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研究

2020-04-12 11:25陈玉飞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动机社团大学生

陈玉飞

[摘           要]  大学社团是高校不可或缺的组织,一般由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自发组织并运营,由学校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大学社团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身才艺、能力和培养兴趣爱好的平台,在社团里,大学生可以接触到丰富多彩的文化,参与各种类型的活动,进一步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完善自身的价值观。通过对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大学生进入社团的原因和动机进行研究,期望找出大学生对参与社团积极性的变化,进一步剖析结果,对安徽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的社团建设及管理模式进行合理的改善,并且通过对学生的进一步教育,使其理解与确定加入社團的目的。通过对大学生社团现存问题的分析理解,制订出合理的改进策略,从而提高大学生社团的水平,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加入社团。

[关    键   词]  大学生;社团建设;动机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50-02

大学新生在入学时大多参与积极、甚至是迫不及待地加入各种各样的社团,但是这种选择常常带有相当大的盲目性与从众性[1]。本次研究主要是为了大学社团的合理与健康发展,使社团发展为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组织,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拓宽知识面和增强社会实践能力,成为社会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一、大学生加入社团的特点

(一)灵活性与多样性并存

社会的发展使大学社团的种类也更加丰富,由于大学社团是由学生自发组织的,缺乏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大学社团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大学生的社团大多是因为学生的兴趣而组织起来的,因此它在类型与内容方面各种各样,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学术型、实用型、娱乐型[2]。我校学术型社团有春沐书香文学社、英语社、心理协会等;实用型有酷动体育社、星光摄影社、DIY手工社等;娱乐型有魂舞轮滑社、不俗音乐社等,我校社团以实用和学术型为主,符合大学生的需求及入团动机。这些社团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灵活性与多样性可以使学生的学习更自由、更广泛。同时还可以在社团活动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的品德与个人情操,进一步学习社会实践能力和竞争精神,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学生入社动机的复杂性

个人动机对大学生加入社团起到了重要作用。人本主义取向认为动机是人们试图实现人作为人的全部潜能的倾向。大学生在进入社团前最先要思考这两个问题,并通过准确的自我分析,确定自己的真实能力,并利用分析结果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社团,不仅可以在社团活动中提高专业知识和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释放自我塑造一个健康的人格。社会文化取向强调理解动机时要强调学习者和他人一起学习时的经验。人不是孤立无援的,而是需要与社会环境中的其他人发生联系,这是人的本身属性。大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还需要学习如何在社会中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关系。大学生社团是学生在校期间提升人际关系能力的关键组织,通过社团活动大学生可以确定自己擅长的工作和角色。社会取向的动机理论要求社团有义务尽力地帮助大学生达到其期望的某种水平,确保大学生的参与性、合作性和责任感。我校学生加入社团的主要动机仍然是帮助他人、结交朋友、锻炼本领,在我校社团中,最受欢迎的是青春红丝带协会及青年志愿者协会,社员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此外英语社及Six Dance社团人数也较多。学生在加入社团时,动机纯洁度较好,学生将社团作为奉献力量和锻炼能力的工具。

(三)社团成员年级与专业的多样性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需要重视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人肩负着社会发展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未来国家发展的强劲力量。同时大学是一个人一生中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对人格的塑造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大学生社团是大学生基于自身爱好的基础上自发组成的团体组织,社团的存在满足了大学生在这一发展时期的归属需要和参与需求。其成员不分年级与专业,可以很好地使学生接触到不同成长背景的人群,从而了解不同的人生观与价值感,寻找志同道合的人群,充实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大学生活。此外,社团的管理部门也多种多样,我校社团都配备有相应的指导教师和挂靠院校,如培训部、团委、教务处、健康服务系等十多个院系部门。

二、动机在大学生加入社团中影响的研究

(一)内部因素对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影响

动机学说经历了长时间的发展,首先提出成就动机这一概念的是默瑞。他认为成就动机是一种努力克服阻碍、发挥能力、期望以更快更好的方式解决事情的愿望。之后,麦克利兰和阿特金森等继承了默瑞的思想,通过不断的努力将其发展为现如今的成就动机理论。同时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内部因素可以理解为成就需要,而成就动机的产生需要成就需要作为基础。在组织行为学中,将动机理解为推动人成功完成某种活动的内部力量。它产生于机体内部出现不平衡时,它是一种机体对内外环境趋于稳定的一种期望。为了使机体内外保持平衡,产生了一种来自内部的力量。它是人对自己的一种内部期望,期望能从事对自己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挑战性的、有一定困难的活动。成就动机是激励个体希望从事自己认为有价值的或重要的工作,并努力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它是人类在从事活动中的主要动因,由于大学生社团具有提升学生能力的性质,因此大学生的内部目标对其加入社团起到重要作用。

