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军油料后勤保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

2020-03-11 01:57孙元宝董仕宝姜旭峰李雷波
山东化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后勤保障油料喷气

马 军,孙元宝,董仕宝,姜旭峰,徐 新,李雷波

(1.空军勤务学院航空军需与燃料系,江苏 徐州 221000;2.航空学院,东营职业学院,山东东营 257000)

1 简介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提高,国家利益的范围逐渐向海、空扩张,海、空军所面临的军事斗争任务日益繁重紧迫。因此,以大陆军思想建军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迫切需要改革强军来提高管控国家安全形势的能力。九三阅兵后,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中央军委于2016年1月1日印发并实施了《中央军委关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的意见》,我军逐步将部队员额从230万削减至200万,开展了自上而下的军队改革,撤销“四总部和七大军区”,突出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改革原则。预计在2020年前建立起“领导管理体制更为合理、联合作战指挥更为高效、同我国国际地位相称、同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人民军队”。《意见》提出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要思想,指明了空军油料后勤保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对于技术密集型的空军油料后勤保障单位显得尤为重要。油料是空军战斗力的重要基础性要素,缺少了合格油料,优异的空军装备也难以发挥战力。对空军油料后勤保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探索有利于安全、准时、保质、保量供应所需油料,对于空军战斗力的提高有着重要意义。

对于空军而言,油料品种多、伴随保障难度大,存在着无法背着“干粮袋”进行长期作战、又处于军事斗争第一线、而且面临着复杂多变的现实威胁的实际情况,迫切需要建设稳定而高效的后勤保障能力。同时,高消耗是现代战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在所有作战物资中,油料是战争消耗之首,约占65%以上[1]。以美军的战场经验来看,油料保障至少需要做到以下三点:提前布局大量储存各类油料,建设高效的油料运输和分发系统,做好野战油料化验和质量管理。即便如此,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消耗油料260万吨,其中航空油料124万吨,储存、调拨、管理和使用如此规模巨大的油料仍然是一项十分艰巨的后勤任务,如何在战前做好隐蔽后勤工作和在突发性任务中做到安全、准时、保质、保量供应油料都需要空军后勤部门和军民融合机制发挥关键作用[2]。在习近平强军思想的指导下,本文从破除军民融合式空军油料保障的制度性障碍、开展油料标准与及保障设施设备互通互用研究和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政策对地方企业的扶持力度的三个方面对空军油料后勤保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进行了理论探索。

2 破除军民融合式空军油料保障的制度性障碍

2.1 根据空军油料保障的实际情况,建立军地联运联储联供保障机制

2014年以来,空军后勤部门与中国航油集团公司建立军民机场航空油料互供联保机制,该公司负责供油的170余家民航机场纳入空军油料保障“战场预置”;与海南太平洋石油公司签订《军民航空油料互储互供协议》,填补了空军在南海方向的油料供应盲区,实现了空军境内航油供应的“无缝隙覆盖”;与国内十余家大型物流公司签订平战一体附属油料配送协议,一大批物资运送力量被纳入空军油料系统“编外保障队”[3]。推开油料联运联储联供的保障模式,实现军地油料互通有无,最大限度地利用地方航空油料资源为航空兵部队的紧急演训任务提供油料的运输、储存、供应业务。玉树地震发生后,空军油料部门与民航部门迅速启动互供联保机制,使玉树周围的数个军民机场同频联动。在20多天的奋战中,民航机场共保障空军飞机142架次,加注油料2109吨,为圆满完成抗震救灾空运任务提供了有力支撑[4]。

2.2 通过军地协作,建立军地航空油料装备的联合采购维修机制

军地联合航空油料保障需要建立在航空油料保障设备与产品标准通用化的基础上,进而通过油料保障数字化满足日益提高的战时航空油料保障要求。军队系统性改革捋顺架构关系后,目前部队的大宗物资采购已可通过“军队采购网”,以及各个战区的招标采购中心完成,金额超过100万元的采购项目已有了丰富的招标采购经验和成熟的采购流程,其他物资也可以通过“军队采购网上商城”、“京东慧采”等渠道进行采购,这为军地航空油料装备的联合采购维修项目的实施提供了重要渠道。军方可以通过严格履约监督、严抓首件检验、严抓过程检验、严把出厂验收进行全过程监管,有效地降低了航空油料装备出现残次品的概率。联合采购机制还可以通过掌上APP等手段大力提高航空油料装备的采购信息化建设,方便官兵随时随地查询和采购各种类型的航空油料装备和检测维修服务[5]。

2.3 从航空兵作战需要出发,建立航空油料供应联演联训机制

在大联勤保障背景下,加快建立航空兵部队后勤系统与地方油料保障力量的演习、训练联动机制,构成完善统一、与空军作战力量相匹配的联合油料保障体系。该机制着重解决军地演习联动和平时油料保障人才的联合训练问题,其中包括演习计划联合保障部分的制订与沟通、军地演习领导机构的衔接、联合保障演习紧急预案的制订与实施,确保军地联合保障演习的顺利进行,完成全流程全要素的航空油料保障行动,获得军地联保演习的宝贵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平时油料保障人才的联合训练,继续维持军地航空油料联合保障机制顺畅实施,促使军地人员熟悉全流程运作机制,提供军地双方掌握军地油料保障特点的平台[6]。依托联演联训机制,在“使命行动-2013”演练中,空军航空兵部队进驻海南某机场,海南太平洋石油公司及时启动应急预案,从海路转陆路,为参演机场紧急补充油料万余吨,满足了军事演练任务油料保障需要。

