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发达国家运动员职业发展政策研究及启示

2020-07-03 05:53李桂华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生涯运动员计划

汪 颖,李桂华,李 晨

引言

运动员职业发展是全球共性问题,世界各国都在进行积极的研究与实践。解决好运动员的职业发展问题能够免除运动员的后顾之忧,使运动员更加专注地投入到比赛和训练中,以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和良性循环。因此,近年来,运动员职业发展问题在各主要体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日益受到重视。

体育发达国家在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转型扶持等方面建立的政策体系、计划规划、保障措施、典型项目等值得我们借鉴。

1 体育发达国家支持运动员职业发展的政策规划

1.1 体育主管部门的宏观政策

体育发达国家大都制定了详尽的运动员保障政策与计划,全方位保障运动员的权益和福利,其中最主要的关注点之一便是帮助运动员在退役后顺利度过转型期、完成职业生涯的转换。

例如,美国奥委会创立了“运动员职业与教育计划”,为即将退役的运动员提供职业生涯咨询服务。法国的“绩效公约”则致力于在企业界和高水平运动员之间建立更具活力的伙伴关系,帮助运动员签署退役安置协议。新西兰高水平体育理事会推出的“运动员支持网络”旨在为精英运动员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帮助,将他们与愿意帮助他们在世界比赛中获胜的企业联结在一起,为他们提供专业服务、职业援助、资源和产品、学习知识技能的机会等。西班牙发起“铸造未来计划”的目的也是帮助退役的职业运动员在运动生涯结束后找到工作。

英国近年来更是举措频频,先后出台了多个促进运动员职业发展的计划规划。例如“竞技型生活方式网络”,是由英国体育理事会下属机构英格兰体育研究所建立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在追求高竞技水平和关心运动员个人生活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自2017年6月开始,“竞技型生活方式网络”团队与商业机构合作推出子计划——“运动员到商业计划”,为运动员提供机遇,打造体育圈外的人脉。该计划适用于任何现役或退役的高水平运动员,将这些运动员与桑坦德、普华永道、环境署和思科等单位的高管进行精心配对,双方每四到六周进行一次面对面或电话交流,并在为期九个月的指导中参加一系列学习和社交活动[1]。英国最新的运动员保障计划是2019年出台的“给我更多计划”,鼓励运动员更好地平衡体育生涯和自己的生活,并认识到提前为退役后生活进行规划的益处[2]。英国创建“给我更多计划”的初衷是帮助精英运动员形成一个更加全面的身份认知,即不仅作为一个运动员,同时也是一个普通人。该计划得到了英国体育部长和英国体育理事会主席的公开支持。

澳大利亚则在连续实施“运动员职业生涯和教育计划”近20年后又推出了全新的“个人卓越计划”。“个人卓越计划”由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设计和发起,旨在帮助运动员在面对体育运动和个人生活中的问题时都能做出明智的决策[3]。该计划推出了在线平台,把各运动项目中需要指导和支持的运动员集合起来;此外还与全澳洲约40所大学合作发起了“精英运动员友好大学”(EAFU)项目,让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兼顾学业。

加拿大的“行动计划”是在经过近3年的筹备后正式推出的,目的是为高水平国家队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之中及之后提供支持,让他们享有更好的生活。该计划的五大要素包括:职业管理、构建社交网、教育、培养新技能、健康。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欧盟作为区域性国际组织对其成员国的运动员职业发展问题高度重视。根据欧盟《体育白皮书》的要求,2012年11月,欧盟委员会文化教育总署体育部向其成员国发布了《欧盟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指南》,旨在帮助成员国制定和执行以行动为导向的全国性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政策和规划,并在国家层面上提升对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即运动生涯与职业生涯/教育生涯共同发展)这一概念的认识。2015年,为进一步落实《欧盟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指南》,欧盟启动了一项为期两年的调查,由“伊拉斯谟+体育”计划资助,旨在通过对有“双重生涯发展”路径的运动员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总结出成功实现“双重生涯发展”所需要的一系列关键能力,以优化运动员的能力配置并为他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服务,最终达到帮助运动员接受高等教育并成功就业的目的。经过两年的调查与研究,该项目于2017年发布了《GEES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指导手册》。

