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公共体育服务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7-03 05:53傅昱玮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指导员吉林省城镇化

傅昱玮,佟 强

2014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新型城镇化相关工作在全国范围内陆续开展。2014年8月,吉林日报发表《吉林省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了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目标与方向。2014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的通知》,通知确定“长春市、吉林市、延吉市、二道白河镇为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2015年10月26日至29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5年11月,国家发改委、中央编办等11个部门批准“吉林省梨树县、抚松县、林海镇成为第二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2016年6月,吉林省人民政府发表《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旨在“完善吉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划,推动吉林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2019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2019年新型城镇化建设重点任务》,提出“推动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等具体任务,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这对于优化我国城镇化布局,促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意义。截止2018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59.58%,吉林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7.53%。

公共体育服务是指公共组织为满足人们公共体育需求而提供的公共物品或混合物品,作为公共服务的一部分,它在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功能。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指出要“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强调了公共服务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处于重要地位。2016年5月5日由国家体育总局发布实施的《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到了:“要落实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加快推动群众体育发展,不断完善公共体育服务”。2016年10月25日,《“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全面实施,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与发展,公共体育服务在社会上的作用也越来越关键。研究发现,目前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许多困境,且相关理论研究偏少,如何优化公共体育服务,推动新型城镇化进程,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1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

1.1 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根据近三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至201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稳步增长,但增长速度缓慢;吉林省城镇和农村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虽然持续稳定增长,但两者之间差距仍然较大,且涨幅不明显,尤其是农村地区居民可支配收入,呈现出总量低、增速慢的情况。由于吉林省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居民对生活的需求仍然以基础的医疗、卫生、交通为主,参与体育活动对于大部分居民来说属于较高层次的生活方式,总体来说,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居民较少。目前,吉林省总体经济发展情况不乐观,城镇化发展水平不够高,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数据来源:2016-2018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12016-2018年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数据来源:2016-2018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22016-2018年城镇和农村常住居民可支配收入

1.2 政府供给乏力,缺少社会力量参与

现阶段,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供给仍以政府为主体,供给主体单一,供给流程缺少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供给的效率较低,资金来源渠道缺少多元支持,导致政府供给乏力。同时,由于缺少市场调控,社会力量参与较少,社会组织利益驱使较为严重。仅依靠政府供给的模式,向基层社区提供体育服务,导致了部分社区的体育场地不足、体育设施不健全,无法满足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体育需求。

1.3 城乡之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

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乡之间的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制约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目前,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存在着明显的城乡发展不均等化,长春市城区作为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核心,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层次相对较高,而城乡结合部以及下辖行政村,其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层次参差不齐,同时缺少科学的规划与管理,公共体育服务的体系不够健全。

1.4 缺少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作为为社会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公共体育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新型城镇化需要有更专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社区居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近三年,社会体育指导员增长人数保持稳定,但专业人才缺口明显,增长速度整体上呈下降趋势(见图3)。

数据来源:2016-2018年吉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图32016-2018年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人数

根据调查显示,2016年省内各地区社会体育指导员大专以及上的人数占比为58.56%,其他占比41.44%。显而易见,省内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整体偏低,有一定数量学历在高中(中专)以下,几乎没有接受过社会体育指导专业相关的高等教育。低水平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为社会提供的社会体育指导的质量偏低。长春市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学历和数量为全省最高,省内其他地区对比长春市还有较大的差距,各地区培养专业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仍需加强。

1.5 公共体育基础设施总量较少且质量不高

根据《吉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显示,截至2016年12月,吉林省已有10.5%的乡镇设有体育场馆,78.8%的乡镇设有公园和健身广场。59.2%的村设有体育健身场所。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落实好各项政策,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规模较以往有了一定的发展,然而全省乡镇地区、行政村的体育设施总量较少,地区之间差距明显。

表1 2016年吉林省乡镇体育设施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吉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表2 2016年吉林省农村体育设施统计情况

数据来源:吉林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三号)

