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路径研究

2020-04-12 05:20宗俊秀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院校培训

宗俊秀

[摘           要]  高职教师是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者与主导者,其教学水平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以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重点,从树立观念、完善设施、建立培训体系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希望能够为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提供一些工作思路,仅供参考。

[关    键   词]  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培训体系;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232-02

为迎合“互联网+教育”模式下对高职教师提出的信息化教学新要求,我国各高职院校正在不断通过多种手段培养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虽然当前的各高职院校仍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但正在向信息化教学模式过渡,以多种提升路径为基础,不断促进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高。

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阻碍

由于我国高职教学领域开展信息化教学模式时间尚短,所以在目前的过渡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阻碍着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与高职学校信息化教学模式建立的步伐。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1)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识不强,多数高职教师未能认清信息化教学能力对新时代教学活动的重要性;(2)硬件设施不完善,部分院校未能重视对信息化教学设备的购置,或难以负担昂贵的设备经费;(3)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不到位,部分教师仍以传统的教科书授课为主,未能在教学活动中加入信息化教学手段;(4)缺乏培训体系,部分高职院校忽视对在职教师的后续培养工作,使教师的教学能力难以提升;(5)教师间缺乏沟通渠道,教师间未能实现较为频繁的教学活动经验沟通频率,使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任务处于各自为战状态;(6)尚未构建出成熟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标准,不存在此相关标准就难以对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评价,使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工作无从下手;(7)教师学习、创新动力不强,使用何种教学手段对教师的职称评定、薪资等级等关系到个人利益的事项毫无干系,使教师缺乏提升动力。

二、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

(一)树立信息化教学观念

正确树立主观意识是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先决条件。只有高职教师自身认识到信息化教学方式对当前时代条件下教学活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才能够从内心深处产生源源不断的驱动力,驱策高职教师利用现有条件和多种手段不断提升信息化教学能力,并提高提升速度。对此,政府相关教育部门应当下发相应的教育政策,通过硬性规定强制高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增加信息化教学手段所占比例,营造出信息化教学的社会大氛围,使我国各高职院校与高职教师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要性;学校方面也要不定期组织教职工会议与以“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如联合多校共同举办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示范课,既为高职教师提供展现自我的平台,又能够使此教学观念深入各高职教师心中;而在教师个人方面,也要不断吸收社会上的新鲜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信息化教学意识,避免自己落后于时代发展潮流,最终被高职教育领域与各高职院校所淘汰[1]。

(二)完善硬件设施

针对当前我国各高职院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缺失问题,需要高职院校与教师分情况应对。当高职院校领导不重视信息化教学设备购置问题导致此类设备缺少时,应当以开展会议的方式学习教育部关于优化信息化教学方案的指示精神,督促学院领导分拨资金进行设备购置;当院校资金不足,难以负担信息化教学设备购置任务时,应当由院校领导向相关部门提交拨款申请,并将所取得款项的使用情况绘制成表,连同设备购买发票封装留存,有需要时向上级递交,且一定要做到专款专用;当硬件设施充足但设施使用率较低或教师不会使用时,应当硬性规定教师使用此类信息化教学设施,并对学生进行抽样问卷调查或由教务处领导进行课堂突击检查,发现不使用此类设备的教师将处以一定惩罚,同时还要开展相应课程以教导年龄较大、学习能力较弱的教师学习新型教学设备的使用方法。

(三)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在教学活动中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是提升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核心部分。在此环节中应当以教学活动的前中后期为标准采取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如在教学前期,教师应利用互联网搜索以及利用通讯软件与其他教师交流的方式对各种先进资源要素进行收集、归纳、整理与总结,做好充分的备课准备,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所收集到的信息大数据为每位学生提前制定专属学习计划与方案,针对学生学习的薄弱点进行一对一指导;在教学中期,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播放所搜集到的图片、音频、视频等资源,并结合教科书进行讲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在户外以及实训室进行操作实践时,也要充分利用校园无线网络进行教学,如通过播放理论教学的课堂录像来巩固操作中的重难点问题;在教学后期,教师应当与班级学生共同组建班级学习群,在课外时间由教师对学生所产生的学习疑问进行解答,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建立校内培训体系

