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智慧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的实践应用

2020-06-29 09:44王琴霞
大众科学·中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王琴霞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健康成长的关键时期,不仅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科知识,还要培养他们的道德品质与核心观念。而道德与法治科目,对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教学中,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略了实践的应用,这也就导致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所以要进一步加强道德与法治课的生活化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作用。本文主要是从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研究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生活智慧;教学实践

引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该停留在理论教学层面,要让学生在生活经验和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深入学习理解理论知识的内涵,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学生的各项素质和水平,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观念和方法落后

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教学被束缚在课本和课堂之内,部分教师仅仅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重视课本知识的挖掘和探究,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理解能力和兴趣。个别教師受到传统教学思想的束缚,不重视教学方法和内容的创新,不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仍然采用填鸭式教学和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反复讲解理论知识,让学生不断的记忆和背诵,以提高考试成绩、增加学生知识量为教学目的,让本就内容繁杂、知识点众多的道德与法治学科更加枯燥无趣。对立式的课堂模式,使得教学氛围枯燥沉闷,学生们得不到老师的鼓励和认可,教师也得不到学生的课堂反馈,教学效率低下。

(二)无法调动学生积极性

如前文所言,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着一些问题,阻碍着教学效果的提高。同时,本阶段学生在学习道德与法治学科时,往往学习方法也很单一,只是为了考试、完成题目和教师布置的任务,去死记硬背相关知识点。学生们忽视了道德与法治学习的初衷,忽视了相关知识带给学生个人修养的提升和思想品德的培养,将学习当成了一项任务,而不是一项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由于缺乏教师正确的指导,孩子们会感到这项学科枯燥无味,难以提起兴趣,且一些知识点需要大量的记忆和背诵,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难以理解。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也就难以投入其中,真正有所收获。

二、生活化教学与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的策略

将道德与法治教学与具体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引入生活时例,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不断创新教学方法,用学生们的兴趣和已有经验来展开课堂教学,能够显著优化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

(一)引入生活化的教学内容

长期以来,道德与法治课堂主要依据课本教材来展开,这就将教学内容抽象化和简单化了。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事例、有趣的人物和言行,与教材内容相联系,将课堂生活化。既可以是学生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他们听到的人或事,让所学内容与生活有机结合,不再生搬硬套,不流于形式,更加全面地结合学生的生活日常,从而让他们对课堂学习更有亲切感,更容易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例如在学习“友谊的天空”“师长情谊”这两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在学习过程中让同学们说一说自己最珍爱的那一个朋友,最敬爱的那一位老师,与他们之间发生过哪些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请同学们畅所欲言,抒发真情实感,以此来提高同学们的课堂参与感,优化学习体验,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引入时事内容

当代中学生不应该埋头书海,两耳不闻窗外事。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就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所学的知识点也大多来源于生活现象的总结。教师在进行相关知识点讲解时,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时事,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并以此作为课堂的导入点,展开相关知识的学习。也可以时事作为教学手段,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点。例如在学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用“新一带一路”来帮助同学们更好的理解相关知识点。为了促进我国与周边各国的经济发展和友好往来,新形势下,我国开创性地提出“新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促进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展开国际友好合作,对于促进世界稳定和经济繁荣有很大的影响。用这样的重大时事内容作为课堂的补充和知识点讲解的手段,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记忆,同时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加知识储备量,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不应该被束缚在课本和课堂之内。教师应当注重创新教学方法和内容,突破传统教学思想的藩篱,引入生活化内容,以生活实际和学生的兴趣入手,让课堂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引入生活情境和生活时事,帮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能力,让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李照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新思路[J].中国校外教育,2017,32:92+94.

[2]连常生.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03:80-81.

[3]王明亮.生活化教学法引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理论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0.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教材研读思考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使用策略探微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基于三维软件和云班课APP的机械设计课程教学实践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中职计算机应用课程教学改革与反思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