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苗乡书写绿色文章
——松桃自治县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2020-06-03 09:23文叶飞白春霞
当代贵州 2020年17期
关键词:坝区松桃产业革命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 文叶飞 白春霞

松桃自治县以创建国家绿色农业先行示范区为载体,聚焦低效作物调减和坝区产业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

春雨淅淅,走进松桃自治县木树镇上石花村,连片的蔬菜基地翠绿欲流,油茶基地、百香果基地,生态家禽、生猪养殖、水产特种养殖基地里,工人们正在忙碌,起垄、栽培、施肥、喂养有序进行。

眼前一幕,正是今年以来松桃狠抓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推脱贫攻坚的生动呈现。

科学布局着力调减低效农作物

移栽、培土、施肥……3 月2 5日,在松桃自治县大路镇寨冠村、长征村、后硐村、田坝村连片坝区的3800亩百香果基地里,200多位村民正紧张劳作,欢声笑语与机器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奏出一曲产业兴村的交响乐。大路镇副镇长杨忠举介绍:“为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今年全镇在10个村连片种植百香果,已于4月上旬种植完毕。”

而在大坪场镇干串村500亩香柚产业园里,20多位村民忙着测量株距、挖坑栽种、施肥……据了解,今年该镇新调整1000亩土地栽种香柚,为群众稳定增收铺好路。

3月27日,记者走进盘石镇臭脑村、务乖村、水源村、芭茅村、烂草坪、桃谷坪村的一个个油茶基地,村民们正在翻土、打窝、施肥、下苗。盘石镇党委书记黎晖告诉记者,按照县里统一规划,盘石镇将依托地理优势大力发展油茶产业,计划改造原有2.5万亩老油茶林,新种植2万亩,打造油茶之乡。其中,今年将新种植油茶1万亩,采取长短结合、以短养长方式,套种辣椒、迷迭香、大豆、中药材。

今年以来,松桃按照能退尽退、应调尽调的原则,出台生态畜牧业和茶叶、油茶、中药材、水果、蔬菜、食用菌等11个产业发展工作方案,精心布局全县农业产业发展。围绕坝区和6度以下坡耕地种植区域,有序推进低效玉米调减。及时将5.513万亩低效玉米调减任务分解到乡镇,并落实县领导和乡镇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包乡、乡镇有关干部包村、驻村干部或村干部包片的县、乡、村三级包保责任制,压紧压实玉米调减责任。

截至目前,全县已完成土地流转2.76万亩,落实经营主体380家,替代种植蔬菜、水果、中药材、油茶等经济作物1.2万亩,其中50亩以上低效玉米集中连片种植区域已完成替代作物种植0.21万亩,占目标任务的31.3%。

调优结构大力发展特色产业

挖沟、铺膜、施肥、培土、浇水……春阳下,走进普觉镇猫猫屯坝区4800亩生态蔬菜基地,分散劳作的群众在地头间穿梭,冷链车间正在建设中,一派繁忙景象。

“今年全县58个坝区推行一坝一策,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按照一区两地三产业规划,大力发展辣椒、油茶、百香果、生态茶等主导产业,构建生猪+家禽、百香果+蔬菜、油茶+生态茶3个产业带。目前,一场产业革命正在紧锣密鼓推进中。”松桃自治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刘攀告诉记者。

聚焦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主导产业发展。积极推进长坪康金9600头二元母猪扩繁场、60万套(1亿羽)蛋种鸡现代产业园、苗王湖高科野鸭屠宰场、36万吨饲料加工厂、年出口5000吨茶叶精加工等重大项目复工复产。加快推进长兴新建茶叶基地、平头精品茶叶示范基地、普觉猕猴桃基地、盘信大葱基地、大坪绿色蔬菜基地、孟溪桃源香菇基地的建设和生产。加快发展生态畜牧业和茶叶、中药材、蔬果菌等主导产业。今年以来,全县新增种植茶叶0.36万亩、中药材0.75万亩、精品水果0.52万亩、蔬菜5.25万亩、食用菌560万棒,出栏生猪12.12万头、肉牛1.61万头、肉羊3.6万只、家禽140.23万羽。