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普遍存在着形式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在城市地区,社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场所主要有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桌等,这些基础设施缺少维护,出现了明显的设施缺损、破坏情况,居民即使有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但是受限于体育场地、基础设施质量低,无法满足自己的体育需求。而在农村地区,特别是偏远乡村,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常年得不到维护,受损严重,个别体育场地成为村民晾晒农作物的场地,体育场地的利用率极低。

1.6 居民表达体育需求的渠道单一

目前,吉林省各城市社区居民表达体育需求的方式主要以向居委会、街道办反映为主,基本上实现了自下而上的表达方式,居民们的意见能够有效的向上级相关领导传达,能够更好地向居民提供公共体育服务。然而,农村地区更多还是以政府自上而下的向地区实施相关体育政策,为地区提供单一的公共体育服务,少数村干部的意见代表了大部分村民的意见,村民的体育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守旧的、封闭的农村民主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一道阻碍。

1.7 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愿不强烈

吉林省部分城市社区开展体育活动较为丰富且形式多样,街道、社区等管理部门展开了一定规模的体育健康宣传教育,鼓励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然而农村地区体育相关的宣传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村民们无法正确认识到体育的重要性和价值,多数居民对体育的理解仍停留在竞技体育层面,并没有充分意识到体育与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村民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不强,淡化了自身对体育的需求,造成了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浪费,出现了公共体育服务供过于求的现象。

1.8 公共体育服务缺少与地域传统文化结合

吉林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中部,沿边近海,地域文化深厚。目前吉林省相关的公共体育服务开展仅仅是落实国家相关体育政策,根据纲领性文件推出相应的措施,为社会提供体育服务,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与相关地域传统文化结合,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活动的开展没有很好的体现东北地区的文化特征,公共体育服务的场地和设施的建设也缺少传统文化的注入。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对策探析

2.1 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目前吉林省地区生产总值在国内仍处于落后地位,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且城乡之间收入差距悬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吉林省各行政部门需要明确经济发展的目标和路径,落实好每一项相关政策,科学地推动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统筹布局,合理规划。在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同时,逐渐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居民的收入水平提高了,居民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愿意参加体育活动、享受体育服务的居民也就越来越多。优质的公共体育服务,是建立在良好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只有把经济发展好了,才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活力。

2.2 优化政府职能,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

首先,针对目前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发展存在的问题,省政府需要不断坚持和完善各项政策当中公共体育服务方面的内容。加大监管力度,明确在公共体育服务项目上投入的资金、设备、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多个指标,并做好评估工作,对供给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其次,在规划的指引下,不断推出新型有效的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让更多的体育组织和机构参与进来。设立奖励机制和优惠政策,例如,鼓励体育社会组织举办部分非营利性质的体育活动,推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居民积极参与,同时,政府在合理范围内尽量满足体育社会组织在其体育产品制造、体育赛事举办、体育场馆运营等方面的需求。

如此一来,政府不但减轻了自身体育服务的财政负担,拓宽了资金供给渠道,也为体育社会组织提高在社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提供了路径,也带动了相关体育产业的发展。使得公共体育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注入了新的活力,合理有效地推动新型城镇化,促进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主体多元化、协调化发展。

2.3 公共体育服务城乡均等化发展

为了改善城乡间公共体育服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吉林省政府需要加大对农村公共体育服务的财政支出,从公共体育服务相关设备、设施、场地的质量水平上着手,丰富农村地区公共体育服务的形式。此外,需要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地区的带动作用,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的带动作用,例如以长春市、吉林市为核心的长吉都市圈,因地制宜、优势互补,合力发展区域经济,在都市圈经济的带动下,辐射更大的区域,带动周边县市、乡镇和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公共体育服务提供经济支撑,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体育发展的差距,推动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奠定基础。

2.4 培育更多高质量的社会体育指导员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对体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以长春市为首,吉林省部分城市地区需要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对居民进行科学的体育指导,居民需要在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带领下在有限的体育设施和场地条件下展开体育活动。现阶段,吉林省社会体育指导员质量和水平较低,培育高质量的社会体育人才至关重要。可以从高等教育的角度出发,虽然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等高等院校已经设立了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本科专业,但是毕业生从事相关专业的岗位人数少,人才缺口依然大,仍无法满足基本的体育服务需求。

