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类高校教师的工程文化认知与人才培养的数据分析与研究

2020-05-11 10:19宁姗马鹤瑶邹新凯李洪涛张海录
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2020年11期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教师总会

◎宁姗 马鹤瑶 邹新凯 李洪涛 张海录

工程文化是工程的科学精神和文化的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它体现着人类的工程或工程活动对人类的生存环境和人类未来命运的影响。工程文化要素主要包括工程技术、工程理念、人员的道德修养以及人际环境等诸多方面[1]。因此,高等教育需要以工程文化为基石,促进教学改革和教育创新,积极挖掘新的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也对高校教师有了新的要求即教师对工程文化的认知,工程文化的认知对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促进作用。

一、数据采集与研究

1.问卷的设计方法。高校教师工程文化调查问卷的设计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高校教师对工程文化的认识程度,另一部分是高校教师对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关注度。

采开放式问卷并结合自身及团队多年开展的工程文化教育和教学研究的经验积累,编写了《理工类高校教师工程文化调查问卷》,采用了7 点式李克特量表形式。

2.研究对像。问卷发放125 份,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107 份,被测对像为理工类高校教师,其中男女比例为59:48,文科、理科、工科比例为6:34:67,中级、副高级、高级职称比例为63:37:7,以上数据样本分布合理。

3.数据分析方法。研究采用SPSS21.0,AMOS21.0 统计软件对数据结果进行数据降维处理,并对因子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二、数据处理与分析

(一)数据因子分析

1.第一部分的数据处理。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将14、30、40、47、45、55(p>0.05)删除。将与总体相关系数小于0.3 的项目:7、8、9、21、27、28、36、39、42 删除,问卷信度提升到0.931。KMO 值为0. 828,Bartlett 球形检验值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1)。

研究采用主成份分析法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进行分析,并抽取特征根大于1的因子,提取出4个因子:因子1、因子2、因子3、因子4,累计解释率为54.57%,最终保留了35个项目。各项目的因子负荷系数在0.554-0.795 之间。其中因子1 命名为“敬业类”是指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负责的态度,包括10个项目:6、尽管学生与我发生过争执,但在该同学学业方面遇到问题需要我帮助时,我依然会尽心尽力对其给予帮助;10、我认为教学中“提升学生对于社会责任和义务的教导环节”很重要;11、作为任课老师,遇到学生有困难,我也愿意帮助他她;13、如果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我会努力尝试;19、我认为标志性的设计应该充分展现文化背景;23、我经常更新课堂教学内容;49、我认为作为一名老师熟练掌握图片处理、视频处理、PPT 等软件是基础;52、我会课后认真思考学生在课堂中提出的质疑,并在下节课时给予答复;53、我认为与其他学科同事交流思想,会受到很大启发;56、学生做的实验现象出现了与现有经验不同的情况,我会鼓励学生对这种现象如实记录,并与学生”"是指教师是对自己事业的不求回报的爱和全身心的付出,包括9个项目:2、尽管手上拎了很多东西,附近没有垃圾箱,我不会将空水瓶随意丢弃;4、虽然我不是课程建设的骨干教师,但也会全力以赴完成课程建设任务;5、我更推崇彰显学生个性和特色的作品;22、上课时某个问题如果讲错了引来学生的质疑,我会积极的承认并改正;24、和同事一起完成工作,我承担的部分比他人更繁重,也没有怨言;25、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注重对学生审美的培养;35、工艺流程设计时不仅考虑生产效率,还要考虑人、机器与环境的有机融合;41、为了及时批改学生作业,下班后我会牺牲一些陪伴家人的时间;44、当学生和我探讨教材以外我并不了解的知识,我会学习后找学生讲解这个问题。

2.第二部分的数据处理。对7个项目进行因子分析,KMO 值为0.901,提取出1个因子,因子5 累计解释率为65.242%。各项目的因子负荷系数在0.714-0.868 之间。其因子5 命名为“创新类”是指教师引导学生以新颖独创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7个项目:1、我总会鼓励学生用新方法解决学习和实践中的问题;2、在实验中,当学生有自己的想法,我总会鼓励他们用自己的方法去尝试;3、课堂上,我总会鼓励学生积极发言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4、在课堂上,我总会介绍与理论相关的科学故事;5、课堂上,我总会用工程实际问题促使学生独立思考,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6、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总会严格要求学生实事求是记录数据;7、课程中,我总会在讲解原理、定律、公式时,介绍科学家发明、发现和验证它们的思想、思路。

3.验证性因素分析。采用AMOS21.0进行验证性因素分析,本结构模型由因子1、因子2 相互作用对因子5 的影响,其结构效度较好(见表1、图1)。

?

图1 模型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图

结构分析图中所示,敬业类、奉献类之间正相关,敬业类对创新类正相关且相关系数较大,奉献类对创新类弱相关。从模型结构数据中可以看出,有较高的敬业水平的教师为培养出具有工程文化素质的创新人才具有积极作用,突出体现了教师的工程文化素质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尤其是教师的敬业性至关重要。

四、结论

高等工程教育是培养工程人才的社会活动。工程教育要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必须注重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本文通过因子1、因子2 对因子5 的数学模型分析,说明了教师的敬业素养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具大作用,确立了高校教师的自身工程文化素养与创新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为理工类高校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改革提供了实证数据依据。

本研究为教学改革带来启示,分析数据表明理工类高校教师的工程文化认知对人才培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高校教师较高的敬业性能够促进以工程文化为载体的创新人才培养。

猜你喜欢
理工类高校教师总会
论高校教师的法治素养培育
半盏——第四话:别急,总会吃腻的
陈埭镇同乡总会
画与话
分部积分法在少数民族预科理工类高等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3300多名本科新生清华报到 理工类超八成
高校教师平等权利的法律保护
[ 再见,在也不见] 相识总会再相逢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
对提高高校教师绩效考核效果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