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物理探究教学的策略

2020-06-23 09:31包久起
文理导航 2020年23期
关键词:中学物理

包久起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理念的不断创新,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探索新型教学方法,使得新的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水平,促进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的双向提升,是当前我国教育行业开展教学方式创新的重要目标。中学物理的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运用科学探究的方式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此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开展教学实践活动,从而促进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提升。本文先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意义,再以当前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出发点,提出中学物理教学中运用探究式教学的具体改进措施,为当前初中物理的教学方式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物理;探究空间;师生定位

物理学科在初中阶段,最为主要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基础实验进行理论知识的理解学习。因此在物理的学习中,教师需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得学生可以在学科知识的学习中通过自我探究的方式发现一定的物理现象。在对物理现象进行原理探索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探究物理规律,从而有效的提升自己的物理知识和学习能力,并通过这种方式找出适合自己的物理学习方法。在当前实际的中学物理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效果并不乐观,基于各种原因新型的教学方式没有实现其原有的价值,因此在物理教学中,如何将探究教学方法进行深入贯彻,是教师们需要积极探索的课题。

一、探究式教学的意义

在当代的教育理念中,教学不再是单纯的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而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与学生共同进行知识的探索,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知识内容是如何获取的,以及如何更加快捷的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教学的本质意义在于学习能力的提升,学习思维的锻炼,通过实践的探索,引导学生将现实内容与理论知识相结合。因此新型的教学观念是科学探究式的,要求在教学中不断引导,促进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细心观察现象,并使用所学习过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在教学中采用探究方式,就是在教学中注重知识获取的过程,从而帮助学生了解并掌握一定的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而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获得了最大限度的激发。

二、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过程存在形式化

当前中学物理开展探究式教学的成效并不理想,这主要是因为部分教师并不能熟练掌握这一教学方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效果就远不如其真实效果,使得这种教学方法的使用最终趋于形式化。教师在教学中仅仅是对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并且过分注重探究的结果,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探究过程,这就使得学生无法通过过程获取这种教学方式所蕴含的真实价值。这种脱离了实际的教学不仅无法有效的提升课堂效率,还使得学生对这种方式产生了排斥心理。

(二)师生互动水平不足

新课改后,教学往往更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但是在物理教学中,这一目的被错误理解,反而使得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时,仅仅为学生设定教学活动进行教学方法的实验,实际上并不注重实践结果,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成效不佳,没有真正体现该教学方式的价值。

三、中学物理探究式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师生定位,紧扣探究教学关键环节

采用探究式教学,教师需要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此时教师不能一味的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教育,而是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由原来的传播知识,转变为组织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探索。同时教师还承担了指导者的角色。当开展新教学时,教师需要紧扣探究教学的关键环节,通过引导的方式教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此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然后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相关的猜想和假设,并以此开展相关的学科内容探索过程,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主动的获取相关知识解决问题。在整个知识获取环节结束之后,教师再次发挥其引导作用,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分析,进行整体学习情况的探究总结,教师在此过程中开展学生研究成果的评价总结工作,帮助学生在评析活动中总结经验,获取正确结论,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升华知识内容,引导更多相关联学科知识的探究。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学习兴趣

探究式教学开展的首要阶段是问题的提出,在此期间教师需要不断开展问题情境的创设工作,从而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进行问题的发现、提出和解决。问题情境的创设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第一,开展语言环境的问题情境设计。也就是说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采用语言将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或者是与学习知识相关的内容描述成一个事件或者问题,从而使得学生积极探索老师所讲述的物理现象的发生原理。第二,通过实验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此时教师可以直接进行物理实验,让学生在观察的过程中引发疑问。第三,采用多媒体方式进行问题情境设计,此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进行相关物理现象的情境展示,从而让学生探究现象中的具体问题。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声音的特性》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我们在日常可以听到蜜蜂飞行的嗡嗡声,但是小鸟飞行的声音是听不到的,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的设定,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情况产生的原因。

(三)拓展探究空间,切实提高学生探究能力

在问题提出之后,需要引导学生开展相关探究来解决问题。在此环节需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探究过程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也是探究式教学较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有助于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深入开展学科相关知识的探究工作。此时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目标,向学生提出更多的发散性问题促使学生的思维往目标知识上转移。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五章《串联和并联》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何进行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路图设计,如何做到两个开关同时控制一个电灯泡等。引导学生自主发散思维开展实验,从而将学科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研究。

(四)加强实验引导,总结实验教学物理方法

实验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学科知识最有效的教学手段。在实验中,教师需要加强实验的引导作用,帮助学生进行物理方法的总结。此时,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进行试验操作,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不断关注学生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体验实验的魅力,并培养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运用科学研究方法的能力,有效的进行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当然实验过程并不是单独个体就可以直接完成的,教师在此过程中还需要关注学生在开展实验时的分工情况和合作状态。通过这些信息的观察,教师可以有效得知学生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变阻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小组内的分工工作交给学生,由学生自行根据本次试验的目的和所需要的流程进行人员分工,并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实时指导,指导學生进行电路串联和变阻器的使用。

(五)完善评价模式,不断巩固探究教学成果

在探究式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评价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的总结,可以帮助学生系统掌握知识内容。一方面,学生在开展评价工作之前已经就学科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此时进行总结工作,可以帮助学生凝练思维,获取更多的学科思维方式,教师加强对探究结果的解释和评估,并做好学生的引导工作,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是非常有利的。另一方面,学生接触新型教学方式需要教师的鼓励和认可,因此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内心状况,积极发挥引导作用,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综合素养。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第十七章《变阻器》的教学中,学生已经完成了试验,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探讨,并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总结出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这个时候,教师也可以让学生积极开展自评和互评,通过多种评价方式综合提高最终的评价效果。

四、结束语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较为实用的方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的桎梏,是创新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需要紧抓探究式教学的关键环节,有效的进行教学内容相关问题的探寻,并做好教学引导工作,帮助学生有效开展学科知识的探索研究,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参考文献】

[1]胡茹芊,蔡水珍,曹思思,吕家豪,姚传飞,刘喜斌.原始物理问题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原则与策略探究[J].名师在线,2020(09):19- 20

[2]林明华.不忘初心,以“物”为本,以“程”为要———中学物理课程落实素养培育的教学策略[J].物理教学探讨,2019,37(10):1- 4

(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华侨中学,福建宁德352300)

猜你喜欢
中学物理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巧解中学物理的比值题
仿真技术在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中学物理“智慧课堂”构建探究
文化自信视野下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思考
基于“学习金字塔”的中学物理教学改进研究
a绝对=a相对+a牵连在中学物理解题中的运用
挖掘隐含 找回漏解
中考物理估测题之常用物体数值
类比和联想在中学物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