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0-07-01 16:00房吉慧
装备维修技术 2020年28期
关键词:水利建设问题与对策工程管理

房吉慧

摘 要:在工程建设技术不断革新的影响之下,水利事业的建设数量也在逐年攀升,更好地促进了对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当中,要重视工程中的技术开展和设备运用,充分维护工程的建设质量与现场稳定。因此,本文将系统性地介绍水利工程项目中的管理不足,并详细讨论提升管控有效性的主要对策。

关键词:水利建设;工程管理;问题与对策

引言:

随着水利工程在电力补充、农田灌溉等多方面都有广泛应用,其建设规模与形制也十分多样化,是基础工程建设事业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现场的管理人员不仅要对项目的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负责,还需要通过技术优化和合理配置的方式对造价支出与现场安全予以合理管控,其工作的责任较为繁重,必须要有明确的工作规划才能够确保水利工程的有效推进。

1.水利工程项目的管理现状与不足

1.1建设质量问题

由于水利项目工程属于民生保障性的项目建设,在实际管理过程当中,必须要将工程质量放在首位,确保项目能够有效实现预期建设目标。在项目的招标管理环节必须要逐一核实参与竞标企业的人员配置问题,避免出现资质挂靠、人员借调的问题,影响工程的实际施工和后续验收。在施工建设时,对于各项建材的质量控制也十分重要,一些盲目控制成本和压缩材料使用的建设方式会对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产生直接的危害,必须要予以严格的控制和防范。竣工验收是工程管理当中必须要做好责任落实制度的重要内容,针对验收不负责、管理不到位的情况要加强规避,防止留存质量风险,充分发挥第三方质检与监督企业的应用优势,有效维护工程建设质量。

1.2施工安全問题

水利工程当中的建设环节较多,特别是对于一些大型项目的建设很容易产生过程性的工程安全隐患,必须要加强控制并做好预防。水利工程建设的地理环境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地下水系的分布情况会收到季节气候的影响而出现变化,对于工程的开挖和支护建设会造成不确定性,甚至会产生基坑透水和地质沉降等问题。由于施工安全是贯穿于整个项目建设周期内的问题,且在不同的施工环节中潜在的隐患问题存在一定的差异,对于缺乏工作制度流程的现场就会留存很多的安全问题。一些施工人员的思想认识不够充分,过度依赖于个人的建设经验来判断具体实操,未能严格参照设计图纸的标示进行测量定位,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也存在配备不齐全的问题,导致后续的施工和安装产生不当。

1.3建设成本问题

根据水利项目的规划建设来看,项目的投资建设成本往往较高,特别是在一些地质环境复杂的区域内必须要提前做好隔水和支护建设等才能开展土建环节,还会涉及到机电系统等的安装调试工作,对于进度和成本的管理也必须要纳入日常管理工作当中,在控制经济效益的同时充分考虑到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保证施工企业的权益问题。在成本管理的工作当中必须要和前期的招投标工作形成衔接和匹配,运用科学的方式控制最低限度,避免盲目压缩投资影响工程的寿命和质量。在施工管理中部分人员没有严格参考造价方案的标注,在工程前期出现较大的损耗与浪费,不利于整体的平均规划。施工人员的节约意识不够强,在实操中随意浪费的现场较为常见,管理人员未能做好现场监督与管理工作。

2.提升项目管理有效性的对策分析

2.1强化技术管控

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侧重点可以放在技术优化和动态管理两方面,管理人员要加强对建设方案中的技术要求研读,确保在现场监督时能够及时发现不足和隐患。技术交底环节能够更好地帮助管理人员理清不同环节下的工作侧重点,也能够及时掌握建设方案中的技术转变和调整内容,避免过于依赖个人经验完成对应工作。中标的施工企业要严格参照标书编制的内容完成施工建设,禁止出现分包转包的问题,否则可以根据双方的合同约定进行索赔,避免在不同的工序衔接过程中留存质量隐患问题[1]。项目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现场的施工监督工作,特别是在防水建设、浇筑作业和回填施工等重要的节点环节中,必须要经过阶段性的质量检验后再进行后续环节,若产生的开裂和变形等要及时进行加固处理,杜绝项目的变更和返工问题。

2.2落实安全责任

对于一些工程量较大的水利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多采用分组建设的方式来加快工程进度,管理人员要提前进行责任的分派,设立组长和安全员等做好建设过程中的人员管理和安排,避免产生工程事故问题。所有参与实操的人员都需要提前进行安全培训学习,对于一些滑坡、塌陷等工程事故要具备一定的辨别和救援能力,将人身安全放在首要地位[2]。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需要有对应的工作人员编制事故应急预案,针对不同工程进度下存在的风险问题进行分析判断,结合现场的设备、区域情况快速完成安全防范和处理工作。水利项目的安全管理要将预防放在救援之前,但在安全事故出现时也要及时进行事后的反思和调整,总结经验教训后做好后续的工程现场管理工作。

2.3信息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技术高度发展的现代,对于工程现场的实时监测更多的依赖于传感与通信系统,特别是在水利项目当中的基坑与支护受力问题,要通过应力分析和形变防范来提升管理的有效性。在完成基础土建环节的工程建设后,需要在对应的区域内安装传感探测装置,在一些高程差较大的区域内还需要适当提升监测密度,保证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在监控系统内需要提前录入受力和形变参数的限定范围,当日变量和累计变量超出最高范围后能够立即向管理人员发出警报,在进行人工核查后快速启动应急方案来进行支护结构的加固处理,减少坍塌滑坡等危险的发生[3]。这种信息化的管理手段在目前的工程建设当中广泛应用,可以实现整个工期内的实时管理,有利于减少人力投入和实际工作量。

2.4成本进度控制

在项目的建设成本和进度控制方面可以利用BIM技术进行动态调整,根据总工程量和期限要求施行系统分析,更好地保证监督管理的有效性。进度对于项目成本投入的影响占比较大,还会带来人员、水电、租赁等一系列的附加支出,在BIM系统内可以之间根据方案预设进行日报分析,对工程进度偏慢的问题提前发出预警和调整,避免为后续环境预留时间不充分的问题[4]。管理人员在借助信息化手段进行成本控制时还可以将报销记录纳入到BIM系统当中,逐一核对建材与设备的型号数量,直接得到当前工程中的损耗率,使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更强。

3.结束语

总之,水利工程的建设周期偏长,有效的管理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民生促进作用,维护施工方的基本权益。在实际管理中要根据质量、安全和成本三个方面分别开展,制定科学的工作制度,按照责任落实到人和现场监督的方式不断提升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赵晶晶.新时期小型农田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科技与信息,2021(01):114-115.

[2]张林杰.城市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2019(06):75-76.

[3]鲁艳萍,李万东等.水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20(15):193-194.

[4]赵壮.农村水利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黑龙江水利科技,2021(03):224-226.

(大连富友水利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00)

猜你喜欢
水利建设问题与对策工程管理
彭阳县基层水利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
由GS地产服务质量事件反思电力工程管理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浅析电力工程中的技改大修工程管理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配电运行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