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历史故事激活初中历史课堂

2020-04-18 23:46桑吉草
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历史故事教学案例

桑吉草

【摘 要】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渗透,符合当前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爱好,对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活枯燥、乏味的历史课堂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通过抓好故事导入的最佳时机、开启故事引导、课堂互动、创设历史语境等方式将历史故事融入初中历史教学中,有利于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历史知识的兴趣,推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历史故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案例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20)30-0044-02

初中历史教学改革在不断尝试中有了新的突破,而结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赋予初中历史课堂新的动活力和生机。历史典故或者历史人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时期的历史发展。因此,教师应在历史课堂中融入历史故事,还原历史事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历史课堂气氛,使历史课堂更富有活力,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研究历史教材中的重难点知识等。

一、课堂导入环节:借助多媒体,抓好故事导入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导入历史故事时需要抓好时机,帮助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把握所要学习的历史知识,这对进一步提升课堂讨论效果、在教学中获取主动权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教学“虎门销烟”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播放关于虎门销烟的片段,让学生感受到林则徐大义凛然的人物性格,随后抓住好时机给学生讲解更多关于林则徐的故事[1]。

如教师:“道光年间,自然灾害频发,再加上当时高涨的反清起义运动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等,中国陷入了绝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官员为了自身的利益,做出了伤害灾民的事情。有一次江南连续降雨,灾民饥寒交迫。在这种情况下,户部尚书潘世恩并没有维护百姓的利益,反而在自己家中囤了数百石的粮食。江苏按察使要求潘世恩开仓救助灾民,而他却推卸说:‘开仓济民是我应担负的责任,但不凑巧的是仓库早在上个月就空了。这时这位按察使说道:‘那好,既然现在你的仓库是空的,那我就用你的私人仓库的存粮救灾。随后他就让官员把粮食搬出去,并加盖了封条,开仓救助那些灾民。等过了一段时间后,这位按察使根据当时的市价将这些米钱送还给了潘世恩,使得潘世恩哭笑不得。”当学生纷纷对这位官员的机智和为人民服务的奉献精神动容时,教师说道:“这位按察使就是林则徐。他不仅仅担负了虎门销烟的责任,他还有很多高贵的品质。”讲解历史故事能够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和更多的知识点,既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引起学生深思,对学生的品质或者道德素养等方面的提升发挥着引导作用。

二、课堂的讲授环节:开启故事引导,突破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重难点问题的讲述和引导。不同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不同,思维不同,因此,一部分学生在理解重难点问题时经常出现难以理解、无法突破的问题。如果在教学中教师直接采取生硬的讲解方法讲解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历史问题,则会使得学生很难掌握历史知识,无法对历史知识产生正确的认识[2]。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融入历史故事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也能够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使得抽象的历史问题变得简单易懂,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认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如在教学“第二次世界大战”这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先在课前制作好微课,展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十大风云人物”,如丘吉尔、斯大林、朱可夫、巴顿、麦克阿瑟、蒙巴顿、隆美尔等。再将学生划分成不同小组,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根据课本中的内容或者相关资料讲述其中一位历史人物的故事。

如学生1:“斯大林是我心目中的一位英雄。在德军进攻莫斯科后,在斯大林的指导下,苏联军民奋勇前进,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歼灭了300万敌人,使德军损失惨重。特别是在冬季作战时,德军的装配并不齐全,这使得苏军的作战情绪更加高涨。苏联于1941年11月举行了庆祝十月革命胜利的仪式,斯大林在阅兵时发表演讲:‘苏维埃土地和村庄之所以能被保护起来全都要归功于全体的公民和军队,是你们用付出鲜血的代价换来的革命胜利。这次阅兵更是加强了民众获取胜利的信心,使得希特勒曾经说的‘德军天下无敌被打破。”

