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医用物理“3S”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2020-04-12 05:20徐宏杨清志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基础课医用医药

徐宏 杨清志

[摘           要]  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医用物理课程教学现状,指出医用物理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了基于“适度、实用、适时”的“3S”教学模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对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关    键   词]  医用物理;适度;实用;适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98-02

医用物理是高职医药类专业必修的公共基础课,它是把物理学基本原理和方法应用到疾病诊断与治疗的一门科学,学好医用物理对医药类专业后续课程学习以及将来从事医药研究和临床工作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的通知》(国发〔2016〕78号)也明确提出要深化医学教育改革,加强医学相关专业人才培养。但是传统的医用物理教学侧重理论教学,枯燥无味且实用价值不大,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不佳,教育质量较低。为此,我们结合医药专业的专业特点和教学实践提出了针对高职医用物理基于“适度、实用、适时”的“3S”教学模式,即适度的理论讲解、实用的实践教学、适时的医用物理新技术。

一、现状分析

(一)课时不足,课程教学不易开展

高职院校学制三年,医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所占课时极少。受课时限制,医用物理课程教学不易开展,因此有些院校就采取简单的压缩或将教学内容大幅删减,而这样必然会破坏医用物理作为一门科学的系统性,给实际教学带来困难。相对于本科院校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理论知识相对较差,要完成课程教学就必须深化改革,优化、整合教学内容[1]。

(二)课程教学侧重理论

缺少懂得医药学的物理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且“物理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强调系统性与逻辑性。受此影响,传统的医用物理教学也重点介绍物理现象、原理与公式推导,所开设的物理实验也大部分是与物理原理配套的补充,与医药学联系不是非常密切。此外,从事医用物理课程教学的教师基本上都是物理专业的,缺少懂得医药学的物理教师,虽然有着深厚的物理功底,却不能深入地将物理知识与医药应用紧密联系,不能有力地向学生展示物理在医药领域的作用,从而使医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对后续课程的作用体现不明显,也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质量下降[2]。

(三)教学内容相对滞后,不能反映医药领域最新科技应用

医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内容更新较慢,不能及时反映物理知识在医药领域的最新应用,使得医用物理作为基础课的作用也大打折扣。因此必须改革现有教学模式,不仅要加强任课教师的专业修养,及时在授课中反映最新科技应用,也应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与研究。

二、“3S”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具体内容

鉴于以上医用物理的教学现状,对照医药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多年课程教学实践,我们提出了基于“适度、实用、适时”的“3S”教学模式,即理论教学以适度够用为原则、实践教学注重实用实效、适时补充更新医用物理新技术。

(一)理论教学适度、必须

“物理学”是一门系统的逻辑性极强的科学,不能因为课时不足等原因而进行简单的压缩或者删减。实际教学中,我们根据医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对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调整,本着理论“适度、必须”的原则,淡化物理公式推导等理论,加强物理学与医药应用的融合,既保证了必须的内容体系又准确把握理论深度。例如流体力学中泊肃叶公式推导及雷诺数计算与运动类型判定,不仅理论复杂还要修正,用到大量数学知识,实际教学中我们没有必要进行纯粹的理论推导,而应结合实际强调应用,如“叩诊”“气栓”“多普勒血流仪”等。又如静电场高斯定理,推导过程极其抽象,晦涩难懂且实际应用价值不大,我们教学中将其列为阅读材料,转而重点介绍生物电与静电疗法。这种保证理论以“适度够用”为前提,侧重实际医药应用的课程教学,降低了对学生的理论要求,也让学生看到物理学与医药专业的联系,极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课堂参与度,教学效果良好。

(二)实践教学实用、实效

医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不能像专业课那样凸显其“职业性”,如何有效开展实践教学与考核也就有了一定的难度。结合多年教学实践,再查阅相关资料借鉴兄弟院校的做法之后,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医用物理的实践教学与考核[3]。

1.重新制定课程标准,整合课程内容,突出知识应用

实践教学不等同于单独的实验实训教学,理论指导实践是永恒不變的真理。因此,我们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课程标准,充分考虑到并加强了对各知识模块实际应用的要求。例如力学部分强调了“牵引术”与“超声应用”;电学部分强调了“生物电”与“电疗”;核医学部分强调了“放疗”与“核磁共振”,等等。这种重新制定的课程标准降低了理论要求,突出了实用实效,使医用物理真正对后续课程起到基础作用,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重视实验教学,加强实践教学与考核

