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 合理展开

2020-04-28 06:23丁锋
初中生世界·九年级 2020年3期
关键词:议论性赏赐鞭子

名师简介:丁锋,江苏省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曾获南通市初中语文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一等奖,现任教于南通市刘桥中学。

技法指点

扩写,也就是短话长说,是对本来较为简括的文、段加以扩充,使其篇幅更长、内容更充实的一种写作方式。扩写常见的问题有:偏离原文,不能准确把握原文主要内容,对原文主旨理解不当,从而整体出现偏差;重点不明,不能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选择、确定合适的扩充点;不合逻辑,无论是情节的扩充还是论述的推进,都不能具体呈现前后的内在勾连。基于以上问题,扩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忠于原文,准确把握原文内容和主旨,记叙性文章要忠于原文的人物形象和思想感情,说明性文章要忠于原文的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议论性文章要忠于原文的主要观点。其次,找准扩点,记叙性文章要在扩充情节细节上下功夫;说明性文章要在补充材料、运用多种说明方法上下功夫;议论性文章要在进一步补充论据、阐释观点上下功夫。最后,扩写务必要合乎逻辑,决不能瞎编乱造。原文呈现上天赏赐的土地

话说重耳的父亲晋献公宠爱的一位妃子想除去重耳,于是步步紧逼。重耳不愿因反抗而背上不忠不孝的罪名,只好带着他的近侍随从逃到母亲的故国——狄国。十几年后,为了逃避晋惠公的追杀,他又无奈带人投奔齐国。

一行人经过卫国,停在了王宫门前,却被几个侍卫给赶走了。尽管他们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可卫文公久久没有想见他们的意思,重耳等人也不愿再等了。

他们经过五鹿,眼看前面有个小村庄。重耳高兴极了,几天紧皱的眉头终于得以舒展。他们不禁加快了脚步。村庄里稀稀拉拉有几户人家,土地里的几株庄稼也没有生气。

重耳走到一户人家前,看见一个衣着朴素的农民,问:“请问老人家,可以给我们一些吃的吗?”

老人扶着门,打量着眼前的这个男子,眼瞧着这个人穿的比自己还要好,内心疑惑:我连自己都要养活不了了,还怎么给你食物啊?于是,冷嘲一句:“看这位先

这段结合史实交代了故事背景,与主要内容有一定关联,但表述应该更简洁一些。

缺乏情节性,同时叙事角度变换过多。“不见”与原文“没有以礼相待”也不一致。生,怎么也要比我这乡下人过的富裕啊!”重耳见此,耐心解释道:“您有所不知,我们一行人流落于此,除了这几身衣服,已经身无分文。”

那农民一脸的狐疑,走进了家门,拿出来一个空碗,随手抓了一把泥土放在碗里,递给了重耳。

重耳攥紧了拳头,手上的青筋依稀可见。他愤怒地瞪着那个农民,身体开始微微发抖。重耳活了那么大,哪里受过这种侮辱啊!他叫侍卫递给他鞭子。

重耳正要挥鞭打下去时,随从狐偃连忙赶来制止:“请住手!”他接住了重耳的鞭子,拉重耳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啊!”此句一出,重耳立即由怒转喜,紧握鞭子的手也松开来。他放下了鞭子,笑着磕头致谢。然后,他接过农民手中的泥土,像接住珍宝一样,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到马车上。

這部分想象发生在百姓家门前,与“给他们土块”的情节在逻辑上讲不通,同时“抓了一把泥土放在碗里”这一细节也与原文不符。

扩写狐偃劝阻的内容,未能将“上天赏赐的土地”与重耳转变的逻辑关系用情节讲清楚,显得生硬,更不能突显主旨。

综合点评

这篇文章是对统编语文教材九(下)第一单元“写作实践”中第二题的扩写。纵观全文,小作者将百十字的原文扩写为六百多字的文章,篇幅上做了很大扩充。选择在卫国不受待见和五鹿收土为宝作为扩写点,也是比较合适的。但是问题也很明显:一是对主要内容把握不准。晋公子重耳后来成为晋文公,很有一番作为,本次逃难经历对他从政思想的形成或多或少有影响,扩写时应予以呈现。二是扩写没有注重事实和情理逻辑。前后两个情节有什么关联,对重耳的心理影响有什么不同,相关情节怎样设计才更合理,重耳为什么转怒为喜,扩写文字都没有讲清楚、讲明白。