2018年,瑞典体育联合会即基于上述欧盟指南发布了《瑞典精英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国家指南》,这是瑞典首部聚焦学生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问题的国家级指南。该指南中特别搭建了“瑞典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环境模型”(如下图)。该模型采取整体化方案,从两个层面(宏观、微观)、三个领域(学习、运动、个人生活)来应对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问题[5]。

1.2 体育协会或联盟的配套项目

在大部分体育发达国家,运动员职业发展支持政策都是一个完整、系统化的政策体系。在体育主管部门制定了宏观政策规划后,各单项体育协会或地方体育组织都会纷纷出台相应的配套计划和实施细则。而职业体育联盟则一般会根据各自运动项目的特点,创建相对独立的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

图1 瑞典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环境模型

注:RF为瑞典体育联合会;RSF为地区级体育联合会;SOC为瑞典奥委会;DC为双重生涯发展

1.2.1 单项体育协会

在“竞技型生活方式网络”框架下,英国各单项体育协会如田径协会、柔道协会等纷纷组建“竞技型生活方式”团队,制定针对各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职业发展服务细则。例如,英国田径协会提供的支持涉及个人和职业发展的诸多领域,根据运动员的个人具体需求量身定制支持服务,并鼓励运动员对自身行为和自我意识进行管理。

澳大利亚游泳协会也在“个人卓越计划”的框架下开展了运动员转型准备项目,为运动员提供双重生涯发展咨询,还推出一款“幸福监控”app,这款app通过当代人更为熟悉的在线模式提供便利的多学科支持服务,包括职业发展和心理支持等。

1.2.2 职业体育联盟

美国全国橄榄球联盟(NFL)运动员协会一直走在第二职业项目创新的前沿,为运动员提供全面的解决方案。该协会提供一项名为“团队大集体”的企业加速器项目,与哈佛创新实验室、英特尔和凯鹏华盈等机构合作,为运动科技类初创公司提供帮助。NFL让所有运动员参加新秀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并为运动员讲解所有可用的资源。已退役运动员和正面临退役的运动员可以参加为其量身打造的商业学院,以帮助其迈入商场。NFL与沃顿商学院合作推出了企业管理和创业课程。NFL提供广播、个人理财、体育媒体、创业精神、特许经营、房地产、资产类别、货币心理学和小企业等方面的训练营。这些训练营旨在让运动员与各领域的专家结对,重点促进其技能开发。

美国职业篮球联赛(NBA)推出了促进职业转型的“工作影子计划”(即工作观察),让球员接触篮球以外的各种企业和行业。球员工会(NBPA)则提供了一系列在停赛期间参与的项目,比如“体育广播员培优计划”培训球员做媒体人,房地产研讨会则向运动员教授房地产投资知识和最佳操作方案。

澳式足球联盟球员协会(AFLPA)推出的MAX360项目开同类项目先河,旨在帮助简化对运动员职业生涯的跟踪分析,并且在他们还在打比赛时便为其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目前澳式足球联盟逾66%的运动员都持有场外发展计划的书面文件。

澳大利亚职业足球运动员协会(PFA)为甲级联赛足球选手推出了职业发展项目,包括在每个俱乐部派驻球员发展经理,以协助管理临退役运动员的转型计划。同时推出“迈过90分”计划,精英球员可通过100多个与该计划合作的机构,获取工作经验并探索未来的职业道路。

2 体育发达国家推动运动员职业发展的主要举措和典型经验

除了制定上述各类政策规划,各体育发达国家相关机构在推动运动员职业发展尤其是扶持运动员就业创业方面推行了一系列举措,取得了积极成效,形成了一些典型经验。虽然不同国家的具体措施因各自国情不同而各有特色,但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相同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跨领域跨部门协作,拓宽退役安置渠道

为帮助运动员就业创业,体育发达国家的各级政府、体育组织等往往会动员各方力量,共同组建一个较为完善的支持网络。

很多欧盟成员国专门在公共部门为运动员设置了大量职位。顶尖运动员可以为政府和公共机构工作,也可以担任军事、边防、林业或海关领域的职位。运动员的就业模式多种多样,他们可以通过培训在服务部门就职,可以找一份兼职,也可以从事营销和宣传类工作。澳大利亚板球运动员协会与学校、州警局、金融机构和紧急服务机构合作,为数百名运动员提供了赛场外的工作经验。法国体育部也与五个部级单位签署了合作框架协议,从而保证运动员享受就业优待政策。西班牙圣库加特高水平训练中心与附近的本地公司合作,公司负责为运动员提供第一份工作经验,位于训练中心的公立高中也在合适的时间为在此训练的团队上课。

