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贴敷联合蜡疗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观察

2020-02-27 10:17陈云霞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51期
关键词:蜡疗类风湿关节炎

陈云霞

(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中医科,湖北 武汉 430000)

类风湿关节炎是以侵犯四肢关节的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极易导致关节畸形、残疾等,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有研究[1]指出,为提高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给予西药治疗的同时,多给予有效护理干预、康复锻炼等改善患者的受累关节功能。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中药贴敷联合蜡疗技术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8年7 月~2019年7月,本院一共收治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12例,根据双色球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与常规组,每组56例。纳入标准:均符合类风湿关节炎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风湿性免疫疾病;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者;精神障碍疾病者;认知功能障碍者。联合组中的男女比是34:22;年龄区间在31~67(49.13±5.42)岁;患病时间在3~33(18.1±9.4)月。常规组中的男女比是31:25;年龄区间在31~68(49.83±5.39)岁;患病时间在3~34(18.5±9.6)月。此次探讨观察得到本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并无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均给予指导用药、指导患者进行康复锻炼等常规护理,;联合组联合实施中药贴敷、蜡疗技术:(1)中药贴敷:中药处方中内含30 g延胡索、30 g白芥子、1.5 g麝香、15 g细辛、1.5 g甘遂,将药物研磨成粉末,使用姜汁调匀,在患者的百劳穴、心俞穴、膏盲穴、肺俞穴、膈俞穴等穴位进行贴敷,5天贴敷一次,一次贴敷7 h,一共治疗6次。(2)中药蜡疗膏处方如下:制南星300 g、鬼箭羽100 g、雷公藤100 g、红花100 g、没药100 g、青风藤100 g、乳香100 g、川芎100 g、莪术100 g、三棱100 g、制川乌200 g,蜡疗前将治疗区皮肤清洁,有毛发的区域涂抹凡士林,毛发较多可剃除。皮肤若有破损可覆盖凡士林纱布。使用石蜡加热将药膏软化,将中药蜡疗膏打成药粉,按照3:1的比例将药粉与温水混匀,做成湿度适宜的药泥,将药泥放在纱布敷料上,药泥厚度为0.5 cm,根据患者的关节疼痛部位,将其裁剪为大小合适的敷料备用,使用熔蜡锅将医用石蜡加热融化为液体之后,将其置入密封透明塑料袋,在温度降到45℃后,将蜡疗膏贴敷在患者的关节部位,石蜡放在蜡疗膏上,使用保鲜膜将其缠绕固定,一次治疗时间是15 min~30 min,一天治疗一次。蜡疗时,患者长时间处于制动状态,关节常僵硬,可进行关节运动,幅度从小到大,循序渐进,对僵硬的指间关节、掌间关节等关节做内外翻、背伸、屈曲等运动,每次15分钟。

1.3 观察指标

两组护理前后的关节功能分级、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对比。关节功能分级采用关节功能障碍分级标准[2]评价,一共有Ⅰ级、Ⅱ级、Ⅲ级、Ⅳ级。关节疼痛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分值越高,疼痛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计量资料采用(±s)描述,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描述,组内及组间比较进行卡方分析。

2 结 果

两组护理前的关节功能分级、关节疼痛、晨僵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关节功能分级、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均有改善(P<0.05);联合组护理后的关节功能分级优于常规组,联合组护理后的关节疼痛、晨僵时间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免疫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疾病往往累及远端小关节,患者发病后会有关节疼痛、关节肿胀、关节功能障碍、晨僵等不良现象发生,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现今,临床多通过西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通过降低患者的疾病发作频率,从而达到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关节功能的目的,但是难以改善已经受损关节的功能。

但我国祖传医学认为,类风湿关节炎隶属于“痹症”,多因风寒湿邪、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导致患者气血痹阻、病情缠绵、迁延不愈、久病本虚,所以临床治疗应以健脾益气、疏风散寒、通络活血、温壮肾阳为原则。选取相应中药进行穴位贴敷、选取对症的中药蜡疗膏治疗,可达到抗炎、免疫的效果,还可有效抑制患者体内的炎症因子释放,可达到补益气血,缓解关节疼痛,压迫关节疼痛部位皮下组织,可松弛关节的肌肉与肌腱,可松弛关节韧带,可有效消除关节肿胀症状,可促进患者关节功能的恢复,可达到活血化瘀、止痛消肿、疏通经络的功效。中药膏中莪术、川穹具有祛风除湿等功效;红花、三棱、制川乌等具有消肿止痛、行血祛瘀等功效,诸药合用具有祛风除湿、消肿止痛、行血祛瘀等功效。

本研究显示,两组护理前的关节功能分级、关节疼痛、晨僵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关节功能分级、关节疼痛、晨僵时间均有改善(P<0.05);联合组护理后的关节功能分级优于常规组,联合组护理后的关节疼痛、晨僵时间明显小于常规组(P<0.05)。说明,应用中药贴敷、蜡疗技术后,可显著改善关节功能,为患者的病情奠定相应的基础性,最终达到较佳的应用价值。李飞燕等学者在《中药蜡疗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中表示[3],应用中药贴敷、蜡疗技术后,其VAS评分:(5.07±1.35)分、关节功能分级:(1.56±0.66)、晨僵时间:(35.65±12.60)min,李飞燕等学者在《中药蜡疗对类风湿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中的研究数据与本文相似,因此,此次研究存在一定的研究价值,值得后续临床中不断推广以及应用。

由上可知,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护理中应用中药贴敷、蜡疗技术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关节功能,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蜡疗类风湿关节炎
冲击波联合中药蜡疗治疗骨折术后延迟愈合的临床效果观察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中医外治疗法疗法中蜡疗的探析
中药蜡疗技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护理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求医更要求己的类风湿关节炎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蜡疗+疤痕霜防止烧伤增生性疤痕的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