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隐性灾难(二)

2020-06-22 02:07王庆永
河南畜牧兽医 2020年10期
关键词:灾难布局渠道

王庆永

(接上期)

下面笔者分析几点渠道认知问题。

一是“水过地皮湿”的全国布局。很多中小企业老板问笔者,是该快速布局全国,还是该深耕后复制?笔者说:“一定是后者,因为你是中小企业,即便你是大企业,也难以做到迅速全国化,看看恒大冰泉的全国渠道布局就明白了,营销讲求频率,以什么样的频率和节奏去操盘新品牌,或是老品牌,是有规律可循的。”

中小企业本来就是力量薄弱,一年销售额也就做个几千万元到几个亿,分不到全国几十个省,每个省每个市也就屈指可数了。笔者用“水过地皮湿”来形容这样肤浅的渠道布局,没有一点深度和根系,也没有稳定性,常常是粗放的合作方式,客情关系和当地的影响力都很弱,很容易被竞品撬单策反。中小企业的营销团队数量又很有限,做不到深度管理,常常一个渠道商那里一两个月才去一趟,这样的形式走下去,必然是失败无疑的。

过度分散,过度扩展,没有密度,服务、管理成本太高,是极其不合适的。中国市场很有意思,做透一个省,就有超大规模,因为我们一个省常常抵上外国一个小国家的人口,你着急什么去乱拓展呢?做透做深是趋势。

二是没有深度的渠道营销管理。很多企业的渠道建立后,根本就谈不上管理,业务人员从培训到学习都跟不上,去到渠道商那里,也就是充当个人力,根本发挥不了营销人员本身的职能。我们都知道,未来的渠道需要做到细化,更需要标准化、数据化的管理升级,没办法对所布局的渠道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只是派业务员轻飘飘地跑几趟,很难在渠道稳稳地站住脚。假如说渠道招商开拓是打天下,那么深度化的渠道管理,创新化的数据化管理,就是未来的守天下,天下好打不好守,因此,渠道管理的深化需要得到中小企业老板的重视。

三是没有新渠道升级的思考。这次疫情彻底暴露了很多企业渠道的短板和软肋,疫情封闭在家,你没生意做,别人天天发货,为什么?因为别人布局得早,早布局早受益。新型渠道已经成为传统中小企业老板不得不重视的存在,能否在未来实现全渠道布局,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实现社交化、社群化管理和营销,决定着你有没有未来市场的入场券。看不懂、看不起、看不上的心态不能有。不断地创新升级渠道模式,是每个老板都需要重点抓的事情,看看慕思床垫疫情下从零开始实现的新零售新营销的十万单,看看李渡白酒2019年就提前布局的云营销体系,值得所有中小企业老板去学习和深思,改革和布局。

渠道思考的误区,常常会让企业在错误道路上努力狂奔,错得没谱,此为隐性灾难之四。

乏力的品牌灾难

到今天,恐怕还有企业老板认为品牌不重要,或者说很多老板嘴上说品牌重要,但行动上却很少有对品牌建设的投资行为和关注。要知道,无论是曾经的市场,还是今天的市场,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无论是疫情期还是疫情后,消费者选产品的标准依然是可靠、安全、喜欢,而品牌是提供保障和识别的核心工具。

有人说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会让品牌失效。笔者认为这是别有用心的胡说。面对互联网所带来的海量信息、海量产品,消费者更难去做判断,而品牌是帮助消费者做出判断的核心标准,有品牌的企业不敢随便犯错,没有品牌的商家可能随意折腾,这就是品牌所带来的保障。即便是如此重要的品牌力量,却依然常被中小企业所忽略。很多老板到今天还在抱着重固定资产、轻软实力的心态去看待企业的资源分配,买车、买房、买地皮,买设备、买工具、打关系,都愿意投入足够的精力、物力,但唯独在企业的软资产上,品牌和技术创新上一毛不拔。这种认知的狭隘,只会让很多企业失去成为品牌企业的机会,丢掉本可以积攒的品牌资产。

随着国家在知识产权保护上的规范,企业能否拥有具备影响力和号召力的品牌,成为衡量一个企业是否有发展空间的重要标准。如同著名的微笑曲线图所示,两端的高附加值一定是集中在品牌和技术两个端口的,附加值最低的,也是未来最没有投资价值的,是处于底部的基础型加工生产。因此,品牌和技术两个端口,应该引起老板们格外的重视,很多企业老板说:“我们有品牌”,笔者说:“别误会好么,那不是品牌,那是商标”。假如花几百块钱注册一下,就算是品牌了,那也太容易了,等于天上掉馅饼。请记住,没有技术的生产赚的是劳动型利润,没有品牌的产品赚的是成本型利润,累死累活可能得不到自己预想的利润空间。因此,笔者认为,对品牌的不重视和不正视,可能是很多企业的隐性灾难。

