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微信在高职院校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影响研究

2020-04-12 11:25闹尔吉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预科少数民族汉语

闹尔吉

[摘           要]  在部分高职院校中,少数民族学生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而这些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水平相对比较薄弱。面对这一现状,如何加强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已经成为高职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作为学生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通讯工具,将其应用到汉语教学中,有效提高了高职院校中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质量。立足于高职院校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对其学习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微信汉语教学策略。

[关    键   词]  微信;高职院校;预科;少数民族;汉语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48-02

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通讯工具。同时,微信还是一种强大的学习工具,无论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借助微信这一工具开展学习。就高职院校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来说,在汉语学习中普遍面临较大的困难,而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汉语学习兴趣低下,且效果不佳。面对这一现状,教师就可以充分借助微信这一平台,改变传统呆板、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教学模式下,不断激发自身的汉语学习兴趣,进而全面提升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效果。

一、高职院校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教学现状分析

首先,从教育对象的角度进行分析,预科少数民族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少数民族地区,无论是在生活环境中,还是在中小学学习中,基本上都是采用少数民族语言进行授课,汉语综合运用能力普遍比较低。而进入高职院校之后,所有的课程基本上都是采用汉语模式进行授课,以至于学生常常出现无法理解教师讲述的内容。长此下去,一方面,导致学生逐渐产生厌烦的情绪,不愿意使用汉语进行交流;另一方面,预科少数民族的学生也已经认识到了汉语学习的重要性,并产生了強烈的求知欲望,期待通过各种途径快速提升自身的汉语水平,并能够顺利地参与到一些语言实践活动中,例如演讲、朗诵、辩论会等。

其次,从教学方式上分析,预科汉语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针对具体的教学目标、预科汉语性质等思考比较少,甚至不知道如何在汉语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职业理念。同时,在具体的教学中,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和理念的限制,基本上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将汉语语言知识的讲授作为重点,忽视了学生汉语实践能力的培养,严重挫伤了学生的汉语学习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常常关注汉语的教学方法,没有估计到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第二语言的现状,以至于教学模式僵化,课堂教学效果不甚理想[1]。

二、微信在预科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中的优势分析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已经在全社会中得到普及,几乎所有的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手中都有一部智能手机,而微信则已经成为其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微信在预科少数民族学生中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如何将微信与学生的汉语学习进行有效的结合,不断提升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质量,已经成为一线教师深思的问题。

与其他课堂教学模式相比,将微信平台应用到具体的教学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使用者操作非常熟练

微信已经成为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具。结合笔者对所在高职院校的调查显示,约有98.6%的学生都在使用微信,学生每天使用微信时间高于3小时以上的学生就高达88.9%。可以说,当前预科少数民族的学生对微信都不陌生,并对微信的操作了如指掌[2]。

(二)交流便捷,成本较低

微信作为一个社交软件,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即时通讯。只要保障正常的网络条件,各种信息都可以瞬间接收到,进一步提高了信息的交流速度;同时,伴随着校园网络的普及,微信的交流成本也在逐渐降低,具备明显的优势。

(三)微信资源丰富,且获取方便

通过微信这一平台可以发送文字、图片、语言、视频等多种形式的文件,还可以进行网站链接的分享,使各种信息的交流更加便捷。同时,借助微信这一平台上的公众号,还可以定期向学生推送相关的电子杂志,供学生进行学习;另外,在微信公众号上,还存在大量的正能量阅读内容,是预科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重要内容。

(四)微信这一平台的交流形式也满足了预科少数民族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交流

具体来说,在微信这一平台上,学生可以进行群聊,也可以进行私信;可以进行语音沟通,还可以视频通话,也可以采用图文、文字的形式进行交流。这种丰富多彩的交流方式,为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提供了不同的交流方式,为其进一步参与到汉语的学习中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条件[3]。

三、微信平台在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中的具体应用

(一)借助微信公众号打造微课堂

教师在具体的汉语教学中,可将教学中的重要知识点、难点等进行梳理,并以此为出发点,精心录制微视频,将其发布到微信公众号上,供预科少数民族学生在课下进行汉语学习。同时,教师还可以将课堂上的精彩小视频、学生上课的心理体会等,发布到相应的平台上,供学生进行交流。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微信的公众号上开辟一个专门的板块,供师生之间进行交流,学生可以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存在的困难反馈给教师,教师应及时进行关注和回复,不断提升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的学习兴趣。

