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我领导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02-26 13:12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预期事物领导

(云南工商学院 云南 昆明 651700)

0.引言

自我领导能力作为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一种方式,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可通过自身的自省行为,对目标和事物进行预期行为的判断,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可提升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在培养自我领导能力时,教师应依据学生的思想状态进行针对性教导,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1.大学生自我领导能力

大学阶段最为学生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大学属于半社会性质,在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大学生通过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生活经历,可使学生形成独立的思想,经过长期定式思维的教育,有助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的养成。大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通过不断的培养,可对自身形成调节,对事物的看法进行全面分析,通过客观的看法对自身的行为动作进行约束,为其指引正确的发展方向。自我领导能力具有目标性,通过对目标的态度,制定相应的策略,在制定策略中,对目标关联事物进行分析,可提升其严谨性和对事物的关注度。自我领导能力在形成过程中,一般以内在精神作为支撑源泉,通过自身的主观思想对事物的预发生行为作出主观性判断。例如在决策者发布相应的指令时,一般是结合当前环境和行为影响层面进行对指令的制定和发布,是源于决策者内部的主观思想进行制定的,受到外来影响效果较小。当前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在培养领导力时,主要依据自身的行为特点、内在需求和目标导向为主要基准,通过氛围的培养和自身精神的激励,使其行为导向得到主观思想的控制,进而达到预期目标的实现。

大学生自我领导能力的培养一般由整体化的教育体系来实现,通过正确的、合理的思想理念渗透,提升大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自主行为能力,在遇见问题时,由主观思想为主导,将认知能力与行为能力相结合,改善当前的观念,使大学生客观的去看待问题,使行为适应当前的环境。自我领导能力旨在为培养学生策略能力,通过正确引导可提升学生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方便学生做出正确的解决方案。当前学生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将面临多方面问题,由于其涉及行业面较广且问题层面不同,在进行自我领导能力培养时,一般以行为聚焦能力、自然奖赏能力和思维能力等为主要培养对象,通过对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使其达到合理的培养,进而提升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

2.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我领导能力分析

2.1 行为能力

当前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和生活的磨砺,使其自身具备相应主观行为能力。在对事物进行判断时,大学生依据自身的预期行为,进行自我评价,通过对行为进行主观猜测,当行为与预期不符时,学生应进行自省和自律,明晰自身行为造成的影响,当行为与预期相符时,学生可进行相应的奖励,来对行为进行主观思想的激励,将不良思想和消极情绪进行抵制,以期达到对目标的完成效果。在进行对能力进行培养时,通过不同事物和不同环境的影响下,可进行多种行为的预判,通过长时间的培养使大学身真正具备自我领导能力。在对行为能力进行培养时,主要通过规划和奖惩制度来促进能力的养成。

规划作为行为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对当前环境和自身状态,对长远目标进行规划,以确定具体发展方向,使当前的行为动作都具有目的性,激起自身的精神,为完成目标进行自律。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也在发生改变,当其自身长远目标难以实现时,易受客观情绪所影响,此时应对目标进行短期规划,通过累积目标的方式,将长期目标平均化,通过渐变的方式,使目标更易实现,并可对自身形成督促,为达到当前目标努力奋斗。自身奖惩制度的建立,可使大学生正视自身的态度。在进行奖励制度的确认时,以目标为基准,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目标的难易程度进行合理的奖励,对自身形成激励的效果,在对目标进行实现时,需通过自身最大的努力来对完成相应的目标,当完成体育性目标时,自身通过长时间的锻炼,身体的疲劳值处于最大情况,自身的思想也在坚持与放弃的边缘徘徊,当自身想要放弃时,通过目标的奖励可端正自身的目标,当完成目标时,可获得自身的奖励,同时思想和体能得到提升,通过奖励的方法使学生得到锻炼。在对目标设定奖励时,也应客观的对其进行分析,如未完成目标制定相应的惩罚措施,对目标环节进行分析,及时作出自省,对自身行为作出相应的批判,可通过加设目标对自身作出惩罚,并在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引以为戒,并为下一目标作出严格规定。通过目标阶段的奖惩制度的实施,可提升大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并对其行为进行严格规范,使其具备相应的行为能力。