松桃自治县正大现代茶叶园区内,务工群众忙着采摘春茶。(松桃自治县农业农村局供图)

聚焦坝区发展,着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完善“一坝一策”方案,明确全县58个坝区重点发展猕猴桃、百香果、辣椒、“优质稻+”等优势产业,力争今年底所有坝区建成达标以上坝区。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在大坪、孟溪、普觉发展猕猴桃800亩,完成猕猴桃产业园扩边连线、填平补齐,打造万亩产业带。以大路、蓼皋、太平、寨英等坝区为重点,积极推行村社合一模式,规划种植百香果1.5万亩。引进市扶投公司、思南铭晟乐公司等龙头企业,采取在油茶基地、果园内套种和坝区净种方式发展辣椒2万亩,现已完成土地流转2万余亩、新建育苗大棚103个并育苗。

同时,切实优化坝区作物茬口衔接,大力推广粮经轮作高产高效种植模式。目前,全县58个坝区共种植农作物6.8万亩,其中油菜及其他粮油作物1.7万亩,蔬菜、水果、中药材、食用菌等经济作物5.1万亩。在蓼皋、大坪、大路、乌罗、寨英、盘信、正大、长兴、长坪等9个乡镇(街道)坝区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2.93万亩,现已开工建设。在孟溪、普觉各建一个1000立方米的果蔬冷库。完成大坪、蓼皋、世昌等14个乡镇(街道)坝区认定申报工作(其中1个样板坝区、13个达标坝区),打牢坝区产业发展基础。

产销对接深化农村产业革命

脱贫增收,深化农村产业革命,产销对接是关键。

松桃自治县以坝区百香果、猕猴桃、蔬菜等产业发展为重点,引导58家专业合作社与龙头企业签订产销合同,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打通产销对接关键环节,有效降低产业发展风险,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新引进广西东云、贵州泓黔等省内外优强企业,培育扶持德康牧业、铁骑力士、同仁望乡、苗王湖高科、梵净高科、梵锦茶业、健丰农业等龙头企业,积极推进村社合一实体化运行,全面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方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引导广西东云、明康果业等龙头企业制定百香果、猕猴桃等生产标准,申报“三品一标”产品认定,开展绿色品牌创建。同时,大力宣传和进一步打造贵猪、苗王湖牌、跑山牛、苗王顶芽、苗寨圣果、桃源香菇等现有品牌形象,有效提升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

组建工作专班,整合2020年第一批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9148万元投入百香果、油茶、猕猴桃和生猪、家禽等产业。抓好技术服务,抽调18名农技人员组建技术服务专班,做好产业发展技术指导服务,目前已累计开展技术服务指导152场次,培训农民2250人次。

眼下,松桃自治县正以创建国家绿色农业先行示范区为载体,聚焦低效作物调减和坝区产业发展,纵深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助力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重点围绕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和6度以下坡耕地低效作物调减,加快推进生态畜牧业和茶叶、中药材、蔬果菌等主导产业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产业规模。确保2020年全县投产茶园达18.8万亩,投产果园达4万亩,中药材种植规模达6万亩,种植蔬菜(含辣椒)27万亩次,发展食用菌0.4万亩(亿棒);出栏生猪65万头、肉牛4万头、肉羊12万只、家禽300万羽,带动农户增收3万人以上;完成低效玉米调减5.513万亩,实现坝区低效玉米零种植,确保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

猜你喜欢
坝区松桃产业革命
发现非遗之美
贵州省普安县楼下镇磨舍坝区作物气候适宜性分析
丰收
丹寨烧茶坝区产销有门道 坝区有活力
推动500亩以上坝区农业高效发展
——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步涛
农村产业革命的贵州答卷
铜仁市委离退局组织退休干部外出参观考察
浅谈产业革命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发展
制度创新是产业革命发生发展的关键
铜仁市委离退局调研员罗用娉一行到松桃调研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