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旅游专业教学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2020-05-25 03:01王振中
职业·下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

王振中

摘 要:专业文化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更是专业教育教学的灵魂。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旅游地理的日常教学进行研究,结合旅游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和学生认知特点,凝练专业文化元素,精准学生日常生活实际和个性特长,吸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新课堂教学专业文化育人实践,滋润学生的心灵,探索专业文化育人途径,以达成专业文化育人的目标,更好地活跃旅游地理教学。

关键词:旅游专业教学 文化育人 探索与实践

学校是培育学生思想道德、实施专业文化育人的重要舞台,本文结合旅游行业企业职业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国家专业教学标准,精准学生个性特长,以专业教学为载体,深挖专业文化育人潜力,凝练专业文化育人元素,创新思想道德教育和专业教学文化育人的方式和途径,旨在达成专业文化育人的目标。

一、科学提炼文化元素,创新专业课程建设

课程是专业建设的核心,更是专业育人的基石。课程作为专业教学的载体,创新课程建设是专业文化育人的关键。依据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教师应重组现有教材内容,结合学生个性,凝练专业文化元素,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新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准学生思想道德和文化知识,借助于“互联网+”现代技术,重构课程文化内容,创新直击学生心灵世界的专业校本课程体系,培养具有“中国人”思想道德的现代旅游专业人才。

1.提炼教材文化元素,重构课程内容

(1)序化课程结构,重组教材专业文化内容。具体来讲是要精研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心理特征和日常生活实际,結合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凝练专业文化元素,重组教材专业文化内容,创新课程建设。中职旅游专业教材文化内容基本移植普教内容,脱离中职学生的实际。例如,中国旅游地理教材,只是对旅游资源分布进行概括描述,没有对旅游客体文化价值进行挖掘、创新,描述缺乏灵动,文化元素缺乏生命感,结果使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学生的心灵没有得到触动,许多学生毕业后,缺乏职业道德和文化素养,极大地影响了旅游主体的审美活动;同时,当旅游主体遇到困难时,导游解说员没有主动的服务意识,更没有帮助旅游主体克服困难的意识,极大地影响了旅游行业企业的声誉。所以,序化现有课程结构,提炼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学素材,修炼学生的文化素养,是开展专业文化育人的重中之重。

(2)提炼生活文化元素,建构学生喜闻乐见的文化内容。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生活中蕴含着丰富的专业文化育人思想,唯有来自学生生活中的专业文化素材,才能引起学生心灵世界的共鸣。教师应结合家乡名居等人文景观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意识;通过昨天、今天的家庭生活条件和城乡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通过家乡废弃物、垃圾处理和美好乡村建设,结合身边的卫生习惯,培养学生具有旅游环境保护意识和生活卫生习惯;通过祖国多姿多彩的山川河流、中华民族五千年丰富的文物古迹,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意识等等。从学生身边提炼其喜闻乐见的文化元素,知行合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国、爱乡和爱校的思想品德。

(3)吸收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构建学生心灵内需的课程内容。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民族蕴含优秀深邃的传统文化,为中职旅游专业文化育人提供了精神内核。应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元素,科学选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案例,创新植入旅游专业课程,增强课程育人活力,培养学生重礼仪、守礼法、行礼数、讲礼信、遵礼仪,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分组合作的教学形式,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对课程经典案例交流学习,相互检视自己,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激活学生“性本善”的人之初本性,达成学生在思想意识上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此外,学生应学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教师要促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律意识,在行动中践行中华传统美德,思想道德上追求自我完善,塑造理想的健全人格。

(4)科学嵌入红色文化元素,增强课程育人活力。行源于心,力源于志,精神是学生生命成长的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这是我们开展红色教育的重要基准”。近代革命先烈,为祖国、为民族独立抛头颅、洒热血,为新中国经济建设不辞辛劳,艰苦奋斗,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红色文化基因,科学地提炼学生熟知的红色文化元素,结合专业性质,将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无私精神播种在学生的心灵深处,厚植课程沃土,用信仰的力量引领学生在成长成才的过程中执著奋进,以笃信好学、崇尚技能、向往创业、常怀感恩、坚韧质朴的精神,涵育学生的阳光心理,以及富含爱国、爱校、爱家、爱同学、爱自己、尊敬师长的“DNA”,培养学生具有家国情怀,树立为国家、为民族经济建设贡献青春意识,逐渐将红色文化内涵的精神力量转化为个体的情感认同和行动指南,提高课程育人的效益。

(5)创新植入乡土文化元素,培养学生的家乡情怀。学生爱国意识的培养是与家乡变化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唐朝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本诗道尽了中华民族故土难离的家乡情感。“故土”是中华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寄托,是学生比较熟知并最容易接受的文化元素。家乡的生活习俗、河流山川、古人类文化遗迹、红色景观等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情感的重要德育元素,唯有科学选取,深度创新,把家乡文化元素深度融合在课程中,引导学生把专业文化思想转变为专业文化行动,培育建设家乡的思想意识。

2.深化课程改革,跨学科打造专业传统文化主题课程

将传统文化融入旅游专业课程中,寻找传统文化与专业课程的契合点。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指出:“高校、中小学课程目标有机衔接不够,部分学科内容交叉重复,课程教材的系统性、适宜性不强……”这已经成为影响深化课程改革的瓶颈。应该创新课程建设,深化专业课程改革,打破现有专业课程因为学科设置的壁垒,结合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科学整合现有课程知识脉络,序化课程内容,重构课程文化结构,创新生命乐学的旅游专业课程体系。