2.2 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作为一种思维能力,通过对预期行为和目标进行分辨,将事物在自身思想中进行假象、预设并将自身的认知程度与预期行为保持在同一层面,使预期的结果更具精准性。大学生当前的认知能力来源于学习和生活中,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磨炼,使自身的视野面得到不断扩充,通过长时间对外界信息和沟通技巧的积累,使自身得到升华,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可进行高度性的查看,为其提供相应助力。当前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的认知能力一般体现在自身心态调节、心象化、预期行为意义和自身反省等方面。

大学生的自身心态调节,一般是对其自身进行思想调节,当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问题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当在学习中遇到问题时,加上学习的巨大压力,易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此时学生应将其看成是来自学习的挑战,用积极的心态来迎接学习带来的挑战,以拼搏进取的精神为主导,对难题进行解决,磨炼自身的心态。当对生活失去信心时,此时大学生应及时调整自身的心态,将生活和事物的发展方向引领到美好的环境中,对负面情绪形成抵消,通过自身对心态的调节,可提升学生思维走向,使学生健康的发展。心象化作为以一种隐性认知的形态存在于意识之中,大学生在工作和学生中,通过氛围的感知力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隐性认知精神,在对目标事物进行规划时,通过自身的感知程度对目标进行预期行为模拟,并作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可为其在工作和学习中提供分析能力。大学生的预期行为能力使心像化的外在价值体现,通过对预发生行为进行预期演示和分析,使其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并对预期行为的影响效果进行分析,并从多角度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大学生通过思想暗示来提升心像化的思维认知力,来激励自身的行为发生,学生可通过对目标的完成,得到大部分人的赞扬与认可,获得相应的荣誉感,以此作为完成目标的动力。

预期行为意义是指在完成具体目标时,其目标的价值具体价值体现,同时将完成目标作为积累经验的途径,以正能量的形式完成相应目的。当自身接受到艰巨的任务时,应将自身责任实质化,充分了解到目标的价值体现,将其融合到预期行为中,通过自身和团队之间的协作能力对任务进行完成。自我反省作为一种态度,在遇到挫折时,应正视挫折带来的困境;在犯下错误时,对自身进行审视。通过态度上的认可,使自身的思维发生改变,在面临问题时,可作出主观性质的选择,使其与预期行为相符,同时可提升自身的认知能力。

2.3 意志能力

意志能力作为一种辅助性行为,可对大学生的预期行为起到调节的作用,并帮助其完成相应任务目标。意志能力的外在体现可提升学生的坚持性和自我激励性,坚持性作为当前学生应具备的品性之一,通过对目标和任务进行不懈的努力,使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同时坚持的精神也可影响周围同学,通过思想上的同化,使学生具备坚韧不拔的品性。激励性作为学生的鼓励性质之一,在学生遇到困境时,可通过成功的经验和理想来度过当前的困境,激励可来源于自身,也可来源于家人和同学的支持,通过信念上的传递,燃气学生时段应有的斗志,为学习和生活开辟属于自己的道路,可使自身得到全方面发展。学生可从生活中获得灵感,学习企业和成功人士经验,将其作为发展目标,以其为榜样激励自身,通过知识和经验对自身的充实,可提升学生当前意志力,并将自身预期行为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其为导向,完成自我领导能力的培养。

3.民办高等院校大学生自我领导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3.1 提升责任意识

当前社会在发展过程中,通过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也在扮演着各种角色,其在工作过程中,遵守相应职业规则同时也肩负着一定的责任。人们在进行职业工作中,因其岗位需要的不同,其需恪守准则来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在进行工作时需将工作责任感代入到实际工作中,通过不懈的努力完成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在工作任务执行过程中,可通过团对协作的方式使问题简单化,使问题得到解决。在进行责任划分时,学生可通过相应的责任转接制,采取换位思考方式,如果自身站在其位置进行工作时,能够达到其工作效果,当面临相应的困境时,能否以正确的、合理的方式进行解决。对各种情况进行详细分析,在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将其作为准则,时刻的警醒自身,在发现问题时,通过思想上转变,使学生可正视自身的能力与责任,并对责任进行承担,在进行预期行为指引时,通过对自身的了解,使其具备相应的自我领导能力。

