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班玛县藏药植物资源现状的调查研究

2020-04-22 09:38亢俊铧龙主多杰
生物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药用植物药用藏族

亢俊铧, 龙主多杰, 苏 旭, 张 洁, 拉 本

(青海师范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 青藏高原药用动植物资源重点实验室, 西宁 810008)

我国少数民族经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医药技术和药用经验[1]。目前许多藏族药用植物没有文字记载,所以挖掘和整理这些医药资源[2],能够比较准确地掌握藏药材资源的分布、品种、蕴藏量,可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通过对青海班玛县药农、村医等走访,主要收集散落在民间的有关药用植物应用的相关资源,深入了解藏族民间用药配方,进而对加强该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保护及可持续利用有着重要意义。

1 班玛县自然概况

班玛县隶属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巴颜喀拉山东北麓,大渡河上游,东南部与四川省阿坝、壤塘、色达县接壤,海拔3100~5000 m,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属大陆性高原气候,温度随海拔高度增加而递减。全县面积6376 km2,辖赛来塘镇、多贡麻乡、玛柯河乡、吉卡乡、达卡乡、知钦乡、江日堂乡、亚尔堂乡和灯塔乡。藏族占全县总人口95%以上。

受纬度和海拔高度的影响,气候冬春寒冷而多风,夏秋温暖而湿润,属寒温湿润气候区,加上境内有全省最大的原始森林、巴颜喀拉山的支脉仁玉山横贯东西形成群山环抱的盆地地形等原因,形成了县内独特的“小气候”。全县年平均气温2.4 ℃,气候条件好于州内其他各县,被誉为雪域草原上的“果洛小江南”。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班玛县8乡1镇为调查点,通过野外实地调查、采集标本、资料查阅等方法,对班玛县藏族传统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查记录,采集野生药用植物125种,隶属41科90属。

3 结果与分析

3.1 药用植物种类组成

班玛县藏族传统药用植物计70科228属478种,其中真菌1科1种;蕨类植物有2科2种;裸子植物3科12种;被子植物有64科463种(表1)。班玛县藏族药用植物中,菊科的种类最多,有62种,占总种数12.97%,毛莨科50种,龙胆科26种,蔷薇科25种,豆科、罂粟科、玄参科、蓼科等10科含10种以上。含5种以上的科有24个,含2种以上的科有53个,含1种的科有17个。含5种以上的科见表2[3]。

表1 班玛县藏族药用植物统计

3.2 药用部位

药用植物不同,入药部位也有所不同,而同一种药用植物,可能存在多个入药部位[4]。通过对班玛县传统药用植物的入药部位进行统计,结果(表3)显示全草类和根类数量最多。

表2 班玛县藏族主要药用植物种类

注:括号内的数字为该科所含物种数量(Note: the numerical value in the bracket means the species number contained in the family)

表3 班玛县藏族药用植物的药用部位

以藏族药用裸子植物为例(表4),可以看出裸子植物的树脂、节木、球果、树干内皮、针叶、花粉等部位均可入药,对风寒湿痹、疮疖溃烂、久溃不愈、关节积黄水、筋络扭伤、寒性水肿病、虫病、慢性支气管炎、疝气等疾病均有效用。

3.3 应用

藏族在日常生活中将有疗效的藏药融入生活,开发藏茶,此次调查共发现了8种传统藏茶,分别是悬钩木藏茶、牻牛儿茶、花叶海棠茶、变叶海棠茶、止泻木茶、展毛银莲花茶、松茶和柳兰茶。

以花叶海棠为例,其主要分布在海拔3300 m左右的灯塔乡、亚尔堂乡和玛可河林区,呈零星片状分布或散生于阳坡、半阳坡中下部的疏林杂灌木林中。其叶片的各营养元素含量十分丰富,其中,蛋白质含量是牛奶的1.3倍;维生素C的含量是绿茶的13.5倍,红茶的32.2倍,苹果的 21.5倍。叶片维生素C含量极高,较果实含量高得多[5]。果实中维生素B2的含量也远高于苹果、柑橘和黑莓[6-7]。据王海英[5]、高海生[8]等研究发现,花叶海棠果实和叶片均含有丰富糖分,果实总糖含量是毛樱桃果实的2倍多。同时,多糖类化合物在抗衰老、抗病毒、糖尿病治疗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医用前景,在食品加工、医药应用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9]。

表4 班玛县藏族药用裸子植物

4 讨论

藏族传统医药文化具有显著的藏传佛教文化特征,藏医学认为隆、赤巴和培根是构成人体的物质基础,三因素的平衡与协调才能保持人体的健康和生命活动的正常[10]。纵观藏医药历史,藏医药学著作有二百余部,其中《四部医典》《晶珠本草》《蓝琉璃》等著作是藏医药的重要经典。藏药大多取材于青藏高原及邻近地区的动植物及矿物质,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造就其含有一些特殊的生物活性物质,其中矿物质分为八大类,以石头和土为主。藏族传统医学用药时会添加少量重金属物质,使药效发挥到最大程度,譬如水银,需经过一个月的传统工艺炮制,毒性去除方可入药。许多这样的秘方现已在《青海省藏药炮制规范》[11]中有所记载,但仍有一些藏族传统药用文化隐匿于民间,需进一步查证。

本次调查共收集班玛县藏族传统药用植物种类478种,分属70科228属。同时对藏族传统药用植物的科名、属名、种名、藏文名和拉丁名及药用部位、功效等进行了详细的整理和分析。

4.1 班玛县藏族药用植物资源现状

班玛县不但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且该地区藏族应用民间药用植物的传统医药文化历史悠久,藏族在用药种类、部位、方法等与传统中医药有本质区别,且只有少数老村医懂得使用方法,这些药方极易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因此,必须及早采取有效措施,深入挖掘班玛县藏族民间传统医药文化知识和药用植物的利用情况。

药用植物资源虽然是可再生资源,但现阶段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掠夺式开采,必然会破坏其再生途径,造成植被破坏、水土流失,进而导致野生药用植物资源骤减,也给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带来了威胁[12]。因此,药用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及发展尤为重要。

4.2 班玛县藏族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藏族传统医药知识来源于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许多现代医学无法治疗的疑难杂症应用藏医药手段效果显著,其作用主要是对机体的调节,例如在一些肿瘤治疗上,不仅疗效显著,还能减轻病人痛苦。因此,受利益驱使,若长期不合理开采药用植物,势必导致植被被破坏,药用植物再生能力减弱,药用植物的可持续发展受到威胁。

对于入药部位为全草类和根类的物种而言,在采集全株药材时会对药用植物资源的再生及可持续生长不利,因此,在开发这些药用植物资源时,应注意种质资源的保护,有选择性地采集[13]。

而就地保护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最为有效的一项措施,它不仅能增加物种多样性的丰富度,还可巩固药用植物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之间的关系[14]。因此,现阶段班玛县应扩大人工栽培,采用就地保护等手段,避免过度开采破坏环境。与此同时,利用药用资源植物的生态特点,进行野生抚育,人为增加药用植物种群数量。基于此,才能切实保护好该地区药用植物的生物多样性,做到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使用,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护和传承班玛县的传统民族医药文化。

猜你喜欢
药用植物药用藏族
CRISPR/Cas9技术在药用植物功能基因组研究中的应用和展望
药用植物保育研究团队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酒酿搭配药用最养生
药用植物资源与育种团队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试论药用观赏植物在园林绿化配置中的应用
寻找家里的药用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