(二)外部因素对学生加入社团的影响

诱因是外界刺激物吸引机体的活动,并使需要可能得到满足,本文称为外部目标[3]。外部目标是指一切外界环境对自身发展带来的有利影响。以大学生为例,外部目标主要包括父母的期望、外部的竞争、社会的就业情况等,它通常是以间接的方式刺激个人发展。个人的行为需要内部目标与外部目标的共同作用。

(三)自我效能感对学生加入社团的影响

自我效能感是关于人们对完成某个特定行为或完成产生某种结果所需行为的能力信念,是一种相当具体的能力预期,指感觉到的效能预期影响着个体的目標选择、努力程度等。大学生在选择社团时会根据自身的特点与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选择可完成各种任务,这种选择会变成一种自我信念。这种自我信念在大学生对社团的选择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会增强大学生选择的坚持性。自我效能感又可理解为自我信心,是个人对自己是否可以完成社团任务能力的主观感受,评估的结果对个体加入社团的动机产生影响。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会对其意志力、自我满意度、创造性以及自我情绪的控制水平产生重要影响。通过这些因素往往会影响选择的行为以及动机。

(四)坚持因素对大学生社团选择的影响

坚持性是大学生加入社团活动的关键因素,社团活动由于其特殊的性质,要求大学生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大学生社团不具有强制原则,因此参加大学生社团活动需要学生的自主性与坚持性。同时,坚持性不仅受内部目标影响,还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

三、纠正大学生加入社团动机

(一)注重大学生社团管理措施的完善

1.注重社团的教育性,加强社团的规范化管理

大学生社团的管理关系到每个进入社团学习的大学生,通过合理的管理可以提高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坚持性,增强社团活动的专业性。从而使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加入并且可以找到对自己有利的社团,从而丰富自己的大学生活。

2.确定社团的宗旨,更正学生进入社团的动机

目前大学生选择社团时仍存在随大流等主要问题,因此要使学生在加入社团之前对该社团的具体任务与内容进行细致的理解,根据自己的发展需要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的社团,防止社团资源与个人时间的浪费。社团本身也要明确自己的宗旨,避免出现社团活动混乱、社团文化缺失,进一步建设促进学生发展的社团。

3.注重社团质量,将学生发展作为首位

由于大学生对自身发展存在各种方向,因此社团的种类与类型存在着多样性,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坚持性主要取决于社团的质量。良好的社团氛围与社团文化是社团在“百团大战”中脱颖而出的关键,一个社团只有将自己做大做强,才可以更好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空间,满足学生良好动机的需要。

(二)从多方面促进学生自身的成就需要

1.利用社团的教育性激发学生的自身需要

社团的主要作用是教育学生,是学生提高自己的重要措施。要明确社团的主要目的,将教育作用作为社团活动的主要宗旨。通过各种社团活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改善其团队合作能力,满足学生各方面的发展,激发其成就需要。

2.注重社团权利分布,以提高学生为目的

社团建设要避免权利的过度需要,社团的本质是为了志趣相同的人一起学习与进步,要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社团活动。切记不要将社团看成权利需要的集体,其主要的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能力。

3.注重社团的归属感建设

社团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加强社团的归属感建设,进一步培养良好的社团氛围与社团文化,来满足学生的亲和需要,从而营造一个优质的、利于大学生参加的社团。

大学生社团在最近的几年内得到了飞快的发展,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操、锻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方面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校建设精神文明、贯彻素质教育的重要措施,也是大学生表达自己、彰显态度的主要形式。社团成员从数量上、覆盖面上都表现出积极的变化。但是由于大学生社团自身的特殊性质,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面临不小的挑战。学生入团目的不明确、积极入社消极出勤、在社团选择上“随大流”现象等方面的问题,社团成员组成的不合理,存在大一新生多但是参与度不足,而其他年级由于课业问题存在退社情况,这些问题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展开,影响了社团对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补充,这些都成为我们要着手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健.大学生学业成就与其参与学生社团状况的相关性研究[D].西安:西安外国语大学,2018.

[2]李晨.成就动机理论视角下大学生加入社团的动机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

[3]谢孝东.大学生加入学生社团的心理动机分析[J].南方论刊,2012(11):107-108.

编辑 张 俐

猜你喜欢
动机社团大学生
动机比能力重要
锻炼动机对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消费者购买动机分析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凶手的动机
社团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