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课的线上线下混合式精准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04-12 11:25张广云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精准微课高职

张广云

[摘           要]  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精准教学系统框架,制订精准教学的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支持精准教学的微课学习原型系统。通过该系统,承载生动的微课学习资源,课程知识点精准测试题库,生成学习行为和效果评测报告,将精准教学理念融入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

[关    键   词]  精准教学;混合式;微课学习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80-02

精准教学通过设计测量过程追踪学生的学习表现,动态调整教学方法与学习策略,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作为一种高效的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方法,精准教学可促使各类学习者学业进步。

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是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完成特定教学内容的一种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能根据学生及时反馈的信息,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并据此调整教学策略以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现代智能技术(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兴起,智慧校园、智慧课堂即将成为现实,借助各类教育信息化系统,如智慧职教、超星以及微助教等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系统,动态地及时对学习行为过程与结果进行跟踪、记录、汇聚与规整,教师可以从多个维度了解学生的情况,及时分析和诊断学生的学习风格、学习能力和认知结构,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推荐和“差异化教学”指导,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一、研究的意义

本文面向高职IT类专业基础课的信息化精准教学,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精准教学系统框架,制订精准教学的系统解决方案,设计和开发支持精准教学的微课学习原型系统。通过该系统,承载生动的微课学习资源,课程知识点精准测试题库,生成学习行为和效果评测报告,探索将精准教学理念融入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模式。项目的实施,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等具有重要意义。

(一)提高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微課学习系统中提供微课、PPT、电子书、在线题库、知识点评测等多种类型的精准教学资源,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和碎片化的时间来安排自己的学习,可以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学习,不必担心因为分心而跟不上教学节奏,甚至还可以通过讨论区或者QQ、微信等向教师和同学寻求帮助和指导,他们完全按个人意愿实现个性化学习,学习效果显著提高,学习自信心极大地得到提升,从而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此外,通过系统生成的学习行为和效果报告,教师能及时为学生为推送学习资源和提供个性化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二)提高教学效率,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通过学习平台搜集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数据,为教师快速、准确地分析学生的学习表现提供了工具,进而动态调整课堂教学设计与组织,教师不再只凭直觉和经验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干预,提高了指导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保障职业教育“双精准”的落地实施

职业教育“双精准”要求校企深度合作,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联合组织课堂教学,开展实习实训,让教育和生产、教师和师傅、课程和生产标准统一起来,让技能人才的培养水平和发展能力精准对接主流企业的发展实际,培养出具有工匠精神、职业素养和技术水平的技能型人才。精准教学通过制订课程的精准教学目标、制订学习任务和开发课程资源、优化组织教学过程、学习效果诊断评价四个环节,坚持将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标准进行统一,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和指导,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是职业教育“双精准”落地实施的最后一个环节。

二、现状分析

(一)精准教学在国内、国外应用现状

精准教学方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佛罗里达州、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等多个区域应用,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外精准教学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教学实验来评估精准教学的效果,研究表明:精准教学是一种高效的、具有成本效益且简单易用的方法

我国相关精准教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祝智庭从信息化教学改革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智慧学习精准教学的基本理论与模式设计,提出基于递归思想的精准目标确定方法;张灵芝提出了翻转课堂的精准教学模式及其实践策略;梁美凤从理论引介的角度,介绍了精准教学的基本概念、操作流程及其应用价值;我国的精准教学研究研究总量、研究成果不多,主要面向小学教育中的阅读、数学等基础课程,而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课程缺乏精准教学研究。

国内微课学习主要是面向学生的在线学习网站,如中国微课网、佛山教育视频点播系统等,网站主要提供课件、教案、在线测试、在线问答、在线评论等资源。应用在日常教学上的案例极少,更多的是应用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间相互交流、评课等实践上。

(三)发展趋势

随着智能技术的兴起,借助各种学习平台,采用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以及数据可视化等技术手段,针对学生的行为过程与结果数据,分析学生个体或群体的学习风格与习惯、学业状况及心理状况,帮助教师及时全面地进行学情分析。在精准教学理念的支撑下,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方法与策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智能学习推荐服务,学生有更多机会获得教师的“差异化教学”和“个性化学习”的帮助,是新时代信息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三、实施方案

精准教学从制订精准的教学目标出发,课前通过教学系统全面开展学情分析,借助配套的教学资源库开展课堂教学,通过知识测评库开展教学效果评测,精准教学过程如图1所示。

项目的实施将立足学校现有的人才培养教学研究与改革成果,以学校目前大力推进与实施的信息化教学改革及实践为契机,按照如图2所示的项目总体实施方案开展研究与改革。

(一)项目实施的参与者

教学管理人员、技术支持人员、专任教师及企业兼职教师。

(二)项目实施的组织形式

成立项目团队,将本项目任务分解为若干子任务,分别成立子课题小组,分工完成子课题后,经过汇总整合形成总成果。

(三)项目实施路线

项目任务分析—项目调研—制订课程精准教学目标—课程教学资源开发—课程知识测评题库建设—学习平台原型开发与应用—经验交流与成果推广—项目总结。

(四)项目成果推广

成果首先在项目团队所在学校进行实施,修订完善后在线上推广应用。

四、可行性分析

(一)精准教学符合高职教学改革发展趋势

精准教学从高职教育“双精准”人才培养方案出发,校企共同制订学习任务和开发课程资源,借助信息化教育技术或手段,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效果等数据,通过课程知识点测评分析教学效果,帮助教师不断地优化教学组织,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同时培养教师的教学工匠精神,是落实高职教育“双精准”的重要环节,符合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

(二)开展精准教学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扎实

针对微课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制作、精准教学的实施过程等提出了具有指导意义的成果,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精准教学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研究成果,针对精准教学的班级差异化教学、小组合作研创型学习、个体自适应型等教学模式改革开展一些尝试性应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为本项目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技术基础。

五、总结

本文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微课学习资源库、课程知识测评库为支撑,以实现信息化教学下的精准教学为目标,研究精准教学目标的制订、设计和开发精准教学原型系统,探索将精准教学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等教学组织形式相融合的教学改革,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考核评价的一体化,实现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通过构建开放的系统架构,面向全社会吸纳优質的微课学习、课程知识测评题等资源,逐步形成一个资源丰富、功能适用、界面友好的精准教学信息化平台。

参考文献:

[1]张辉,张玥,白博淳.微课对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影响研究[A].青少年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教育培育学术论文集[C],2019.

[2]李会功.信息技术视域下教育教学改革的策略与路径[A].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八)[C],2019.

[3]付达杰,唐琳.基于大数据的精准教学模式探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7(7).

编辑 王海文

猜你喜欢
精准微课高职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