组织认知的灾难

人是一切经营的主体,没有人的组织保障,再好的模式,再好的策略,都等于空想。人的问题,常常是最根本的问题。前面提到的几个隐性灾难,也基本和人的思维有关,但这里笔者要着重谈的关于组织认识的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用管理解决不了营销等经营问题。很多企业销量下滑,经营遇到问题,老板就想着去学习,但该学什么课程,常常被忽略,而最盛行的培训课程就是管理课。笔者经常告诉很多老板,中小企业存在的很多问题,不是管理问题,是经营问题,管理过剩的情况都常有发生。在一个经营策略错位的企业里,再好的管理都无法扭转错误。要记住,管理不是解决经营方向问题的,而是优化经营效率,降低经营成本的利器,正确看待管理的角色很重要。

二是只学方法不设组织。这个问题是普遍性问题,很多企业老板出去学了很多营销的思维,品牌的思维,但到头来还是无济于事,改变不了现状,一段时间又打回原样。之所以出现这个问题,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设立组织保障。无论你要进行企业互联网改革,还是要推进新营销、新零售,抑或是要推进新传播、新管理模式,都需要有专属组织去落地。到今天,很多企业表面上说做品牌,但就连最基础的市场部或是企划部都没有设置,更别说学习别人做新媒体部、内容部、全媒体部了,没有组织的保障,没有专人去思考和践行,任何策略都会大打折扣,最后都是无疾而终。

三是设立了新组织模式,却依然运行原来的考核机制。去年参观李渡白酒时,笔者问过该企业老板一个问题,李渡能成为全国裸瓶白酒的奇迹,独创了“沉浸式体验营销”模式,背后组织保障,是如何考核每个参与践行新模式的员工的?他表示,他们前期并没有像很多酒厂一样,把考核销量放在首位,而是考核与体验有关的各个环节,这样才保证了模式的顺利落地和每个环节的高体验度。因此,各位中小企业的老板们,假如转变经营模式并随之调整组织架构,一定要一起调整激励机制,以便于匹配新的组织和模式。

四是最重要的一点,老板的经营心态过于浮躁。很多传统企业,在最近一些年,常常被很多玩套路的资金盘、微营销等“割韭菜”,核心的原因不是这些骗子们技术高明,而是传统企业老板有些心浮气躁。当踏踏实实做生意的人被一些一夜暴富的案例和说辞所打动的时候,很多人选择的是抛弃原有,跟随“风口”,本想轻轻松松赚个盆满钵满,结果到最后却赔得倾家荡产。

总结起来,老板常出现的几种陷阱型心态如下:一是太想走捷径。也许是因为太累了,导致很多老板不想走常规道路,这类老板受不了一步一步地打基础再盖高楼,他们要的是一夜之间大楼崛起,这样的捷径心理是不科学的。二是没有耐心学习正道。很多人去学习选择的都是一些容易的,看书看不了,得靠听书,参加培训课也是随处跟风,根本不清楚这个培训老师或是培训课,是否和自己的问题所吻合,就着急报名刷卡,学来学去到最后成了学习专业户,却唯独忘了最初是为了什么而去学习,没有耐心分析自己的问题就着急去看病,常常是看错了医生吃错了药。三是没有创新氛围,一直经验主义,老板过度集权。很多中小企业的管理是不提倡创新的,拷贝模仿对手,因为“风险小”,而成了很多企业的“创新根本方法”。中小企业老板往往是集“超级业务员、超级灭火员、超级管家婆”等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超人,从而造成自我知识更新速度太慢,无法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最终被竞争对手超越和淘汰也就在所难免了。因为不敢试错,自然不会有对的存在,老板和团队的集体封闭,是很多企业遇到天花板的直接原因。

人是一切的核心。如果老板认知有问题,组织认知、管理机制有偏差,那么在错误的认知下,很难有正确的经营行为。组织认知的灾难是一切灾难的原点,这个灾难解决不了,一切都是空谈。

据新闻报道,美国的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8 年左右,日本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12年,我国中小企业的平均寿命却仅为3 年左右。眼前,在这次疫情的冲击下,我国中小微企业又会迎来一波倒闭潮。“创业是条不归路”,但我们在这些困境的背后,也要看到,无论再难的时候,再不好的行业,再不景气的氛围里,并非所有企业都倒下了,那些没倒下,且寒冬逆势增长的企业,就值得我们去观摩和学习。笔者在有限篇幅里整理的这几点隐性灾难,希望对正在经营中小企业的你,有所启发,也有所帮助,希望这篇文章,能让更多中小企业的寿命延长那么一点点,也是一种价值了。

猜你喜欢
灾难布局渠道
聚焦“五个一” 打通为侨服务渠道
雷击灾难
先进纤维材料战略布局
创举措 拓渠道 提质量
Face++:布局刷脸生态
Lumileds汽车照明:新布局下的新思路
车展前后 探底爱信息技术布局
渠道与内容应当辩证取舍
话说“灾难和突发事件”
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