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措施分析

2020-06-23 09:31朱素琴
文理导航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校本作业有效性初中数学

朱素琴

【摘要】近些年来我国开始大力实施新课程改革,原有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逐渐向着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向转变。在初中数学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作业是相当重要的内容,它能够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谓校本作业就是以学校学生为本,依据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数学作业的设计。通过校本作业来提升初中数学作业布置的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落实所学、夯实基础,同时减少学生们的作业负担。本文首先对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同时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分析,最后对于提升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措施进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能够为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提高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

1.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重要意义

无论是从教师的角度来看,还是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实施初中数学校本作业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利用校本作业能够显著提升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具体来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校本作业的针对性更强,帮助学生们进行有针对性的高效训练。通过平时上课掌握程度的反馈,针对教学重难点和学生薄弱环节合理设置校本作业的内容和作业量,来让学生能够较好掌握对应数学知识。同时,教师也能够通过校本作业来获得更多的反馈,从而实现对教学任务的合理调整。

其次,通过实施校本作业,能够让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具有更强的有效性,避免出现机械重复的情况,达到减负的目的和效果,通过更加丰富的内容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们在做作业时不但能够收获知识,同时设置不同类型的拓展题也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兴趣,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业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以往的作业相对更加注重统一性,大部分教师往往更加注重作业的结果,而忽略了完成作业过程的情感体验。例如选择某个练习册来进行作业的统一布置,其中的内容有的偏简单,有的又太难,有点题型太“老旧”,难以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校本作业相比于前面提到的练习册具有更强的针对性,作业题型不断更新,难度由易到难分层,还可以设置有趣的附加题,并对作业的具体作用进行强调,实现了对课堂教学的延伸,更好的完成数学知识的传播。所以,通过校本作业,不但能够改变传统作业中单调枯燥的问题,同时也能够改变学生们对待作业的态度,提升作业的完成质量。

2.提升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

2. 1適量性

学生的精力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要遵循适量性原则。对于初中生而言,如果作业量超过两小时则不会获得更多的进步,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情绪。初中学生正处于个性发展阶段,非常容易出现逆反心理,尤其是在受到束缚和过大的作业负担时,更加容易出现这种对抗情绪,甚至让学生们厌恶这门学科。因此,要严格遵循教育部门的减负要求,以校本作业为出发点来进行改革,真正减轻学生们的课业负担。

2. 2可行性

数学校本作业的形式主要包括基础落实、自主探索以及实践操作等内容,而不是单纯的通过记忆和模仿来完成作业,从而更好的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要遵循可行性原则。教师重视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并以此来提升学生们的空间观念,使得很多数学问题可以通过动手实践的过程来解决,不但节省了教学时间,同时也达到了新课程标准中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要求。

2. 3层次性

不同的学生,在智力方面、能力方面、心理方面以及综合素质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对于所有学生采用同一套要求和标准是不合理的,而是要采用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来真正激发出每个学生的潜能,实现分层次教学,让所有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获得良好的发展。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要依据学生们之间存在的差异,来实现多层次式的作业设计,并留给学生们更多的选择空间,以达到激发他们学习主动性的效果,让他们能够自由选择作业的难度和数量,从而有效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2. 4系统性

数学这门学科的基础是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前提条件。在进行校本作业布置的过程中,要充分遵循系统性原则,重视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的能力,并注重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将重难点内容分解到作业中,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3.提升初中数学校本作业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3. 1控制好作业量

作业量的多少与学生的成绩之间有着一定的关联,对于作业量进行合理控制能够显著提升学生们的学习成绩。如果作业量太少,那么无法起到巩固知识点的效果,如果作业量太多则会让学生们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降低学习效率。所以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要注意作业内容的代表性和典型性,实现触类旁通的功效,帮助学生们内化所学知识。只有严格遵循作业量的适中安排,才能够真正降低学生课业负担,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 2重视学生的基础

强化学生基础的过程应通过校本作业来实现,通过校本作业来让学生们获得更多基础方面的技能和知识,同时也包括相关的经验和思想。利用校本作业来让所有学生都能够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这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在实施校本作业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基础,这样才能够让校本作业更加有效。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进行作业的布置,并要覆盖到所学内容,让学生们通过校本作业来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打下坚实的基础。

3. 3实现分层设计

在进行校本作业设计时,要做到由易到难,根据学生们的数学学习情况来将学生们分为不同的层次。设置一定量的基础题型让后进生多巩固基础,中等生在落实基础的同时适当做些提高题,同时,在校本作业设计时,要适当的加入一些拓展类型和实际应用的提高题,让成绩好的学生有更多的发挥空间,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同时让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够从中获得更多的自信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具体来看,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将作业分为一卷必做题和二卷选做题两个部分,必做的部分相对较为直白,较易难度,让学生们能够看到这道题目考察的是什么,比较轻松解决。而选做的部分则难度较大,需要融入更多的生活内容,让学生们通过分析和阅读过程来进行解题,提升学生们的综合能力和实战经验。

3. 4提升作业的趣味性

校本作业除了包括书面作业之外,也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动手作业的设计,从而提升校本作业的趣味度,通过刺激学生们的感官来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所学知识。想要实现这一点,需要教师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在进行动手作业设计时更多的利用生活工具。例如在学习对称轴图形时要求学生们画一些对称的物品,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去思考如何确保所画物品的对称性,从而深入理解对称轴的内涵。实践证明,通过提升作业的趣味性,能够显著提升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并达到了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

4.结束语

总之,要想提高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就要秉承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学习特点、心理发展规律等因素。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分层设计作业,精选典型题目,活化作业形式等方面优化作业设计,以达到巩固课堂教学知识,提高学生作业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苏瑞娟.巧命校本作业共育家国情怀[J].速读(中旬),2019,(8):41

[2]沈宝松.以中考试题为导向的校本作业设计[J].福建中学数学,2019,(8):26- 28

[3]袁家雄.初中数学校本作业优化的原则探讨[J].文理导航,2019,(11):9

(基金项目:泉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研究课题泉州实验中学:初中数学作业有效性的实践研究(QG1352-060))

(泉州实验中学,福建泉州362000)

猜你喜欢
校本作业有效性初中数学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关于初中数学校本作业的研究报告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