如学生2:“我印象最深刻的事件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在日本指挥官发出偷袭代码‘虎!虎!虎!后,日本却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后遭到了美国太平洋舰队的重创,战斗力不断下降。并且罗斯福还在发表对日宣战的演讲后提出:‘这次战争必然会取得胜利,美国人民也将会取得这次的成果。美国的参战,使得二战达到了最大规模的作战。”

让学生讲述历史故事,能够帮助学生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做好课前预习,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且让学生回顾历史细节,能使学生在具体的历史情境中完善自身的价值观,深思战争与和平等话题。

三、课堂互动:挖掘历史故事,激发学生寻找问题答案的主动性

历史材料并不是教学仅有的教学资源。在对历史故事进行整合和分析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站在辩证的角度分析历史事件[3]。在分析和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将会被打破,进而出现更多新的问题和疑惑。这就需要教师将学生的探索欲望激发出来,使得学生能够自主寻找相应的答案。如在探索鸦片战争发生的主要原因时,教师可出示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

以下则是一些学生提出的观点。

学生1:“鸦片不仅是毒品,还是一种商品。英国之所以向我国输出那么多的鸦片就是为了获得更多的商业利润,也就是说,这场战争也可说是通商战争。”

学生2:“说是通商战争并不准确,英国向中国贩卖鸦片更是一件罪恶的勾当,这并不是商业活动,将鸦片战争说成商业战争也仅仅是英国为了掩盖自己的侵略行为而已。”

学生3:“我认为鸦片战争爆发的最主要原因是英國想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市场。”

教师在评价学生的想法后,可根据材料中的历史片段挖掘更多历史故事。这是对课本内容的一种超越,能够使学生打开历史思维并运用自己的思维和判断看待问题,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和学习能力。

四、课后历史的讲述:创设历史语境,赋予历史课堂新活力

讲述历史故事不应局限于课堂,还可以扩展到课外。教师可以通过整合各方的资源,将历史故事搬到家庭或者其他“讲台”中。如动员学生,让学生听家长或者长辈讲历史故事,这种方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的家庭氛围中,对历史事件有充分的了解。然后教师要引导和鼓励学生大胆分享在家听到的历史故事。如:

学生1:“我听我爷爷讲了关于抗美援朝的故事后,了解到当时的志愿军没有防弹背心、钢盔,只有一双草鞋。他们每个人配有200多颗子弹和手榴弹,在与美军斗争时,装备悬殊。但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志愿军也坚强勇敢地迈入了战场。”

学生2:“我家里还有抗美援朝的纪念品和证书,我爷爷说过,参加抗美援朝是他这辈子最光荣的事情!”。

另外,教师也可以组织课后的茶话会,邀请一些革命先辈讲述自己的故事,通过革命先辈的故事,增强历史的真实感,缩短学生与历史的距离。通过典型的案例或者老红军生动的经历讲述等,历史课堂能够变得更加有趣、精彩。接下来,教师进行总结:“在听完长辈们讲述的历史故事后,我们应该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了解革命先烈的付出,牢记自身的使命,为建设祖国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种讲述身边历史故事等活动,能够让初中生构建起责任感,产生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爭当对国家有用的人才。

总之,新课程改革对初中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为了改变传统枯燥的课堂氛围,初中历史教师应通过创设生动的历史情境、讲述更多丰富的历史故事,并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同时教师还应在设计教案时通过整合历史故事资源,让历史课堂以新的面貌展示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历史课堂中发散思维,提升学习历史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明峰.巧用历史故事丰富历史课堂——分析初中历史课堂效率优化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1).

[2]刘琛.巧用诗歌成语典故 激活初中历史课堂[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2).

[3]何滋.巧用诗词成语典故 激活初中历史课堂[J].学周刊,2018(3).

猜你喜欢
初中历史课堂历史故事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如何将个性化教育熔铸于初中历史课堂
浅谈历史故事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导入技巧及案例分析
反转课堂模式与数学教学案例
促进初中化学定量观建构的教学案例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