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飞不辍,星火相传
——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创建纪实

2020-04-20 05:21供稿
中国公路 2020年6期
关键词:八达岭技师技能

供稿

八达岭分公司以“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为切入点,以技能人才培养、技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打造“首善之路”为方向,全力开启“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管理品牌的建设和传播,致力于为司乘提供安全、畅通、舒适的行车体验。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司乘对高速公路出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司乘人员提供舒适、畅通、安全的行车环境,是北京市首都公路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八达岭高速公路管理分公司(以下简称“八达岭分公司”)的核心任务。“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正是为满足司乘需求而创建。

在“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管理品牌构建与传播的过程中,八达岭分公司依据品牌建设模型,建立了长效机制,确保创建工作高点起步、高效运行,持续扩大品牌带动力和影响力。

“五·五规划”,创建高点起步

八达岭分公司结合品牌构建所需要的内部条件、外部环境及运营管理实际情况,充分整合内部资源,以前瞻性的理念,确定构建“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管理品牌的“五·五规划”,即通过五个阶段实现五大目标:通过品牌创立、品牌发展、品牌突破、品牌实践、品牌深化五个阶段,实现打造一个田迎技师创新示范所、一条田迎技师创新示范路、一支全业务百人技师团队、一套高速公路业务技能评定标准、一个京津冀乃至全国交通行业集创新交流培训认证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三个保障”,创建高效运行

组织保障,夯实品牌共建格局

“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技师团队当中,首席技师1人、业务带头人2人、收费团队成员59人、电工团队成员9人、厨师团队成员29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促进品牌创建工作的广泛深入开展,八达岭分公司专门成立了品牌建设办公室,注重加强对劳模创新工作室创建工作的指导,形成“党政支持、部门配合、劳模挂帅、职工参与”的品牌共建工作格局。

链接:

“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标识

标识由“田迎”拼音首字母“TY”巧妙变形而成,以花朵形状作为标底,传递出凝心聚力、欣欣向荣的美好寓意。标识内部的“人”型线条顶部有五条白线,示意高速公路的发展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引;底部的“八”字,表示八达岭分公司以技能人才为基础和支撑,打造“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积极弘扬工匠精神;两侧流畅的线条,形似道路的延伸,不仅阐释了京津冀一体化的“大交通”概念,又传达出“适需服务,畅行高速”的企业文化品牌。

制度保障,打造完善的管理秩序

八达岭分公司先后出台《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管理办法》《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技师团队选拔工作方案》《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薪点奖励实施细则》等一系列管理制度,规范运作机制,建立健全的团队管理和团队成员管理制度体系,做到工作职责完善、工作标准明确、运行程序规范。

经费保障,提供精良的硬件支撑

根据品牌特点和发展需要,开辟专门的场所开展工作室硬件建设,购置全彩显示屏、触控一体机、查询机、笔记本电脑等硬件设备,提升运营管理和业务研究的专业性。建成后的工作室,成为集业务交流、技能培训、实际操作、课题研究、现场演示等多功能一体的实体场所。

“三个融合”,创建稳步前行

融合工匠精神,践行服务初心

“双零”,提升全员业务能力 强化点钞业务技能,打造点钞速度达到每分钟300张的员工群体,骨干员工点钞速度达到每分钟400~500张;开展“双零”班组建设,即零违纪(违规积分为零)、零差错(对账差错为零),针对薄弱环节,强化管理,补齐短板;试点运行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品牌示范岗,在重点站口选派骨干人员,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强化后勤人员技能,开展司机、电工、厨师等后勤岗位工作人员培训,推广好经验、好做法,提升后勤岗位员工工作技能;组织开展全员技能竞赛、工作室团队成员对抗赛等,通过多种形式的竞赛,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促进员工各项业务技能水平的提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需四建”,深化服务理念 根据司乘通行高速公路需要快速、准确、尊重、帮助的特点,对应在通行保障能力、业务能力、服务态度、延伸服务能力等方面进行加强建设,形成“四需四建”工作理念,延伸服务链条,适应司乘个性化、多元化服务需求。深化岗前服务训练,培养员工服务意识,形成良好的窗口服务习惯;制定延伸服务文明用语手册,规范岗上服务用语,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深化服务,增加便民服务举措,树立良好服务形象;从环境卫生、站区标志标识及环境布设、物品摆放等方面优化站区环境,打造优美宜人的收费站区。

强化点钞业务技能,打造点钞速度达到每分钟300张的员工群体,骨干员工点钞速度达到每分钟400~500张。

融合人才培养,打造品牌精英力量

“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不仅是创新的“场所”,也是培养爱岗敬业、技术精湛的高精技能队伍的“课堂”。

