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护理

2020-02-27 19:5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11期
关键词:胆囊炎胆囊我院

李 爽

(吉林省吉林市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 桦甸 132400)

急性胆囊炎是由于胆囊管阻塞和细菌侵袭而引起的胆囊炎症,好发于老年人群,主要表现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发热等临床症状[1]。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虽具有不错的疗效,但治疗后的并发症较多,故有必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保证治疗效果。本次研究对我院收治的10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行优质的护理的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进行分组对比,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作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胆囊炎患者,时间为2018年5月~2019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60~76岁,均数(67.34±5.46)岁;实验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61~74岁,均数(65.80±5.22)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行优质护理,具体如下:(1)术前护理:由于患者术前对自身疾病认识不足以及会对手术产生一定的应激反应,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与患者沟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患者讲明疾病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后期注意事项,告知患者手术基本原理、操作步骤及手术治疗的重要性。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多进行鼓励及安慰,缓解其不良情绪,使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2)术中护理:首先将手术室温湿度调到适宜范围,防止患者受凉;其次,由于老年患者皮肤干燥,电极板易松开,故需要固定好电极板以防止患者皮肤灼伤;再次,协助患者取头高脚底位,防止手术中气腹压过高或体位偏高引起的低血压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最后,术中护理要严格按照无菌操作护理,避免细菌感染。(3)术后护理:术后搬运患者时一定要轻、稳,及时恢复患者体位,并固定四肢,以防患者不慎坠床。护理人员要定期对其进行肢体按摩,协助患者翻身,以防止静脉血栓及压疮的发生。另外,要做好患者的肺部感染护理、出血护理、防胆漏护理等护理干预[2]。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同时,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研究所得数据录入SPSS 21.0中进行处理,设定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实验组非常满意30例,构成比60.00%,满意17例,构成比34.00%,不满意3例,构成比6.00%,满意度为94.00%,对照组非常满意18例,构成比36.00%,满意21例,构成比42.00%,不满意11例,构成比22.00%,满意度为78.00%,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631,P=0.00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出现感染1例,术后出血1例,并发症共计2例,构成比4.00%,对照组出现感染3例,术后出血4例,心律失常1例,胆漏1例,并发症共计9例,构成比18.00%,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010,P=0.002)。

3 讨 论

急性胆囊炎是临床上发病率较高的急腹症,老年人是该疾病常见的发病人群,由于老年人基础性疾病较多,导致该病的治疗难度加大[3]。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但老年人年龄较大,身体机能退化,手术耐受力较差,故在手术治疗中配合科学、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手术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均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本文对我院收治的10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研究结果显示,行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对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相比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综上所述,老年急性胆囊炎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不但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对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猜你喜欢
胆囊炎胆囊我院
PTGD联合择期LC在胆囊结石伴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的应用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胆囊切除术后胆囊残株内钛夹超声误诊结石1例
胆囊底缝线牵引两孔免夹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体会
蒙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疗效观察
蒙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65例疗效观察
胆囊切除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造影的临床意义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4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6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