在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汉语教学的时候,为了充分发挥微信公众号在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中,还必须要保证教学内容的丰富性,不仅要进行汉语基本知识教学,还可以充分借助微信公众号,给学生推荐一些高质量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阅读;也可以给学生分享一些有趣的、贴近学生实际生活和学习的故事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借助微信公众号开展汉语教学的时候,为了保障教学质量,必须要组建一个公众号的运营团队,负责相关文稿的发布,并对日常信息进行收集,对整个平台进行维护等。针对这一点,教师可从学生中进行选择,这对于预科少数民族的学生来说,也是一个提高汉语实践能力的良好时机[4]。

(二)借助微信共享打造微课堂

微信朋友圈是一个重要的社交平台,所有的微信用户都可以通过朋友圈发表文字、图片等,还可以借助微信朋友圈分享其他人的文章、图片等。而微信朋友圈的用户则可以看到好友的朋友圈,并对其进行评论等。针对微信朋友圈的这一特点和优势,教师可将其应用到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日常教学中,借助朋友圈的特点和优势,分享一些教学资料,以供学生进行观看。并且学生在观看之后,还可以就此进行评论。例如,在《西厢记》这一课的教学开展之前,教师就借助了朋友圈的这一特点,将汤显祖、昆曲的相关资料进行分享。学生则可以在教师的朋友圈中,通过有效的阅读,提前掌握一定的信息,以便于第二天的课堂学习。另外,在借助朋友圈分享资料,供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教师所分享的资料可以是文字资料,也可以是视频、图文资料等,避免了传统课堂教学中单纯的口头讲解,使汉语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进一步提高了预科少数民族学生汉语学习的效果[5]。

(三)借助微信群分享学习资料

在借助微信开展教学的时候,教师可建立一个微信群,将预科少数民族学生集合到一起,进而对学生开展微教育。在微信群中,教师可将一些优质的汉语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并要求学生按照相关的内容和时间开展学习。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的优秀作品等发布到微信群中,供学生借鉴学习。这种基于微信群上的学习方式,改变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不足,并进一步拓展了教学空间,丰富了学生的汉语学习资源;通过微信群这一平台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实现了师生之间的有效、及时沟通,增加了师生的亲密程度;最后,学生在具体学习的时候,针对遇到的问题、困难等,也可以采用截图、语音等方式向教师反馈,教师则结合学生在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

(四)建立微信小组,开展协作学习

协作学习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模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质量。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在开展协作学习的时候,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甚至受到课时等因素的影响,协作学习模式开展得相对比较少。而在具体的教学中,通过微信这一平台,引导几个学生构成一个微信小组,并开展小组协作学习。在这一学习模式下,学生之间实现了有效的督促,并帮助学生建立起良好的日常学习习惯。具体来说,在借助微信开展协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可在微信群上提交一些朗读、话题表述、书面作业等任务,并让微信小组的组长负责本组内学生的学习情况,包括:检查学生的背诵完成情况、听写成绩等,微信小组长则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其反馈给教师。同时,微信小组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等形式进行解决,促使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解决问题,进而提升汉语课堂学习效果[6]。

四、微信辅助预科少数民族汉语学习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高职院校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中,教师在应用微信的时候,应注意三个问题:(1)对学习资源的数量、质量进行把握,确保所选择的学习资源在学生的理解范围之内,并略高于学生的实际水平,以免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同时,在选择学习内容的时候,还要防止不良信息的侵害。(2)微信辅助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即时互动更加频繁,教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知识面、强大的沟通能力、过硬的软件应用能力,以更好地适应教学需求。(3)在借助微信辅助预科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学习的时候,应具备更为强大的耐心和敬业精神,随时随地处于被呼叫的状态[7]。

综上所述,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这一社交软件的教育功能也随之被挖掘出来,并彰显出独特的优势。高职院校在對预科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的时候,就可以充分借助微信这一平台,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辅助预科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进而不断提升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学习质量。

参考文献:

[1]蒙瑞萍.高职少数民族预科汉语课程改革研究[J].语文学刊(高等教育版),2012(19):105-107.

[2]李钰婷.浅谈如何激发高职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J].教师,2016(35).

[3]李钰婷.关于高职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中“听说”课程教学的思考[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0):9.

[4]古丽加依娜尔·哈山.高职高专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现状与策略[J].新丝路,2017(8):110.

[5]张婷燕,张海燕.微信辅助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研究[J].科教导刊,2018(16):45-47.

[6]吴晓娟.基于微信客户端的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育方式探究:以南昌工学院为例[J].山海经(故事),2017(9):84,177.

[7]范瑜,杜银萍.少数民族预科汉语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现代职业教育,2018(26):13.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预科少数民族汉语
Jiao Ayi| 《娇阿依》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招生政策没吃透会有多少损失?
学汉语
少数民族的服装
追剧宅女教汉语
跟踪导练(二)(6)
少数民族预科教育综述
汉语与拼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