升格指津

基于以上问题,建议首先整体把握事件的内容指向,即通过重耳两次“吃瘪”,一方面体现其逃难之际的落魄,另一方面表现其拥有自己一方土地(即立足为重,大局为重)的重要性。其次,要将扩写点之间及其内部叙事和情感变化逻辑梳理清楚,如正因为之前受挫,重耳才会在农夫面前气急败坏,想要鞭打其人;再如第二场景安排在田边似更合理一些;等等。再次,要根据以上表达的需要,合理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情节、写人物。佳作出炉上天赏赐的土地

晋国公子重耳为了逃避晋惠公的追杀,带领随从逃往他国。

这一天,他们到了卫国。重耳已筋疲力尽,想向卫文公寻求帮助。卫文公却只是派一名大夫接待。大夫把他们请到驿馆休息,就不见了踪影。面对冷冷清清的驿馆和桌上的残羹冷炙,重耳失望不已:想我堂堂晋国公子,如今在此小国都不受待见,可叹可叹!于是他一挥手:“不再逗留,赶路!”马车前行,车轮辘辘;众人跟随,饥肠辘辘。

到了五鹿,终于又见到人烟。重耳高兴极了,紧皱几天的眉头终于得以舒展。他们不禁加快了脚步。村庄里稀稀落落有几户人家,地里庄稼也没什么生气,不过这影响不了重耳的好心情。

重耳缓步走至田边:“老乡,向你讨口饭吃,可否?”

田里几个做着活计的农民对视了几眼,其中一个年纪稍大的,瞅了瞅这一行狼狈不堪的人,说:“公子想吃点什么?”

“只求一顿饱饭即可。”

“饱饭?哈!公子可知我们吃过几顿饱饭?”老农大笑,随手捡了两块土疙瘩,“公子若不嫌弃,这些土疙瘩管饱!哈哈!”

适当交代背景,迅速入题。

将“没有以礼相待”具体化,着重描摹重耳的失落。

将此情节安排在田边,颇为合适。

将老农为何施舍土块的缘由说清楚了。

“你!连你这乡野村夫竟也敢欺辱我!找打不是?”重耳暴怒,眉头紧拧,一把夺过马夫手中的鞭子,准备抽去。

“慢!”但听一人断喝一声,两手按住重耳握鞭的手,“主公,您自离开晋国封地多年,几乎都在东奔西跑,哪里还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啊!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去齐国,必有所获。”

闻听此言,重耳立即转怒为喜:“狐偃,所言甚好,所言甚好啊!我现在缺的正是一方土地啊!”于是,他放下了鞭子,对着老农纳头便拜:“老人家,谢谢你!您的厚礼我们收下了!他日定当厚报!”他接过老农手中的土块,像接住珍宝一样,然后小心翼翼装到车上。

随后,一行人继续赶路。留下那个老农呆滞地杵在那庄稼地里。

语重心长,入情入理。

综合点评

与原作相比,升格作品整体水平大有提高。一是把握住了具体环境下具体人物的心理,将重耳由怒转喜的缘由以及背后的心胸表达得比较到位。二是巧妙设计了两个扩写点的情境与情节,使情节展开更符合生活常理与人物形象。三是综合运用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具体生动地写出了情节场景与人物形象。

小试牛刀

阅读下面的语段,深入思考,将其扩写成一篇议论性文章,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这是明代学者胡居仁撰写的对联,意在勉励自己:做事情贵在持之以恒。持之以恒,就要注重平日积累,而非临渴掘井。持之以恒,就要坚持不懈,而非一曝十寒。古今中外很多事例都告诉我们,做事情有恒心方能成功。我们在求学、成长的路途上,也应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议论性赏赐鞭子
鞭 子
写作指津坊
浅谈冯铨的书画收藏
情理结合著华章
老牛自述
高中议论性散文习作探微
国王的赏赐
北宋赐茶初探
如何写好议论性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