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开展抗菌会诊和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效果

2020-02-25 01:45黄月华彭文婷谢江英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云浮527300
北方药学 2020年1期
关键词:监护药师药学

黄月华 彭文婷 谢江英(云浮市云城区人民医院 云浮 527300)

多重耐药菌,是指对三类及以上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的细菌菌种[1]。由于临床上对于抗生素滥用,导致目前多重耐药菌开始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由于这种病菌具有高度的耐药性,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需要联合各部门各科室医师共同进行小组讨论,对危重病例进行联合抢救。临床研究表明,临床药师对药物治疗提出专门的意见,可以提高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治疗效果[2]。本研究对60例患者进行临床分析,探讨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开展抗菌会诊和药学监护的方法和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8年9月~2019年9月60例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观察组男性18例,女性12例;年龄18~90岁,平均年龄(33.62±8.65)岁。对照组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20~89岁,平均年龄(35.09±9.06)岁。患者及其家属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由临床医师根据临床症状、病原学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用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由临床药师进行抗菌会诊和药学监护,方法如下。

1.2.1 抗菌会诊:使用多重耐药菌感染统计表,对性别、年龄、科室、细菌培养结果和会诊后使用的抗菌药物,以及会诊意见和对临床药师的意见、治疗效果采纳情况进行统计。会诊内容:由发现多重耐药菌的科室将感染情况上报感染科,感染科通过联合临床药师和各科室的医师进行小组讨论。通过对病菌培养结果进行分析,确定病菌为定植菌、感染菌或者污染菌。由临床医师和临床药师对是否使用抗菌药物以及使用哪种抗菌药物进行讨论,决定是否需要采取隔离措施。会诊后,临床医师结合临床药师的意见进行治疗。本研究中的病菌检测标本主要来自尿液、痰液、血液、脓液和穿刺液等,还包括胆汁、粪便等。临床药师结合临床症状,对菌株是否为致病菌进行判断,参照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给出合理的治疗方案[3]。

1.2.2 药学监护:为了保证药学监护的科学性,需要做到以下几点:①加强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药效、耐药性和剂量、使用后的症状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的掌握。多开展培训。②增强工作中的无菌化操作意识,经常进行消毒,病原及时送检[4]。进行用药监护时,注意将医院耐药菌的检测结果与流行病菌对照,对病菌的种类、药物治疗以及耐药性和使用后的临床指征进行研究。③对病情进行科学分析,根据药动学原理和药理作用,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促进药物的吸收和代谢[5]。避免长期使用错误的抗生素,增加耐药性。④对于重症,机体功能和免疫力都严重低下,还有很多合并症,对很多抗生素产生耐药性。加上肠胃排泄功能下降,肝胆排毒能力差。如果使用常规药物,会使其血药浓度超标,影响肝肾功能[6]。因此,对这类患者,需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保证临床用药的科学性。⑤通过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的有效沟通,可以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保证疾病诊疗和临床用药的有效性。

1.3 观察指标

1.3.1 观察两组治疗效果:使用显效、有效和无效进行评价。显效:临床症状消失,生命体征恢复正常,经过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有所改善,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病理学检查和病原学检查结果显示各项指标有所改善;无效:上述四项指标都没有明显改善,甚至部分患者病情加重。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3.2 统计两组细菌清除情况:分为全部清除、部分清除、细菌替换和未清除四种情况。总清除率=(全部清除+部分清除+细菌替换)/总例数×100%。

1.3.3 两组抗菌药物DDD值、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

1.4 统计学方法:本研究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s)和 t表示检验;计数资料用(%)和 χ2表示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观察组细菌总清除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细菌清除情况比较[n(%)]

2.3 两组抗菌药物DDD值、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比较:观察组抗菌药物DDD值、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抗菌药物DDD值、住院时间和抗菌药物联合用药比例比较

3 讨论

多重耐药菌具有极强的抗药性。对其病菌组成进行分析,并根据抗菌药物的药效进行合理用药,不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提高用药安全性[7]。就目前抗菌药物的使用来说,头孢类的广谱抗菌药使用比较广泛,导致多重耐药菌的出现。

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巡房、问诊,并与各科室医师一起商讨治疗方案,可以减少抗菌药物的不合理使用,提高靶向治疗的科学性[8]。通过专门的培训,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药效、适应症和服用后的反应更有话语权。能够结合临床症状,给出合理的用药建议。临床药师还能够对是否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给出建议,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9]。临床药师对用药情况进行药物监护,对病情发展进行跟踪,可以对治疗方案给出适当的调整建议[10]。既可以减少盲目用药,还能提高用药针对性,改善治疗效果。通过与临床医师进行及时的交流和沟通,实现信息共享,共同商讨治疗方案,也能够提高用药的科学性和针对性,有效清除体内的多重耐药菌。

本研究中,对60例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和经临床药师参与抗菌会诊及进行药学监护两种治疗方法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细菌总清除率为93.33%,对照组为70.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由临床药师对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进行抗菌会诊和药学监护,可以提高抗菌药物选择的科学性。根据临床药师对抗菌药物的药理、使用禁忌症、临床指征和对应症的建议,治疗效果显著提高。临床药师进行药学监护,也提高了临床用药的科学性和安全性,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监护药师药学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药师干预作用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与上报中的作用
口服中药汤剂常见不良反应及药学干预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护娃成长尽责监护 有法相伴安全为重
PCC0104007在精神分裂症大鼠模型中的药学研究
熊真的活过来了
熊真的活过来了
我国成年监护制度之探讨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