组建“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团队 充分挖掘现有技师队伍资源,深入开展团队人才的选拔和储备。选拔采取笔试与面试相结合的方式,不仅需要检验员工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注重对员工的语言表达、应变、自我控制能力以及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考察。经过综合评定,100名成绩优异的员工加入到“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技师团队当中,其中首席技师1人、业务带头人2人、收费团队成员59人、电工团队成员9人、厨师团队成员29人,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为百人全业务技师团队建设奠定基础。

发挥技师团队传承作用 技师团队是一支业务技能精湛的精英队伍,利用师带徒、传帮带的形式,提升职工职业道德、技术技能和创新创优素质,以此培育德才兼备、业务精通的创新型人才队伍。建立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培训工作方案,明确培训范围和内容,规定培训周期、对象以及培训效果检验等内容;总结提炼田迎等技师级业务带头人的优秀工作经验和方法,制定针对新入职、入职一年以上、业务尖子等不同层次员工的培训教材,因材施教;分批次开展团队成员业务轮训,通过培训,提升团队成员技能水平;利用现有设备设施,组织开展新入职收费员工理论及实操培训;逐步开辟场所,完善设备设施,与相关社会机构合作,开展公司内部司机、厨师、电工、焊工等后勤岗位的实训、竞赛和考核等工作。

融合工作创新,提高服务运营品质

坚持把创新工作室作为创新活动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引领作用,紧贴运营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关键环节,开展创新课题研究,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制定创新工作管理办法,规范创新成果申报流程、评审奖励机制,为创新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初步形成人人要创新、人人能创新的氛围;围绕阻车器使用、应急处置机制构架和完善、收费现场移动工作站建设及应用、基于降本增效的收费班次调整和人员使用等课题开展研究,解决部分运营管理工作中的难点、重点问题。不断形成创新成果,引领运营水平进一步提升,同时推动创新思维逐渐成为职业习惯,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改造后的收费岗亭

链接:

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的“链式反应”

“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已成为“融入中心、创新发展,集中智慧、培育人才,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平台,引导广大员工积极主动创新创效,形成劳模创新的“链式反应”,带动全公司业务技能、服务水平、管理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持续提升。

推动管理水平提升的“加速器”

通过“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管理品牌构建与传播,工匠精神渗透到八达岭分公司各个部门、各个收费所,全体员工主动将创新精神和管理工作、生产工作进行有机结合,按照预期目标,深入落实好各项运营管理和生产工作,打好提质增效攻坚战,加速推动管理水平提升。

自“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成立至今,八达岭分公司先后圆满完成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G20协调人会议、冬奥会评估团考察、丝绸之路国际汽车拉力赛、中蒙俄国际道路货运试运行、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庆祝活动、“四节”“两会”等重点保障任务,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促进企业创新发展的“发动机”

以“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为平台,以开展“名师带高徒”“争当首席技师”等活动为手段促进良性竞争,在“田迎技师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下,一批技术带头人、创新能手脱颖而出,一系列创新技术成果得到推广应用,品牌效应得到显现和发挥。

六字歌诀,至诚服务 收费团队成员从运营实际工作出发,对收费岗亭外观和工作台进行整体设计、改造,改善客户观感,优化设备、物品摆放位置,在方便收费工作开展的同时,提高服务品质;将非正常通行情况和相应的繁杂处置程序,凝练成以“快、诚、活、柔、明、稳”为核心的六字歌诀工作原则,达到处理特殊情况时速度快、态度诚、方法活、语言柔、标准明、心态稳的良好水平,提升事件处置效率,提高客户通行体验。

自主研发,降本增效 深入挖潜,针对能源耗费问题,电工维修团队分析原因,制定改造方案,自主施工,实现了降本增效。团队自主研发了适用于大中型车辆的空气滤清器,使改配件维修保养成本降低近90%。同时,该设备高效、清洁、安全的特性,不仅延长了车辆发动机乃至车辆本身的使用寿命,还规避了常规清洁方法对环境和人员健康的危害。该成果弥补了市场的空白,已申请专利。

智能点餐,创新服务 厨师团队成员在努力提高食品质量的同时,在服务上创新思路,研发智能点餐系统,实现按需烹饪、降低损耗、精细采购,从源头上对成本进行控制,服务员工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八达岭技师技能
北京知名品牌“八达岭”牌皮鞋的发展历史回顾
女生总有一些神奇的技能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八达岭上望中国
《汽车维修技师》杂志社
空中杂技师
打造大运河文化带的“八达岭”
劳动技能up up!
拼技能,享丰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