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朗读者》彰显的形式之美

2020-03-13 23:16夏青
人物画报 2020年15期
关键词:朗读者艺术美形式

夏青

摘  要:作为过去一年多来文化类综艺节目的卓越代表,《朗读者》自开播以来便凭借兼具思想深度、精神高度、文化厚度的节目内容多次引发全民热议。此后多次获得各大奖项也是再次证明了《朗读者》中所蕴含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朗读者;形式;艺术美

一、基于语言艺术的仪式美感

何为仪式感,维基百科有这样的定义:“仪式,是对具有宗教或传统象征意义的活动的总称”。仪式是一种通过行为语言来将个人或群体带入某个特定情境的活动。对社会生活进行形象的概括而创作的作品,包括文学、绘画、雕塑、建筑造型、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等。通俗地说,减轻我们的生活负担,莫名其妙地使我们开心或谓之赏心悦目者,是为艺术。《朗读者》中每一种表现形式都可以是单一的,比如朗读、朗诵、念白、表演、音乐、唱歌、采访、点评、舞美等等,每一种形式的展现都会深化主题,使受众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更为深刻。语言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最直接的方式,无论是文字语言还是有声语言,都是人类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符号。而美的事物总是形象的、具体的。美是凭着欣赏者的感觉器官可以直接感受到的。

《朗读者》从头至尾充满了仪式美。首先是节目的录制场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大一点的主舞台,屏幕上呈现出书柜的样式,让整个演播厅像书房一样,烘托出浓浓的书香气息。这是主持人开场和嘉宾朗读的场所,这样的舞台没有绚烂的效果,但是却带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平静,让受众专注到朗读。另一部分是一个相对封闭的访谈室,房间里有两个沙发,与一般的访谈节目侧身而坐不同,访谈时主持人和嘉宾面对面而坐,就像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友会面,一起分享生活,畅谈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这两部分场景有一扇门之隔,关起门来讲故事,打开门来读文章。仪式美感的功能在于提供共同体验的瞬间,激发、增强或重塑个体成员的集体意识和认同,促成其在信仰、情感、意愿上的高度一致。正是由于通过这扇门的走进走出,在节目中形成一种仪式感。通过仪式感,朗读者实现了从感动自己到感动大家的一种蜕变,实现了从小我到大我的一种升华。

节目的第二种仪式感的体现是,在嘉宾朗读的过程中,所朗读的文字以书籍为背景出现在屏幕的右侧,文字下面的下划线随着嘉宾的朗读而移动。这一设计充分利用了视听感官的所有媒体特性,把看与听充分结合起来,在看和听的基础上思考和回味。嘉宾在朗读时画面是相对不动的,或者伴有些许的走动。如果画面只是拍摄嘉宾的话,那么在整个朗读的过程中,画面未免有些枯燥。而文字的出现不仅增添了灵动,也可以让受众更加深刻地了解朗读的文章,促成情感共鸣。

《朗读者》的第三种仪式感则是其他艺术形式的补充。如每期节目结束前一定会有一个节目,有钢琴演奏、有独唱,在以文化为主的载体上,艺术形式也做到了融合,音乐、舞美、朗诵、声乐、如音乐贯穿始终,说到音乐,曾有两次分别在两期节目结束的时候响起《我的祖国》的钢琴曲,当音乐响起,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汩汩流淌。这种爱国精神的内涵,表面的极简和它背后所包含的极其纵横捭阖的这种精神的情怀和高度,让人赞叹不已,表达出能够千古共鸣的情感,增加仪式感。

二 、基于中外艺术融合的差异美感

差异美感,因地域、经济、文化、民族等等异同,而基于这种差异的融合产生的美感。差异化在艺术的表达上因思维方式不同,艺术反映形式也大不相同,在这样的融合交织中,中会呈现别样的美,如西方艺术性感而又开放,东方艺术收敛而又含蓄。在朗读者的舞台,不乏东西方艺术与文化的碰撞和融合。例如,在第一期节目的靠近结尾处,在邀请许淵冲先生上台之前,就呈现了一个东西方艺术、文化碰撞的节目,即话剧里的对白和京剧里的念白,一个是西方艺术的起源,一个是东方艺术的精粹。并且文学作品也以代表西方爱情主题的文学作品,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为台本来源;另一个是京剧念白的表现形式,以中国古典爱情文学《牡丹亭》为原型。表演过程中,一位演员在舞台左侧,一位演员在舞台右侧,一个是西方古典礼服的装扮,一个是中国京剧演员的扮相,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内心感受。在第三期节目中,朗读者理查德·希尔斯是一位美国人,居住中国多年,一直致力于研究中国汉字,很多中国人都管他叫“汉字叔叔”,他对汉字的如痴如醉,不仅专注而且倾其所有,在节目中朗读的刘禹锡的《陋室铭》,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热爱,以及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和传承。

三、舞台设计的华丽美感

舞美,是舞台美术的简称,是戏剧和其他舞台演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布景、灯光、化妆、服装、效果、道具等。它们的综合设计称为舞台设计。其任务是根据剧本的内容和演出要求,在统一的艺术构思中运用多种

《朗读者》整个舞台呈圆形分布的舞台剧设计,一大一小两个舞台、一主一副两个现场,总面积为2600㎡。主舞台的背景墙是可以容纳几千本读物的书架墙,安装了可升降的LED大屏,用以采访嘉宾时方便第一现场的观众观看采访环节。观众席分为上下两部分,方便观看、可容纳更多观众,同时也使舞台更具立体感。除了舞台的创意,在灯光的设计上也可谓美轮美奂。演播厅高度与空间跨度可以给予设计师更多的设计空间,满足其对创意展示的需求;而充沛的吊挂荷载能力又为更多的舞台呈现提供了可能。

四、灯光设计的温暖美感

舞台灯光也叫“舞台照明”,是舞台美术造型手段之一。《朗读者》灯光设计者根据节目的视觉呈现和功能的需求,依据舞美空间,合理巧妙地设计灯光结构,在舞台上方使用桁架搭建出几何结构灯位,与舞台造型遥相呼应,整体效果契合点、线、面的设计思路。

而在另一场景中,舞台灯光为了营造历史的斑驳感,使用了光质较硬的光来为建筑架构塑形,使其立体感增强。在处理手法上上,光从舞台的两侧投射出金黄色的光对架构进行勾勒,增强了建筑框架的立体感。

参考文献:

[1]张颂.《中国播音学》[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

[2]王丽君.《文化类电视综艺节目互动传播研究》[C] .河北经贸大学论文集,2017.

[3]董卿.《朗读者》[M].人民文学出版社,2017.

猜你喜欢
朗读者艺术美形式
探究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美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试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教学艺术美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第二场:品鉴《朗读者》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