3 开展油料标准与及保障设施设备标准研究,加快军地油料及保障设施设备互通互用

3.1 依据军地油料的军用标准和国家标准,研究制订军地油料互通互用规则

以军地用量最大的3号喷气燃料为例,由于军地在3号喷气燃料储存使用周期上巨大的差异性,导致军用3号喷气燃料的品质要求要明显高于民航3号喷气燃料[7]。如表1所示,最新的GB 6537-2018标准[8]里提到民航所使用的3号喷气燃料部分指标要求明显较低,其原因在于民航的3号喷气燃料消耗大且消耗量稳定,炼厂所提供的3号喷气燃料基本不需要考虑长期储存的问题。然而军方有3号喷气燃料战备储存的需求,笔者曾调研过90年代储存至今的喷气燃料,其储存期长达数十年,主要性能仍然满足使用要求。然而目前空军战备训练强度逐渐加大,油料消耗量可观,对于3号喷气燃料来说,可以通过实际储存和相关实验摸清其储存时间极限,配合3号喷气燃料备案建档制度,逐渐建立空军使用民航3号喷气燃料的规律和制度。此外,考察空军所使用的航空附属油料的通用性能,在后续油品研发和定型时减少油品种类[9],或采用满足军方标准的民航航空附属油料,提高油品的通用性能,降低军地油料互通互用的难度。

表1 军用及民用3号喷气燃料的关键指标差异(GB 6537-2018)[8]

3.2 根据军用和民航油料保障设施设备的相关标准,研究制订军地油料装备的互通互用方法

首先,在油料装备研发和使用环节,逐渐强化油料装备技术保障投资管理,吸引地方企业参与。以军地通力协作为基础,以经济利益驱动,以规章制度约束,有条件地将空军油料技术装备的研发和维护保障业务承包给地方企业,在通用性要求的基础上,满足军方对油料保障装备设施的要求,引入地方的油料保障技术和资本,开拓更高效更有力的军地协同保障模式[11]。

其次,根据市场经济规则,制订并执行科学的油料装备采购和维护竞争保障机制。逐渐完善市场化的货币激励政策,使优秀企业和人才获得与其重要性相匹配的经济报酬,充分调动他们服务部队的积极性,使地方优秀的企业和人才能够为我所用,加快空军油料装备更新换代速度,提高空军油料后勤保障的精准度和响应速度[12]。同时也将空军在油料装备研究和保障维护方面的经验与地方相关行业进行交流,促进彼此共同发展,提升整个油料装备研发和维护保障领域的专业水平。

4 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政策对地方企业的扶持力度,培养一批优秀的地方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成长壮大,形成良性的竞争性行业生态环境

4.1 进一步提升政策宣讲力度,使航空油料相关行业深度掌握军民融合政策详细内容

随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的信息获取能力在逐渐获得提升。但对于较为封闭的军队环境,二者的沟通和信息交互不畅。破除政策藩篱,在通用程度较高的航空油料相关领域,可以利用现有的成熟技术如云技术、大数据等手段,搭建良好的信息交互平台,进一步畅通军地信息交流、咨询交流、供需对接和成果转化等工作,解决因政策不明、流程不清导致的军地合作问题。

4.2 通过税收减免等政策惠及地方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

通过减免税收,给予企业优惠条件等手段,使地方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避免因价格战等原因减少研发和创新动力,也促使其提供优异的航空油料保障相关产品和服务[13]。再辅以法规条款等手段,在完善的制度框架内扶持壮大一批优秀的地方企业,建立良好的航空油料相关行业的良性竞争生态环境。

4.3 通过对地方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聘用退役军人进行奖助扶持,给予优先地位

响应习总书记关于使整个社会“尊崇军人”的号召,以国家层面法规和政策调控“扶持退役军人再就业”与“地方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聘用退役军人进行奖助扶持”相结合,在解决退役军人二次就业问题的前提下,对于聘用退役军人的地方航空油料及装设备企业进行奖助扶持,在军方主导的经济项目中给予优先参与地位。

4.4 统筹资源配置,布局前沿,抢占航空油料及装设备创新发展制高点

通过国家政策引导行业资源配置方向,为适应不断发生变革的航空油料领域军事革命提前谋划行业发展蓝图。通过研究未来战争发展趋势对空军油料后勤保障所提出的更高要求,系统的梳理出具有显著军事应用潜力的航空油料及装设备创新发展的高新科技。对事关空军油料后勤保障安全的领域倾斜配置政策和资源,做好军民融合体系化统筹配置工作与军地航空油料行业的良性互动、协调发展的航空油料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形成“捏指成拳”的航空油料及装设备竞争能力,进一步提升空军后勤保障的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实现空军战斗力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5 结论

本文从破除军民融合式空军油料保障的制度性障碍、开展油料标准与及保障设施设备互通互用研究和进一步完善军民融合政策对地方企业的扶持力度入手分析探索了空军油料后勤保障的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认为空军后勤油料保障的政策需要对航空油料行业优秀企业、优秀人才需要加以扶持和激励,并进一步加强政策的导向作用和前瞻性建设作用,以加快空军油料军民融合式保障模式的建设。

猜你喜欢
后勤保障油料喷气
某大型舰船喷气燃料系统清洁、试验研究及应用
兵马未动 粮草先行 后勤保障装备走向智能化
民用飞机设计参考机种之一VC-10四发远程喷气旅客机
武汉白沙洲粮食和油料批发均价
基于描述函数法的相平面喷气姿态控制的稳定性分析
基于广义最大覆盖模型的油料保障力量动员研究
The United States Set Out to Build a New Generation of Unmanned Drones SR-71
精确化油料保障模式研究
空中进攻战役油料协同保障浅析
金门岛登陆作战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训及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