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药师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分析

2020-02-25 01:45南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南华6752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药学抗生素发生率

沈 凤(南华县人民医院药剂科 南华 675200)

抗生素是治疗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许多不良反应。抗生素相关性腹泻是一种儿童较为常见的抗生素治疗后不良反应,系指使用抗生素后发生的、与之相关的腹泻[1]。由于婴幼儿及儿童消化系统及免疫系统尚不健全,易发生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主要与年龄、抗生素种类、联合用药、用药时间过长等有关[2]。需要进行临床干预减少不良反应。本研究通过对80例儿童患者进行药学干预,分析药学干预对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纳入2019年1~6月南华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住院治疗的患儿1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男性36例,女性44例;年龄4个月~7岁,平均年龄(3.1±2.4)岁。研究组男性41例,女性39例;年龄3个月~7岁,平均年龄(3.5±2.2)岁。对两组年龄、性别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①由于病情需要,均使用抗生素治疗;②就诊时排除慢性肠道疾病、慢性腹泻;③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方法

1.3.1 治疗方法:对照组根据临床经验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并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指导,告知药物的名称、剂量、服用方法及时间。研究组在临床药师药学干预下给予抗生素治疗。

1.3.2 药学干预方法:①临床药师对病情及临床资料进行了解,严格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与医师共同讨论制定抗生素治疗方案,并监督严格按照用药指导进行服药;②做好抗生素药物使用宣传,对患儿及其家长进行抗生素知识的科普,包括药物名称、适应症、用法用量、使用方法、用药时间、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具体方式为PPT讲解、发放宣传册等;③开展药学咨询服务,为临床医师及患儿家属提供抗生素问题的解答;④加强抗生素使用,尤其是特殊限制级抗生素使用的管理,对临床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进行干预。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抗生素联用率、使用时间、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腹泻的次数。

1.5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应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抗生素联用率36.25%,平均抗生素使用时间(6.3±0.7)d,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腹泻的发生率28.75%,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腹泻患儿平均每日腹泻次数对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各观察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抗生素联用率(%)使用时间(d)腹泻的发生率(%)腹泻次数(次/d)对照组研究组t/χ2 P 80 80 36.25 17.5 7.156<0.05 8.1±1.3 6.3±0.7 10.9041<0.05 28.75 6.25 14.026<0.05 5.2±1.6 4.7±1.2 0.7913>0.05

3 讨论

目前我国抗生素的使用率较高,文献研究显示,我国每年人均抗生素使用剂量约为美国的10倍[3]。抗生素的使用治疗了临床上一大部分疾病,尤其在感染性疾病中作为主要的治疗药物之一,得到广泛的应用,关于抗生素的研究也层出不穷,但不合理的用药也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升高,包括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以及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等,对临床治疗不利,尤其是许多抗生素并不能在儿童身上使用,如喹诺酮类抗生素由于毒副作用禁用于16岁以下未成年人。因此,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重要途径,也是用药安全和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张璐等研究表明,药学干预在减少抗生素不合理使用以及不良反应中,有着明确的效果[4]。本研究亦将药学干预作为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一项方法。

与成年人相比,儿童更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其原因与儿童生理特点相关,是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健全以及不合理用药综合作用决定的,此外,研究亦表明,侵入性操作次数越多,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就越高[5]。目前关于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干预方法主要为益生菌、锌剂的使用以及综合护理干预[6-8],研究表明,使用酪酸梭菌等益生菌联合蒙脱石散有效治疗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与其他方式相比,药学干预更加注重在预防方面,防患于未然,更具优势。药学干预的具体作用在于使得医师以及患儿家属更加明确抗生素的使用指征以及用法用量,通过临床药师的监督,亦加强医患对正确使用抗生素的重视。

本研究通过药学干预探讨在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药学干预有助于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抗生素联用,缩短抗生素使用天数,对缩短病程有益,最终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与一般研究结果相符。从研究结果也可以看出,一旦发生腹泻,则腹泻次数不存在差异,这是因为腹泻发生时,意味肠道黏膜可能已经发生损伤,菌群可能出现异位。因此药学干预对于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作用在于是否发生,而与发生的轻重无关。

综上,开展药师药学干预有助于减少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儿童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可在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药学抗生素发生率
抗生素联合,搭配使用有讲究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急诊护理干预对脑出血昏迷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皮肤受伤后不一定要用抗生素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抗生素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