(1)以党建工作为引领,将红色教育引入课程。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新时代职高生思想活跃,视野开阔,如何改变单项灌输式的专业教学模式,能够让他们对党史、国史、军史及改革开放历史有更深入的了解,是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使命,更是教育工作者创新课程教学内容的重要任务。创新课程建设,应增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亲和力、针对性,把红色精神根植于学生心底,培养红色精神的传承人、传播者,让学生在思想上怀有家国情怀、社会服务意识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责任担当意识,在行动上做为他人服务、为班级服务、为社会需要服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达成旅游专业课程文化育人目的,落实立德树人目标,以高质量的专业文化供给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幸福感。

(2)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让专业文化元素“说话”。“培根铸魂,绝不能见物不见人。”课程育人就是要使学生见人见物。进入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能通过新技术、新媒介更好地展现自身的精神力量,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借助于“互联网+”技术,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革命先烈献身国家、献身民族精神的形象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在学生眼前,在不知不觉间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内化为生命自身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指引,润物细无声,达成课程育人目标。

(3)把拓展性专业课程做“精”。传承民族文化的精髓,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校本课程建设是对现有课程的补充,课堂上应精准学生个性特长,结合专业特点,改变教学方式,整合教学内容,深挖景点历史文化,科学提炼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引入国学经典如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自強不息等,培养学生明事理、懂礼仪、知廉耻、晓诚信,创新为企业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培养合格公民。

二、创新中国旅游地理课堂教学,科学建构专业认知体验性课堂

“立物易,立心难”。思想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进行创造创新。

1.借助于“互联网+”技术,让专业文化元素具有生命力

专业文化是课堂教学育人的灵魂,无论是教材中专业文化元素还是旅游景点中的历史文化元素,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至今以及大自然中的自然景观随物赋形都应证明了这一点。中国旅游地理专业文化教学,结合专业特点和日常生活实际,普惠学生心灵。

(1)遵循学生道德情感实际,知行合一,厚植爱国主义情怀。道德情怀的培养有一个知、情、意、行的发展过程,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感,在中国旅游地理教学中,经常以一种脱离日常生活的概念符号出现,与学生有距离感,又因缺乏有力量的说理,学生往往难以接受。借助于“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再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为国家富强的斗争史实,体验他们艰苦奋斗、消灭贫困、走向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中国的历程中所表现出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在学生心灵深处种下爱国忧民的种子,引导他们牢记先人嘱托,勤奋学习,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2)理实一体,学礼仪。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模拟旅游活动的过程,通过小组合作,使学生边学习、边实践、边评价、边思想、边总结,相互检视,学做一体,感悟专业礼仪,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极性,提高专业文化礼仪素养。

(3)创新实训课堂教学,行礼仪。旅游专业课堂教学需要仿真模拟,但学生无法体验真实的企业文化,所以中国旅游地理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亲身体验感受,结合学生实情和职业文化特点,科学设定培养目标,结合景点文化,通过小组合作,主客体对话,引导学生边做边学,知行合一,科学评价机制,引导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行礼仪,促进学生专业文化的觉醒,提高人文素养,健康学生精神成长路径。

2.整合专业文化素材,培养专业文化素养

旅游业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行业,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专业文化表达能力。

(1)整合专业文化素材,创新课堂教学。中国旅游地理教材中的历史文化景区景点的专业文化元素距离学生现有的认知较远,或学生不能深刻理解,不能深度体验课堂专业文化教与学,创新引入学生熟知的专业文化案例,讲好学生身边的专业文化故事,引导学生深度体验专业文化魅力,知行合一,达成专业文化育人目标。

(2)科学提炼生活中专业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感悟专业文化。课堂教学是学生对专业理解的继续,是对专业知识和技能习得的深化,更是专业文化育人实践场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自驾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精选学生生活中的专业文化元素,理性分析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不断追问生活中的专业文化知识,帮助学生建立专业知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兴趣,进一步激活课堂教学活力,用生活滋养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

(3)小组合作,观摩现场解说。技能赛事是展示学生专业文化素养、学习成果出彩的重要舞台,更是学生学习专业技能、提高技能水平的重要场所。科学选取技能大赛现场导游解说,边学边做,理实一体,理性分析自身得失,比对自己,不断矫正自身缺陷,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提升专业素养的积极性。

三、借“研学之旅”和志愿者行动,夯实专业基础,培养团队精神

“研学之旅”是学生增长专业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更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检验学生专业文化素养、专业技能水平的重要平台。

1.创新设计“研学之旅”规划

“研学之旅”规划设计要科学合理,首先要明确研学目标,做好研学路途任务单,突出学生专业技能再训练和评价机制,教学做合一。

2.科学志愿者活动设计,创新专业文化育人途径

专业文化对个体价值观的塑造,往往不是“疾风骤雨”,不能只局限于课堂和实训室,而是要通过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润物细无声”地将精神力量转化为个体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志愿者活动是学生学习专业文化、提升专业技能、美育学生心灵的重要活动。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区域旅游行业志愿者服务行动,立足专业特点,科学设计志愿者行动方案,提升专业文化情怀。

职业学校旅游专业毕业生大部分就职于旅游行业企业一线工作岗位,其文化素养、思想品德直接影响旅游主体的旅游活动,毕业生的活动行为和思想品质直接影响旅游行业企业的声誉,甚至影响国家和民族的世界形象。所以,旅游专业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皖西经济技术学校)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探索与实践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高中地理探究式学习的探索与实践刍议*
技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