2.2 注重从运动生涯早期开始培养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

在英国、法国、加拿大等国的竞技体育系统内,对于更好地平衡体育和个人生活以及尽早进行退役规划所带来的益处已有广泛共识。因此,这些国家纷纷鼓励运动员在运动生涯早期就开始培养职业意识,帮助运动员尽早掌握第二职业技能,为今后的退役转型做好充分的准备。

英国体育理事会举办“运动员的未来”论坛,目的是促使运动员们提早考虑转型问题,明确对退役后生活的规划。法国国家体育学院要求运动员接受两年专科教育,如计算机、新闻或商业等专业,为运动员掌握职业技能做准备;还开设诸如体育管理、体育设施建设等方面的课程,为部分运动员转型成为教练、理疗师或体育系教授做准备[6]。加拿大也非常注重在运动员开启运动生涯之初就帮助他们培养新技能,既包括实用的生活技能(例如时间管理、品牌管理和金融知识),也包括和职业发展有关的技能(例如演讲)。

2.3 通过多种形式为运动员就业创业提供资助金

为支援退役运动员,很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为运动员的转型、就业、创业提供资金援助。要想获得资助,运动员在竞技体育成绩方面往往需要达到一定要求。

澳大利亚国家橄榄球联盟投资700万澳元为球员创立了一项退役基金,同时还推出年金计划,使球员在退役后还能享受长达6年的保险;此外还为27岁以上球员的职业转型项目支付所需费用,以便他们接触到各种职业机会或就业服务。德国通过德国体育援助基金会加强对运动员退役后再就业方面的支持,为因雇用运动员而蒙受损失的企业提供补贴;德国很多国内企业也为运动员提供与竞技体育生涯相兼容的工作规定。奥地利的体育援助计划设置5个不同类别分别为 460个奥运和非奥运项目运动员提供资金支持,涵盖现役运动员与退役运动员,包括青年运动员和女性运动员等特殊类别。在丹麦,职业运动员可以加入享受税收优惠的养老金计划,并把钱花在教育或创立自己事业方面。法国的就业援助政策每年帮助数十名高水平运动员融入社会,并提供每年6.5万欧元的资助金。

2.4 日益重视职业发展支持服务与训练计划的一体化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享受了运动员职业发展支持服务的运动员会在运动表现方面有进一步提升。因此,近年来,职业发展支持服务与训练计划的一体化在体育发达国家日益受到重视。

加拿大“行动计划”的职业规划服务就像体能训练、营养调理和心理辅导一样,融入到了运动员训练计划中,作为常规化的补充性服务。由于职业阶段、个人目标和兴趣的不同,运动员的需求各异。没有一套统一的方案适合所有人,运动员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使用相应的服务。

英格兰体育研究所的多学科康复团队也实现了“伤病康复训练+心理辅导+职业规划” 三合一服务。当运动员受伤后无法进行训练或比赛时,他们享受的服务是:一方面,专家们会传递一种共情、理解的信息,即让运动员知道他们背后是有支持人员的;另一方面,“竞技型生活方式”顾问会充分利用这段受伤运动员不能进行有效训练的时间,例如,让他们参加职业发展和规划项目或学习一门运动之外的新技能。这不仅能在受伤期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有利于他们的心理建设,而且当他们完全康复时,他们对于运动生涯结束后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更好的准备,可谓一举两得[7]。

2.5 规律开展各类运动员就业支持活动

各体育发达国家为促进运动员就业而规律开展的常规化活动多种多样,包括职业教育峰会、职业发展培训班、创业研讨会、就业支援说明会、招聘会等。

2016年和2018年,美国奥委会分别举办了2次奥运与残奥选手职业教育峰会,收到良好成效,因此决定今后每届夏奥会和冬奥会结束后都举办一次职业教育峰会。英国定期为退役运动员举办“运动员转教练员”培训班,为期两年,学员均来自陆续退役的“世界级表现计划”运动员;2018年首次在拉夫堡大学举办了运动员自我创业研讨会,以支持运动员发展自我创业技能、事业观念以及提升税务能力等。加拿大帮助运动员构建个人社交网,包括朋友、指导老师、校友以及其他人际关系;国家队每半年或一年组织一次欢迎新成员的活动,增强运动员积累人脉的意识。法国首届运动员论坛即关注运动员职业发展。巴西奥委会也定期开展运动员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2.6 高度重视运动员心理健康服务

