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三路径”

2020-05-13 14:14吕剑和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体育

吕剑和

摘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不仅能够让学生体验体育学习的成功与快乐,也对塑造学生道德品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提出“深挖教材资源,融德育于体育运动之中;引导主体参与,融德育于体育运动之中;注重鼓励引导,融德育于教学评价之中”三种德育渗透路径,以期为小学体育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路径。

关键词:小学体育;德育渗透;路径

将德育有效融入课堂是“立德树人”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必由之路,也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有效途径。在“核心素养”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不仅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还能使其树立集体主义意识,培养其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养成服从组织、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塑造其诚实机智、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

一、深挖教材资源,融德育于教学内容之中

部编版教材在编写立意、编写内涵和编写意图上都基于“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一核心要义,教学的根本是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故此,德育内涵渗透于教材编写的各项具体内容中,需要教师认真钻研挖掘。

在当前的小学体育教材中,相关知识内容的编排是以小学生为对象而设计的,其中包括理论和实践两大构成。作为教师,需要准确把握学科特点,从德育的立意高度,立足丰富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活动展开教学活动。如,在体育游戏中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遵守规则的习惯,在球类运动中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合作意识以及团队精神,而田径类运动更能锻炼学生的忍耐力和意志力。

以田径运动为例,它经常会使学生感受到枯燥乏味,但是坚持不懈的练习有助于培养学生顽强坚韧的良好意志和品质。又如球类项目,其不可缺少同伴的相互配合,是培养集体主义精神的良好载体,同时还有助于提升学生互帮互助、团结友爱的良好品格。在中长跑训练时,很多学生在完成准备活动之后就开始了训练,刚开始都情绪高昂,但是不到半节课就有很多学生掉队了,导致训练中止,甚至还有学生直接坐到了操场上,只有极少部分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教学任务。针对这一现象,我特意安排一整节课的时间和学生展开交流,讲述了红军长征以及奥运冠军的故事,最后借助激励的语言对学生形成有效鼓励:我觉得每一个同学都很棒,但是在实际训练的过程中大家缺少了一种最为关键的体育精神,那就是顽强拼搏以及坚定的毅力。如果拥有这些品质,什么样的困难能够打倒我们呢?这段话引起了学生的自主反思,在下一节课的长跑训练中,只有极少数几个学生未能完成学习任务。

二、引导主体参与,融德育于体育运动之中

参与意愿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基础。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更喜欢轻松和愉快的游戏活动。针对这一特点,首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创设与其身体接受强度相吻合的体育游戏,充分利用其趣味性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通过游戏乐于掌握相关运动技能,锻炼运动能力。其次,学生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良好运动体验与其良好的心理素质同样紧密关联,所以教师可以准确把握这一契机,有意识地渗透德育,一方面可以让学生保持高度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

例如,在指导和“跑”相关的运动技巧时,就可以创设“红绿灯”游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开始游戏之前,首先对跑步这个动作进行全面分解,先摆臂,再抬腿,后跟上,然后以此作为标准示范,掌握正确的跑步基本技巧以及基本规范,了解正确的跑步动作。其次,讲解“红绿灯”的游戏规则。在这一游戏过程中,由教师扮演“红绿灯”,当手臂举起时为绿灯,此時可跑步通行,当手臂横于胸前时表示红灯,学生需要停止跑步原地等候,只有等信号灯转变之后才能继续跑步。如果出现“闯红灯”的情况,则需要扣减总分。这种充满趣味性的游戏设置,不仅创设了积极的学习氛围,也能够在反复游戏的过程中使学生快速高效地掌握跑步技巧。实际游戏过程中,很多学生为了确保团队获取高分,都能够积极参与其中,这也是展开德育的最佳契机:面对出现失误的学生,要给予其相应的鼓励,引导其总结经验,这样就能够将负面影响降至最低,还能够使学生养成善于总结和反思的优秀品质;针对正在比赛的小组成员,其他成员要加油鼓励,认真细致地观察,如果发现其他成员有优秀之处,应尽可能虚心学习。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不仅可以收获同学情谊,也可以实现有效的取长补短。比赛结束之后也是渗透德育的最佳契机:针对胜利的同学,教导他们切不可骄傲自满,需要使其了解获取胜利的关键在于所有小组成员的共同努力;而针对未能取胜的其他同学,也要鼓励他们不要气馁,要坚定能够胜利的信念。

三、注重鼓励引导,融德育于教学评价之中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有效激发其学习动机,提升其学习能力,培养、塑造其品格的有效载体。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当具备敏锐的目光,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更要对此进行表扬和鼓励。开始运动之前,需要选择充满激励性的语言,这样学生就能够卸下心理包袱,轻松且高效地完成运动任务,进而激发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针对有明显进步的学生更要进行鼓励,这样有利于培养他们的责任心以及荣誉感,还能够使其就此树立自觉学习、刻苦拼搏的优秀品质。

例如,在开始“爬行”教学之前,我问学生是否了解“特种兵”以及“火凤凰”,很多学生表示了解。于是我继续引导:“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就如同他们的训练内容一样——爬行,你们如果能够做得又快又好,男生就是‘特种兵,女生就是‘火凤凰。”学生们听到这番话之后,都兴趣高涨,跃跃欲试,我也在接下来的练习中聚焦于学生的练习情况。其中有两名同学表现非常好,于是,我将其他同学聚集在一起,由这两名同学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并组织其他同学进行评价。他们的练习引发了一连串赞叹,我号召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争取成为“特种兵”和“火凤凰”。受到表扬的两位同学表现得更加积极,其他同学也向他们投去羡慕的目光。在接下来的练习过程中,每一个同学都展现得更积极、更主动、更刻苦,不仅树立了正确的竞争意识,还培养了不屈不挠的精神。体育教学实践中,作为教师,应当拥有足够的教学智慧,能够紧抓有利契机渗透德育,并选择多元有效的举措,促使学生在体育锻炼过程中增强思想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立足新课改的背景之下,当前的体育教学不仅要以生为本,更要重视德育教育,使德育与体育协同均衡发展。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全程育人不仅应在教育教学的某个环节育人,还应把育人意识,渗透、贯穿于教育教学的每个“细胞”之中,有形却又无形。学校体育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帮助学生强健体魄、增长知识和提升技能,更重要的是塑造其良好的思想品德,推动其健康发展。体育教学实践中对德育的渗透必须立足学情,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德育的功能,确保学生身与心的同步健康成长。我们既需要“育人课程”,更需要“课程育人”!

参考文献:

[1]刘丹.德育渗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J].学周刊,2018(16).

[2]曾健.小学体育教学课堂中德育渗透的优势与方法[J].体育师友,2018(2).

[3]刘庆华.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措施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7(8).

责任编辑:陆晨阳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体育
德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初探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