尕海湿地植被退化与土壤蓄水性能

2020-03-17 05:36当知才让
甘肃林业科技 2020年4期
关键词:径流量中层浅层

当知才让

(甘肃黄河首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玛曲 747300)

湿地是全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1],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抵御洪水,被誉为“地球之肾”[2]。近些年,受气候变化和过度放牧影响,部分区域的湿地出现不同程度植被退化,带来土壤水源涵养力降低、沙漠化程度加深等一系列问题[3-5]。植被退化引起了湿地下垫面土壤结构的破坏,严重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蓄水性能。

尕海湿地位于甘肃省碌曲县,是青藏高原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尕海湿地植被退化,土壤物理性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6]。目前对尕海湿地研究主要集中在土壤有机碳含量、生物多样性等方面[7-8],而对植被退化过程中湿地土壤蓄水性能的报道相对较少。鉴于此,选择尕海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对象,研究植被退化对土壤蓄水性能的影响,旨在揭示湿地土壤对植被退化的响应过程及变化趋势,以深入理解高寒湿地植被退化机制及其环境效应,为预防高寒区湿地植被退化和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尕海湿地位于甘肃省碌曲县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面积4.31 万hm2,地理坐标102°05′00″~102°29′45″E、33°58′12″~34°30′24″N,海拔3 430~4 300 m,为典型的高原湿地。研究区属于青藏高原气候带高寒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2 ℃,7 月气温最高,1 月气温最低,年较差19.6℃;年均降水量781.8 mm,主要集中在7~9 月,年均蒸发量1 150.5 mm;长冬无夏,年平均冬季240 d,无绝对无霜期。土壤类型主要包括暗色沼泽化草甸土、沼泽土和泥炭土等[9]。湿地植被以嵩草属为建群种,主要植物有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青藏薹草Carex moocroftii、线叶蒿Artemisia subulata、冷蒿A.frigida、密毛白莲蒿A.sacrorum、蕨麻Potentilla anserina、散穗早熟禾Poa subfastigiata 等[2]。

2 材料与方法

2.1 样地设置

尕海湖周边湿地植被退化程度由湖边向外依次加重。根据张晓龙等人[10]的湿地退化标准,以及马维伟等人[11]研究成果,在尕海湖周边依次划分为4 个植被退化梯度带:未、轻、中、重。每个退化带随机选择3 个样地,共计12 个样地,记载植被和地理及环境特征[11],具体见表1。

表1 样地基本资料

2.2 土样采集方法及测定

每个样地内随机选取5 个样方,样方规格50 cm×50 cm。清除样方表层枯枝落叶,挖掘土壤剖面,环刀分层采取原状土带回实验室测定。取样层:浅,0~10 cm;中,10~20 cm;深,20~40 cm。环刀浸水法测定土壤容重、土壤饱和持水量、毛管持水量、田间持水量,计算土中径流量[12]。

2.3 数据处理

Excel 2010 软件整理数据,SPSS 25.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多重比较分析,判定阈值0.05。

3 结果与分析

3.1 土壤饱和持水量与退化程度的关系

图1 显示,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分为未、轻—中—重2 个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之间存在关联。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数值,未>轻—中—重等效组,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呈降低趋势。重退化组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说明植被重度退化可能导致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大幅度变化。未退化组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标准差也较大,说明除植被退化外,还可能存在其他因素影响浅层土壤饱和持水量。

中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在未、轻、中、重4 个退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中层土壤饱和持水量之间不存在关联。未、轻、重3 个退化组中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中层土壤饱和持水量。

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分为未—轻、中、重3 个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之间存在关联。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数值,未—轻<重<中等效组,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呈增加趋势。未、中退化组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而且饱和持水量数值,中>重退化组,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综合而言,深层土壤饱和持水量的变化可能在较大程度上受非植被因素影响。

图1 不同退化程度各土层土壤饱和持水量

3.2 土壤毛管持水量与退化程度的关系

图2 显示,浅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分为未、轻、重3 个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中退化组与轻、重2 个退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浅层土壤毛管持水量之间存在关联。浅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数值,未>轻>重退化组,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浅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呈降低趋势。未退化组浅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浅层土壤毛管持水量。

中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未、轻、中、重4 个退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中层土壤毛管持水量之间不存在关联。未、轻、重3 个退化组中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中层土壤毛管持水量。

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分为未—轻、中2 个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重退化组与2个等效组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之间存在关联。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数值,未—轻<中等效组,重退化组介于2 个等效组之间,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未、中退化组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综合而言,深层土壤毛管持水量可能较大程度上受非植被因素影响。

图2 不同退化程度各土层土壤毛管持水量

3.3 土壤田间持水量与退化程度的关系

图3 显示,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未、轻、中、重4 个退化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之间存在关联。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数值,未>轻>中>重退化组,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呈单调降低趋势。未、中退化组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浅层土壤田间持水量。

图3 显示,中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未、轻、中、重4 个退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中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之间不存在关联。中退化组中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标准差均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中层土壤田间持水量。

