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教学设计

2020-06-13 12:14
报刊精萃 2020年1期
关键词:木桥老汉小伙子

东莞市塘厦第三小学 广东省 东莞市 523710

一、教学创意

根据小小说语言简洁、环境渲染、结尾意外转折这三个特点来组织教学。让学生通过短句段,学习渲染氛围的场景描写;引导学生揣摩描写老汉的句子精读品析、句段重组、想象补白、仿写迁移……体会到语言简洁的特点,揣摩作者是怎样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神态等方面的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凸现人物性格特征;讨论结尾才揭开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的妙处,揣摩意外转折的好处,初步领悟小小说中的布局谋篇——构思新颖别致,尤其是转折点和结尾的技巧,达到了震撼人心艺术效果。从而使学生关注文本体裁,达到学习语言运用的教学目的。

二、教学目标

1.认识6 个生字,会写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狞笑、拥戴、放肆、呻吟、搀扶、祭奠、势不可当、跌跌撞撞”等词语。

2.积累课文特色语言,了解课文环境描写、人物刻画、布局谋篇等方面的表达特点。

3.品味语言、深刻感悟老支书在危难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感悟老共产党员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的崇高精神,体会小小说表达上的特点。

四、教学方法 选点精读法、合作探究法、材料补充法等

五、教学思路 大致上分为4 个教学板块:整体感知——浅议表达——聚焦结尾——再思课题

六、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生字新词。2.了解课文大意。

七、时间安排:1 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教学铺垫 课件出示: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八”——世界上最短的科幻小说《敲门声》

1.文体介绍:小小说。2.像这么短的小说有个名称叫微型小说。根据篇幅的长短,可以把小说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其中,微型小说又叫小小说。

(二)板块一:积累词语 整体感知

1.用词语说话

齐读词语,然后说说这四行词语分别写了什么?结合课文,分别说一句话。(四行词语分别写了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咆哮 狞笑 狂奔而来 势不可当

惊醒 惊慌 疯了似的 你拥我挤

清瘦 揪出 沙哑地喊 冷冷地说

搀扶 祭奠

2.概括主要内容

课文讲述了________老汉________,________。村民们得救了,他和儿子却牺牲了。

①从以上四行词语中,选择词语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小结:概说小说的主要内容,可以根据起因、经过、结果,或故事发生、发展、高潮、结局来概括。

(三)板块二:品三要素 浅议表达

同学们,小说有三要素——环境、人物、故事情节。这一个板块学习,我们要通过品析小说三要素,探讨小说的表达方式。

1.学习活动一:赏环境

黎明的时候,雨突然大了。像泼。像倒。

山洪咆哮着,像一群受惊的野马,从山谷里狂奔而来,势不可当。

村庄惊醒了。人们翻身下床,却一脚踩进水里。是谁惊慌地喊了一嗓子,一百多号人你拥我挤地往南跑。近一米多高的洪水已经在路面上跳舞了。人们又疯了似的折回来。

东面、西面没有路。只有北面有座窄窄的木桥。

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①师生互读环境和人物的描写。

②在这些描写环境的句子里。哪个词让你感到可怕?说说你的感受。

比如:“像泼。像倒。”四个字,两个句子,简短而精炼。让人感觉到雨下得大而急。为下文的山洪暴发作铺垫。

③交流。

④再读文段,读出雨大,洪水凶猛,读得短促有力。

⑤出示:“环境描写之妙:渲染气氛,铺垫下文。”

2.学习活动二:说人物

从_________________(词语或句子),感受到了老汉________。

①请同学们自由读第7 到23 自然段,划出描写老汉的句子,想想老汉是个怎样的人?做旁批。

②交流,归纳。(板书:舍已为人、公正无私、父爱如山。)

③品读“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这个句子与其它的句子有些不同。考考你,看你能否发现它的特别之处。(三个感叹号,语气强烈。句短,语气急促)

④在那样紧急的废话吗?斩钉截铁地读,镇定自若地读,不容质疑地读。

⑤再读文段,读出老汉的临危不乱、舍已为人、公正无私、以及父爱如山。

⑥作者在这里直接对老汉的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进行描写,这写作方法叫直接描写,也叫正面描写。

⑦出示:“人物描写之妙:正面描写,塑造人物。”

3.学习活动三:品情节

情节一:老汉突然冲上去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

情节二: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地把小伙子推上木桥。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①自由读两个情节。

②交流(一“揪”一“推”体现老汉对人民的爱和对儿子的爱。)

③有感情地再读第7 到23 自然段。(个别读、分角色读、评读等)

④读写迁移,想象补白:根据桥的变化,填写小伙子的表现。文中没有进行详写的部分,自己进行部分想象填写。(人物言行对比,凸现老汉品质)

5.小结:老汉爱自己的儿子,但为了大局着想,他选择了先保护村民们。故事在矛盾中进行,一波三折,突出人物品质。

6.出示:“情节描写之妙:一波三折,突出品质”

(四)板块三:聚焦结尾 升华主题

镜头一:

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镜头二: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到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的儿子。

1.如果把这两个镜头去掉,或在文章开头就交待老汉与小伙子的关系,好吗?

2.交流。

3.文章开头没有交代老汉和小伙子的关系,直到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才说出他俩居然是父子关系,让人觉得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达到了震撼人心的艺术效果。这种写法叫做意外转折,突现主题。

4.出示:“结尾描写之妙:意外转折,突现主题。”

(五)板块四:回顾全文 再思课题

这是一座( )的桥,它……

1.结合课文“说桥”。

2.小结:在灾难面前,一座窄窄的木桥引渡人们走过危险,走向安全。后来,这一座木桥倒塌了,可是另一座高大雄伟的桥却在人们的心中树起来,那就是──老支书,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支书,在人民群众生死攸关的危难关头无私无畏、不徇私情、英勇献身老共产党员!让我们满怀深情地读课题──《桥》。

(六)总结全文,体会写法。

小小说的表达方式:

渲染气氛,铺垫下文。正面描写,塑造人物。

一波三折,突出品质。意外转折,突现主题。

猜你喜欢
木桥老汉小伙子
竹筷木桥
刘老汉的烦恼-收蜂(连载二)
老汉粘蝉
刘老汉笑了
Single-Log独木桥
灯泡先生
不达彼岸
拥挤的小木桥
反击
聪明的小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