因此,需要鼓励和支持更多的高等院校开设相关专业和课程,同时,向专业技术人才教育方向寻找出路,在专科院校设置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并与社会体育指导就业岗位充分对接,开展校企合作,高校毕业后直接去相应的岗位就业,同时,鼓励学生从事相关专业的工作。这样一来,既能缓解体育毕业生就业难问题,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填补社会体育指导岗位空缺,更高效的为社会输送高质量社会体育指导人才。

此外,要对社会体育指导员的资格考试进行严格的监管并对资格证进行严格审查,对不具备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的人员进行淘汰,保持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专业性和先进性。

2.5 为社会提供更多先进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

针对目前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相关部门需要加大对省内各社区公共体育服务设施的供给,完善公共体育场地的建设。对于公共体育服务资源的浪费现象,有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监管力度,减少公共体育资源浪费的情况,不再让肩关节康复器、云梯、太极揉推器等健身设施成为居民们的晾衣架,使其真正能够为居民们提供体育服务。同时,在体育运动场地附近张贴醒目的注意事项和健身须知,引导居民们进行科学合理的健身运动。对于农村地区,尤其是公共体育服务设施普及率不高的区域,政府需要加大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投入,在村委会领导下推动相关政策的实施,努力建设高质量的公共体育服务设施,在对农村地区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过程中不断缩小与城市公共体育服务的差距,向新型城镇化不断迈进。

2.6 拓宽居民表达体育需求的渠道

现有的制度当中存在许多“搭便车”行为,少数领导干部的意见在没有争取村民的同意下代表了全村的意见,村民也不愿意表达体育相关意见,导致了政策实施与现状问题不相符,矛盾得不到有效的解决,还造成了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需要完善和保证居民参政议政的权利,也是民主化进程中的重要环节。因此,改革居民表达体育需求的制度、拓宽表达渠道势在必行。特别是农村地区,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解决相关问题,逐步实现自下而上的体育需求表达形式,将居民们真实需要解决的问题反映给相关部门,使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扩宽居民的意见表达渠道和途径,保证社区、行政村相关部门领导的邮箱或其他联系方式的畅通,同时开通绿色通道,由社会体育指导员或体育相关专业人员成立体育部门,专门负责搜集和整理居民们的体育诉求。

2.7 加大体育健康宣传力度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们更加重视体育,关注体育对健康的重要性。城市地区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部分居民意识到了参加体育运动能够增强体质增进健康,但是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还是没能充分认识体育,因此需要加强对体育的宣传作用,只有居民更多地参与体育活动,公共体育服务才能有更强大的发展动力。

通过新型的传播媒介,例如转发微信朋友圈、微博推广等方式,让更多的居民认识到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进身心健康,同时,也能帮助人民更好地了解目前社会提供的公共体育服务项目。贯彻落实《“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帮助居民们理解什么是健康、什么是体育、体育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使体育的重要性深入人心。

2.8 融合地域传统文化,打造特色公共体育服务

任何政策的实施都离不开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地域文化是地区间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省内个别公共体育服务相关政策缺少特色文化的融合,缺少文化品牌效应。公共体育服务需要注入文化,丰富其内涵,才能持续进步和发展。例如延边自治州,可以通过发展具有朝鲜族特色的公共体育服务,因地制宜,既能满足当地少数民族居民的体育需求,吸引更多的居民参与体育活动,也能打造传统文化品牌特色,为省内其他地区做好示范,相互促进,共同进步。将地域传统文化注入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证了城市化的多样性和特殊性,也能够将一部分地域特色文化通过体育服务得到继承和发扬,充分调动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从而推动城镇化的进程。

3 结论

公共体育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本文通过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吉林省公共体育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根据自身对相关数据和政策的理解,提出相应的对策。目前,吉林省的公共体育服务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仍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协调的情况。因此,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通过科学有效的路径和方法解决相关问题,推动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猜你喜欢
指导员吉林省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奔跑的小浪花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滑雪社会体育指导员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研究
吉林省2019年秋冬季秸秆离田工作方案
反腐
同江市 严把三关 促“两新”组织党建指导员作用发挥
盼头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命运的征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