米索前列醇在计划生育临床干预中的应用效果
宫颈阴道双球囊与米索前列醇在高危产妇引产中的应用
缩宫素配合米索前列醇片在产后宫缩乏力减少产后出血的临床评价
综合护理对无痛分娩产妇出血量及新生儿评分的影响
怀孕做阴道B超,会引起流产吗
先兆流产,别害怕
流产后需要注意什么
应用氨甲环酸对髋关节置换术出血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