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表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急救中的应用

2020-05-16 04:13天津市水阁医院天津300122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0年7期
关键词:浅表外渗妇产科

天津市水阁医院 (天津 300122)

内容提要: 目的:分析浅表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急救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抢救治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4例采用头皮针进行输液治疗,观察组患者54例采用浅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液体外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为90.74%(49/5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3%(4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外渗发生率为9.26%(5/5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93%(1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抢救患者来说采用浅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抢救效果。

临床妇产科疾病中有多种危重急症,需要及时采取抢救治疗措施,如果治疗不及时或者抢救措施无效,很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生命安全。静脉留置针以及头皮针均是妇产科疾病患者在急救过程中所经常采用的输液方式,两者之间具有不同特点[1]。为了进一步分析浅表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急救中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本院妇产科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平行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在本院进行抢救治疗的妇产科疾病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通过抽签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54例,年龄20~67岁,平均(42.65±6.43)岁,包括异位妊娠患者22例、产后出血患者14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2例、妊娠合并胎盘早剥患者6例。观察组患者54例年龄为19~64岁,平均(42.12±6.30)岁,包括异位妊娠患者20例、产后出血患者13例、功能性子宫出血患者14例、妊娠合并胎盘早剥患者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头皮针进行输液治疗,选取患者粗直并且弹性较好的血管进行穿刺,具体方法参照《基础护理学(第4版)》中关于静脉输液的相关说明进行。

观察组患者采用浅表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采用山东新华安得医疗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密闭式静脉留置针,选取患者较为顺直并且弹性较好的血管进行穿刺,穿刺之前需要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全面检查,确保留置针的类型以及型号可以有效满足患者的需求,并进行2次吉尔碘皮肤消毒;在穿刺过程中应该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规范开展,操作者用左手固定患者皮肤,右手持静脉留置针沿着与皮肤呈25~30°的角度斜刺入静脉中,待见到回血之后,降低穿刺角度,控制在与皮肤呈为10~15°角度范围,然后再向前进针约3~5mm,保障软管能够真正进入到静脉内[2]。然后持一侧针翼沿着静脉血管的走向,将软管慢慢送入血管中,之后拔出针芯。如果患者局部无红肿疼痛,液体输入通畅则采用专用的无菌敷贴对静脉留置针进行固定,并且详细标明穿刺时间以及操作人员姓名[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以及液体外渗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采用%表示穿刺成功率和液体外渗发生率,采用χ2进行组间独立样本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妇产科急救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90.74%(49/54)、7.41%(4/54)和1.85%(1/54);对照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2次穿刺成功率和3次穿刺成功率分别为75.93%(41/54)、16.67%(9/54)和7.41%(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妇产科急救患者液体外渗发生率对比分析

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外渗发生率为9.26%(5/5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93%(1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静脉留置针具有较好的韧性,能够随着血管的弯曲而发生弯曲,并且在血管内具有一定的长度,一方面不利于其脱出,另一方面基本不影响患者的正常活动[4]。而头皮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脱出或者刺破血管,容易导致液体外渗,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同时静脉留置针操作简单方便,只要操作人员掌握正确的穿刺方法,其穿刺成功率明显要高于对头皮针的穿刺成功率[5]。较少的血管穿刺次数,既避免了多次穿刺给患者表浅静脉带来的破坏以及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可以有效防止药液发生渗漏,有助于药物输注舒畅,对于患者的扩容升压具有重要作用。除此之外,对于妇产科急救患者来说,在抢救治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采用多种药物,如果药物之间不存在配伍禁忌,可以采用静脉留置针的Y型管通过多通路给患者进行输液,有助于提高提高抢救效率[6]。为了进一步分析浅表静脉留置针在妇产科急救中应用效果,本文选取本院妇产科急救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平行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1次穿刺成功率为90.74%(49/5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93%(41/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液体外渗发生率为9.26%(5/5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5.93%(14/5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均与理论分析保持一致。这表明对于妇产科抢救患者来说采用浅表静脉留置针可以有效提高1次穿刺成功率,降低液体外渗发生率,有助于改善疾病抢救效果。

表1. 两组妇产科急救患者的穿刺成功率对比分析(n=54,n/%)

猜你喜欢
浅表外渗妇产科
超声造影定性与定量分析诊断颈部浅表淋巴结病变的研究
超声在妇产科急诊疾病中的价值
三七总皂苷调节PDGF-BB/PDGFR-β的表达促进大鼠浅表Ⅱ°烧伤创面愈合
增速预注射在降低肿瘤非首疗程化疗患者CT增强检查对比剂外渗率中的应用价值
中医护理在妇产科的临床研究
超高频超声在浅表器官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影像学检查增强扫描中造影剂外渗的护理对策的应用效果观察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对策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良恶性浅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价值
吡拉西坦氯化钠注射液局部外渗1例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