图3 不同退化程度各土层土壤田间持水量

图3 显示,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分为未—轻—重、中2 个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之间存在关联。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数值,未—轻—重<中等效组,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呈波动增加趋势。4 个退化组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标准差均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综合而言,深层土壤田间持水量的变化可能较大程度上受非植被因素影响。

3.4 土壤土内径流量与退化程度的关系

图4 显示,浅层土内径流量,未、轻、中、重4个退化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浅层土内径流量之间不存在关联。未、重度退化组浅层土内径流量标准差非常大,高达组平均值的近1/2,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浅层土内径流量剧烈变化。综合而言,浅层土内径流量的变化可能强烈受非植被因素影响。

中层土内径流量分为轻—重、中2 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未退化组与2 个等效组之间均无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中层土内径流之间存在关联。中层土内径流量数值,中>轻—重等效组,未退化组介于2 个等效组之间,说明伴随植被退化中层土内径流量呈波动增加趋势。未、轻、中3 个退化组中层土内径流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中层土内径流量。综合而言,中层土内径流量的变化可能较大程度上受非植被因素影响。

深层土内径流量分为未—轻、中—重2 个等效组,组内无而组间有统计学差异,说明植被退化与深层土内径流量之间存在关联。深层土内径流量数值,未—轻<中—重等效组,说明伴随植被退化深层土内径流量呈增加趋势。未、轻、重退化组深层土内径流量标准差较大,说明存在非植被因素影响深层土内径流量。综合而言,深层土内径流量随植被退化而增加,并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图4 不同退化程度各土层土内径流量

3.5 综合分析

田间持水量反映土壤蓄水性能。由图3 可以看出,伴随植被退化,浅层土壤蓄水性能呈单调降低趋势,中层则无变化,深层呈波动变化趋势。植被覆盖地表,不可能越过中层单独影响深层土壤蓄水性能。因此,深层土壤蓄水性能伴随植被退化的波动是非植被因素所致。土壤水分通过毛细作用蓄存在毛管孔隙中[13],植被枯枝落叶降解后的腐殖质可以粘结土壤颗粒形成团粒结构,增加毛管孔隙,从而提高土壤蓄水性能。因此,尕海湿地浅层土壤蓄水性能随植被退化呈单调降低的趋势,说明植被退化降低浅层土壤蓄水性能。

土中径流量反映土壤失水性能。由图4 可以看出,植被退化与浅层土壤失水性能无关,与中、深层失水性能存在关联;伴随植被退化,中、深层土内径流量增加但有所波动。土内径流是土壤水分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发生在孔径大于毛管孔的容气孔中。缺少植被覆盖,地表土壤颗粒易受风蚀影响,地表团粒还会在降雨冲击作用下崩解随水入渗阻塞容气孔隙,从而影响土壤失水性能。植被退化,土壤内的死亡根系腐烂留下容气孔隙,从而增加土壤失水性能。因此,伴随植被退化,浅层土壤失水性能不受影响,而中层土壤受到一定促进,深层则更受促进,说明尕海湿地土壤失水性能的变化主要源于根系枯死。值得注意的是,浅层土壤未、重退化组土内径流量标准差异常大,说明引起浅层土内径流性能剧烈变化的因素不是植被退化,而是非植被因素。

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包涵田间持水量和土内径流量2 项指标,在一定程度是后者的综合反映。对比图1、图2 与图3 可见,伴随植被退化,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变化趋势与田间持水量相似,其差异恰恰在土内径流量的变化中得到解释。因此,研究土壤蓄水和失水性能,只需通过田间持水量和土内径流量2 项指标即可,无需讨论土壤饱和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2 项指标。

4 结论与讨论

伴随植被退化,尕海湿地0~10 cm 土层蓄水性能降低,田间持水量由32.81 mm 降低到15.65 mm;10~40 cm 土层蓄水性能则存在一定波动性变化;非植被因素也会引起土壤蓄水性能的较大变化。伴随植被退化,尕海湿地0~10 cm 土层失水性能不受影响,10~40 cm 土层失水性能则存在一定波动性变化,非植被因素也会引起土壤失水性能剧烈变化。总之,植被退化降低尕海湿地0~10 cm 土层蓄水性能,一定程度上影响10 cm以下土壤蓄水性能和失水性能,非植被因素也会引起土壤蓄水和失水性能的变化,甚至剧烈变化。

本次研究发现,非植被因素引起尕海湿地土壤蓄水和失水性能变化,尤其引起0~10 cm 土层失水性能剧烈变化,其影响程度甚至超过植被退化。除植被退化之外,具体还有哪些因素影响尕海湿地土壤蓄水、失水性能,尚需进一步研究确定。

致谢:本文撰写过程中得到了甘肃农业大学马维伟老师全面帮助,修改过程中得到了甘肃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王俊杰研究员大力指导,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径流量中层浅层
非平稳序列技术在开垦河年径流量预报中的应用
采用非参数统计方法及年代际变化分析塔西河来水变化状况
1956年~2015年渭河流域径流年内分配特征分析
浅层换填技术在深厚软土路基中的应用
基于浅层曝气原理的好氧颗粒污泥的快速培养
1956—2013年汾河入黄河川径流量演变特性分析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浅层砂过滤器在工业循环水使用中的优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