按照重新制定的医用物理课程标准,我们把原来的物理实验调整为与专业密切相关的医用物理实验,如把“测量钢丝杨氏模量”的实验改为“测量头发杨氏模量”、把“基本测量”改为“人体参数测量”、把“声速测量”改为“超声波的应用”等,这些实验对学生的后续课程如医用传感器、医学影像设备等非常重要。实验教学中,我们强调对学生仪器使用和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的要求,追求实用实效,这比理论教学更为重要。

另外,为了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我们也加大了对实践教学的考核力度。在最终的课程评价中平时综合考核占20%,实验考核占40%,课程教学考核(即期末考试)占40%。但需要指出的是课程教学考核并不是纯粹的理论考试,我们建设的题库中包括很多案例分析以考查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3.构建案例库

案例教学就是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让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真实、典型的案例可以引导、启发学生去深入思考、探索解决的方法,进一步巩固所学理论并指导实践,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师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4]。为了有足够的案例以方便开展案例教学,我们构建了案例库,收集了大量的医用物理案例,并且不断提炼、修改、补充和完善。如急性心脏病与心脏除颤仪应用实例、核辐射与核泄漏案例、气栓病例与抢救案例等。这些案例一方面能使教师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真正体现到物理在医药方面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加强师资建设

为了加强师资建设,增强教师的职业能力,我院有三分之一专业教师是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每年有三分之一的专业教师去企业实习[5]。由于医用物理不是专业课,让企业兼职教师上课不现实,因此,为了加强师资建设增强教师职业能力,我们要求任课教师都必须接受相关的继续教育以及企业培训与实习。目前,我院与武汉医星医疗集团合办并与2016年7月11日开班的“医星学校”已成为我院相关专业教师的继续教育基地。

(三)拓展教育适时、更新

作为职业院校,应该强调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加强最新技术应用的教学。但是医用物理作为一门基础课知识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反映与专业相关的新技术、新方法,必须适时补充更新医用物理技术,增加现代科技内容。为此,我们从以下三方面让教师了解、学习新技术、新方法与现代科技内容,再以科普形式向学生介绍、展示。一是通过教师的企业实习,从医疗企业了解、学习最新科技动态,如智能医用传感器的发展。二是通过媒体、新闻关注最新医药科技动态,如医疗科技网。三是以最新的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为指导,如《电流对人和家畜的效应》(GB/T13870.5-2016)、《医用电气设备周期性测试和修理后测试》(YY/T0841-2011)等。通过这些新技术新方法对学生的推送,不仅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强学习兴趣,也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技能更具有实用性和前瞻性[6]。

三、实施意义与成效分析

基于“适度、实用、适时”的“3S”教学模式经过两年的教学实践,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但在实际教学中发现也存在某些不足之处,例如理论“适度够用”的“度”如何准确把握,针对不同专业还要进一步细化;适时补充更新新技术与案例库,如何坚持下去也应制度化,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将继续研究、探索,进一步完善并推广“3S”教学模式。

四、总结

适度、必需的理论是有效开展实践教学的指导,讲究实用、实效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保证,适时更新的新技术、新科技是学生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径。“适度、实用、适时”的“3S”既作为一个整体环环相扣又逐步提高,“3S”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职业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其他课程的改革,特别是基础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起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光仲,刘俊英,王云创,等.基于医学应用的《医用物理学》教学内容改革与实践[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6(2):115-117.

[2]杨永霞,叶红玲,韩智慧,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医学物理学课程改革初探[J].科技文汇,2014(8)(上):87-88.

[3]喀蔚波,孫大公,苑桂红,等.医药专业物理实验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大学物理,2016(10):46-51.

[4]李光仲,刘俊英,李贞颖,等.基于医学应用的医用物理学案例库的构建与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16(10):763-765.

[5]杨清志,丁振杰.依托四个三分之一强化学生职业能力[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1):23-24,106.

[6]杨清志,丁振杰.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多位一体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4):35-37.

编辑 郑晓燕

猜你喜欢
基础课医用医药
渗透式课程思政在专业基础课中的开展及探讨
医用生物敷料栓对肛肠病术后疗效的观察
改良医用防护服的穿着舒适性与防护性能分析
WELLNESS TODAY
医疗器械:千亿市场面临洗牌
医用酒精如何配制
藏医药三大学说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原论
职业技术院校应如何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