3.2 增加内在价值

大学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学习,可拓展自身的视野,通过相应的实践活动可完善自身的理论知识,使大学生得到全面发展。民办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时,通过多方面培养对学生形成针对性教导。内在价值作为自我领导能力的一种体现,自我领导能力包括内在奖励,即学生为完成相应的目标,依据自身的能力设定的奖励。学校可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融入到集体活动中,通过适当的奖励条件,激发学生内心的好胜心。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可依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执行能力进行活动内容的制定,学生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使思想精神得到满足,通过将活动难度逐渐增大,激发学生的潜力。大学时期的学生应具备积极向上的思想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在当前制度的刺激下,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当前对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制定,以激励为主要依据,在对具体内容进行设计时,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增强学生自身的意识为主,使其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大学生在参与活动时,可通过对任务的难易程度来对自身进行审视,确定其是否有能力胜任此工作,学生对任务完成时,可提升学生的认可度,可提升学生的预期行为判断力,加强对自身的控制,通过行为能力的奖惩制度,可使学生对任务进行最大的努力,同时通过自省行为,可提升学生的挑战性,有助于学生的发展。

3.3 变革思维导向

思维管理作为有效的管理手段,通过自身的心理暗示,可使学生形成定性思维,在发展过程中,有利于对预期行为的判断。随着网络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大学生接触信息较为繁杂,部分学生易受不良信息的影响,导致学生自身的判断能力下降,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通过定性思维的形成,可对信息来源进行分析,对信息的真实度进行判别,通过对目标事物和动作行为进行预期设想,以关联式的发散思维对事物进行正确的判断。民办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时,可通过对其进行思维培养,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可创建相应的挑战环境,当学生处于生活和学习的压力时,其一般会产生负面情绪和消极思想,通过长时间的影响,将导致学生的思想进入封闭状态。教师可通过思想的逆反形态对学生进行教导,使学生的思维进入到极端想法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心理暗示,使学生走出当前的困境,此时也是学生形成定性思维的关键时刻,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将学生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有助于学生形成自我领导能力。

3.4 调节自身情绪

情绪的变化最为面部和肢体语言最直观的体现,大部分学生在面临挫折困境,易出现相应的抵抗情绪,此种外在的情绪体现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可通过学生的发展状态对学生进行规划,将自身情绪调节进行分层次培养,对学生进行先行关注和反应关注。教师可通过目标的发展趋势和任务的派发,对学生的情绪进行相应的记录,将其与个人意义相连接,通过正确的、合理的指引使调节学生的情绪,当学生的情绪低下时,可通过相应的活动和情景的转变来调节学生的情绪,可通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提升学生当前的情绪状态。反应关注是指在学生的情绪处于低谷区,对外界的事物提升任何兴趣,长期的情绪低迷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可通过对当前环境进行构建,使其在环境中体验到外界的信息,通过活动和引导的方式使学生走出困境,教师通过正确的监督,对学生的动作行为进行规范,通过行为的规范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也可组织相应的课外活动,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活动氛围,学生通过集体性的活动,可降低自身的消极情绪,通过活动可增强学生的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责任心,学生通过对大局观和细节的掌握,可使情绪化进行转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

4.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大学生自我领导能力进行分析,在培养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自身特点进行针对性教育,可有效提升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通过提升责任意识、增加内在价、值变革思维导向和调节自身情绪等,可使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并可使学生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通过长时间的教育与引导,加强学生的自我领导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当前社会输送人才,达到大学教育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预期事物领导
美好的事物
奇妙事物用心看
2016重要领导变更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分析师一致预期
TINY TIMES 3: A REAL HIT
析师一致预期
不能比领导帅
领导去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