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8年某基层三级综合医院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率分析

2020-02-25 01:45彭国梁罗君玲朱亚容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英德5130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阴性菌万古霉素革兰

彭国梁 罗君玲 朱亚容(广东省英德市人民医院医院感染管理科 英德 513000)

住院患者住院期间可发生院内感染。尤其是各种外科手术、侵入性内镜、免疫抑制剂和化疗药物的使用等,常引起院内感染的发生,由此带来的住院天数延长、经济负担加重甚至危及生命安全等严重后果。院内感染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较为常见。尤其是近年来“超级细菌”的出现,耐药菌感染不断增加,临床抗感染治疗变得复杂和艰难,加大住院患者死亡风险,医院感染防控工作难度加大,同时因为由各类多重耐药菌感染引起的严重临床后果和经济负担日趋严重[1]。分析院内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细菌耐药和临床抗感染的准确性以及减轻院感防控工作负担都有重要的意义。基于以上情况,本研究对某基层三级综合医院2016~2018年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以及耐药率进行研究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通过调取院感实时监控系统中2016~2018年发生院内感染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取得医院感染病例致病菌耐药情况资料。院内感染病例的判定是根据原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2]进行判定。

1.2 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标本采集和检测方法均参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4版)[3]。所有菌株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美国得灵公司)进行细菌鉴定,药敏试验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CLSI标准推荐的药敏试验方法,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并按标准进行结果判读。

1.3 统计学方法:通过院内感染实时监控系统和查阅检验科微生物室病原学检测结果,把3年间住院患者中发生院内感染且感染部位培养出致病菌的病例纳入统计范围,在whonet5.6软件导出药敏数据后,采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及分析。

2 结 果

2.1 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共调查2016~2018年院内感染患者1650例,分离出病原菌1042株,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其中革兰阴性菌共669株;革兰阳性菌223株;真菌125株。3年间导致医院感染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是大肠埃希菌(255株)、铜绿假单胞菌(84株)、肺炎克雷伯菌(78株)、鲍曼不动杆菌(70株)和金黄色葡萄球菌(43株),见表1。

表1 2016~2018年院内感染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2 院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情况:2016~2018年院内感染部位中病原菌分布在前4位的为泌尿系303株,占29.08%;手术切口303株,占29.08%;下呼吸道156株,占14.97%;血液系统153株,占14.68%,见表2。

表2 2016~2018年院内感染部位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2.3 主要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均较高,耐药率分别为88.23%、94.87%和92.68%,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较为敏感,耐药率均不超过10%。鲍曼不动杆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达到8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庆大霉素耐药率为100%,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的耐药率超7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不超过10%,见表3。

表3 主要院内感染革兰阴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2.4 主要院内感染革兰阳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屎肠球菌对青霉素、红霉素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9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均为0。粪肠球菌对青霉素、庆大霉素耐药率均为1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的耐药率较低,分别为0%和4.76%。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超过90%,对苯唑西林的耐药率分别是54.49%和78.16%。对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唑胺耐药率均为0,见表4。

表4 主要院内感染革兰阳性菌对常见抗菌药物的耐药率(%)

3 讨 论

本次研究对某基层三级综合医院2016~2018年的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三年的院内感染病例的致病菌中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此次为革兰阳性菌,真菌。检出细菌中,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排名靠前。同时,数据显示真菌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体,原因可能是抗菌药物滥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4]。在表2数据中,下呼吸道感染排在第三,与刘卫平等研究数据[5]有所不一致,原因是本研究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多为临床和放射学诊断,且下呼吸道标本中有众多检出杂菌而未有药敏结果。

在院内感染的主要革兰氏阴性菌中,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较为常见,常引起医院感染。近年来由于不适当的经验用药及抗生素的滥用,肠杆菌科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在本研究中。肠杆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性均极高,耐药率分别为88.23%、94.87%和92.68%,与陈文光、曲颖等[6-7]研究一致。肠杆菌对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40%~65%之间,阴沟肠杆菌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100%,临床经验治疗时应尽量避免使用上述药物。肠杆菌科细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如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以及阿米卡星均表现出较高的敏感性,适用于经验性治疗。鲍曼不动杆菌多数发生在重症医学科,神经外科等使用呼吸机机会大的科室,多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其原因可能与环境中呼吸机的使用率高、广泛使用碳青霉烯类药物导致定植存在一定的关联性[8]。鲍曼不动杆菌对常见的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很高,其耐药的机制相对复杂,可能与灭活酶的产生、靶位蛋白的改变以及外膜蛋白通透性有关[9]。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和氨苄西林的耐药率超过70%,但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度较高,这也显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对β-内酰胺酶极强的稳定性以及对细菌细胞壁有着较好的穿透力,因此对包括铜绿假单胞菌在内的非发酵菌具有良好的抗菌能力[10]。数据显示,屎肠球菌与粪肠球菌的耐药率较为接近,但对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屎肠球菌耐药率明显高于粪肠球菌。2015年中国CHINET细菌耐药监测网显示屎肠球菌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4%和0.2%,而本次研究未发现肠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以上监测数据提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仍然是经验性治疗肠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应加强对该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监测。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所占比例分别为4.20%和3.13%,对苯唑西林、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的耐药率均较高且相近,但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耐药率为0,提示这两种抗菌药物对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均有较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阴性菌万古霉素革兰
2020年全国细菌耐药监测报告(简要版)
开颅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常规剂量万古霉素治疗后血清万古霉素浓度<10 mg/L的影响因素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在不同细菌血流感染中的应用价值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患者的临床分布特点及耐药性分析
肿瘤医院感染患者革兰阳性菌分布与耐药性及经验性抗MRSA的研究
动物性食品中万古霉素及去甲万古霉素测定方法研究进展
什么是革兰阴性杆菌
我国科学家创制“革兰氏阴性菌”解药
喹诺酮类药物的发展史话
FDA批准抗艰难梭菌感染新药Difi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