虽然在目前的高职教学领域中存在省教育与职教学会提供的培训机会,但由于培训名额与培训期次有限,所以高职院校与高职教师不能完全依賴此机会,应当自行建立以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为目的的校内培训体系,并将其列入学校工作重点与年终考核中,充分提起高职教师对此培训活动的重视。对此,各院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将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进行分级,并以此为基础分期分批地开展培训活动,或主动开展不同类型的信息化教学活动提升课程,由教师根据自身短板自行选择。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还要注意突出重点、强化实战,以提高培训成效[2]。以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2018年度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为例,该培训会共分为两个会场:一会场对历年来毕业生的跟踪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其中包括毕业去向、就业质量、收入水平等相关内容,并提出相关建议,为进一步推进学校改革,按照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提高学校人才培养工作质量提供了重要依据;二会场则从信息化教学理论提升、信息化教学设计理论与实操、翻转课堂设计、实施与评价等方面做了精彩讲解,使教师进一步掌握信息化教学的方法并增强信息化意识,对该校信息化教学改革起到促进作用。

(五)创造教师交流平台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应当以信息共享作为重要手段之一。通过教师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能够极大缩短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进程,使更多的教师能够应用具备一定科学性、可操作性的信息化教学方法。在此方面,一是要发挥先进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作用,由于当前我国高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学习能力参差不齐,所以可以利用优秀教师的学习能力使其率先行动起来,在教学活动中尝试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在取得一定成果后以经验交流、课程展示等方式向其他高职教师进行传授,以带动高职教师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二是构建信息交流平台,由于高职教师教学内容较强的实践性,使教师难以利用更加充足的个人时间进行教师间交流,特别是不同学校教师之间的交流更加難以达成,所以高职院校应当聘请相关技术人员开发出专用的高职教师教学交流平台,各教师可将质量较高且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的示范性教学课程上传至平台,供其他教师参考学习,另外还可以直接利用微信、QQ等现有信息沟通平台进行交流;三是开展相应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此类比赛是高职教师互相学习的良好平台,以“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为例,该比赛自2010年创立至今,赛制与要求不断完善,其影响力也在各高职院校间不断增强,十年来数十万高职教师参加比赛,近万名参赛者获奖,使信息化教学的观念深入高职教师心中,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也因此不断提升。

(六)构建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体系与评价体系

此两类体系是对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评定的基础。其中,该标准体系的属性与其他标准体系所具备的固定性并不相同,而是一种随信息化的发展而动态调整的成长性体系,其中应当涵盖基础教学能力、教学信息融合能力、教学设计组织能力、教学协作能力、教学反馈能力等多个方面,综合表现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此标准体系的建立使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有迹可循。而评价体系则是指对教师现有信息化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方式,主要由学校评价、同行评价、学生评价与专家评价共同组成,将评价结果与标准体系相结合,检测出各高职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的短板与长处,为其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提供主体方向[3]。

(七)完善教师激励机制

虽然我国教育相关部门与高职院校领导都在强调信息化教学的重要性,但较多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仍然停留在利用PPT进行教学的层面上,究其原因是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对教师自身利益而言并无区别,探索并利用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徒增工作负担却不能获得相应回报。所以各高职院校应当建立并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根据学生的反馈对教师在教学中采取信息化教学方式的频率和形式进行整理,针对表现良好的高职教师进行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提高教师探索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积极性,并以此促进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使教育领域迎来了改革新风潮,学校高层领导、一线教师以及其他相关教育工作者都要充分利用好以上措施,从外部条件与内在学习两方面不断提升高职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更好地指导新时代学生,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高素质技术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范雯雯,毛艺蓉.“混合式教学”背景下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路径探析[J].智库时代,2019(47):120-121,125.

[2]杨兴波.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J].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1):66-68.

[3]童婧.TPACK视域下新时代高职教师信息化教学设计能力提升策略[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9(23):203-204.

编辑 冯永霞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院校培训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会议·培训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