面对高水平竞赛的巨大压力及职业转换期的心理冲击,运动员们很容易迷失方向,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近年来,各体育发达国家都意识到了为运动员们提供专业细致的心理辅导的重要性。尤其是2018-19年,英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保障运动员心理健康方面出台了很多措施,体现了对运动员心理建设的高度重视。

英国2018年正式颁布了该国史上首个“高水平运动员心理健康行动计划”,为全英国所有的高水平运动员提供全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指导,并计划在2024年之前将“心理健康”纳入常规的运动员培养计划中。在《欧盟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指南》中,心理辅导是为运动员提供的支持服务中的重要内容,包括个人发展方式、生活方式管理、危机干预等。澳大利亚体育学院调查评估精英运动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建立了一个国家心理健康转诊介绍网,为优秀运动员提供评估和治疗心理健康问题的渠道;并于2018年新成立了“运动员健康工作组”,致力于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主要工作包括培养运动员高水平竞技环境下心理调节能力和生活技能,帮助运动员制定个人进修计划和职业发展规划,协助运动员参加社区各种活动或事务。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2019年新拟定的法规也使得一级联赛五大地区联盟的大学生运动员可获得心理健康服务。

3 对我国运动员职业发展工作的启示

同世界各国运动员一样,我国运动员也常常面临如何把体育运动和职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的问题。想要在最高水平的体育比赛中取得成功需要运动员接受高强度的训练,并经常性地参加多项国内外体育赛事。在这种条件下,要兼顾文化教育的要求和应对职业发展的挑战并非易事,不仅需要运动员具备高度的积极性、韧性和责任心,还需要通过特别的政策引导,避免优秀运动员被迫在体育生涯和职业发展之间做出选择。

近年来,我国运动员职业规划与辅导工作已取得突破式进展,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职业转换扶持体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退役安置制度也不断得到了完善。然而随着我国体育改革不断向纵深发展,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发展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关注。资料显示,全国每年退役运动员数量接近3000人,而在全运会年退役运动员数量最多能达到3500人[8]。这对我国的运动员保障工作尤其是运动员职业发展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体育发达国家在推动运动员职业发展方面积累的经验可以为我国相关部门制定发展战略提供有益参考。

3.1 完善顶层设计并细化配套措施

虽然国际奥委会、欧盟等国际组织为运动员的职业发展进行了大量指导性工作,但是无论从政策环境、资金资助还是服务监管等方面看,各个国家的体育主管部门才是保证运动员群体享有良好支持环境和足够经费支持并助其提升职业转换能力甚至直接安排就业的最关键力量。

建议我国体育主管部门进一步完善运动员保障工作的顶层设计,适时制定专门针对运动员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规划。政策规划的内容应尽量全面,包括社会保险、优抚安置、职业规划和辅导、文化教育、技能培训以及不同主体的参与方式等,更注重运动员作为一个个体的全面发展。

同时,各单项体育协会也应主动配合实施相关政策规划并制定更加细化的配套措施,或结合自己所管辖体育项目的特点,单独开发类似的运动员职业发展项目。

3.2 将职业规划教育前置,向运动员提供一体化服务

长期以来,我国部分体校中,运动训练早期化程度明显,运动员文化教育从源头被截留,更严重缺乏职业规划意识[9]。

建议我国逐步将运动员职业规划教育提前,即不能等到运动生涯快结束时才突击进行职业培训,而应将其前置,尽可能早地培养运动员的职业规划意识,在整个运动生涯全程都要贯穿文化教育和职业规划教育,做到未雨绸缪。尽早开始第二职业技能培训,为退役之后再就业做好准备,引导运动员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目标,早参加学历教育或充实职业技能。

《体育强国建设纲要》中指出,要“加大对训练基地科研、医疗、文化教育等支持,把若干现有基地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训、科、医、教、服’一体化训练基地”[10]。因此,我们应朝着“职业发展支持服务与训练计划的一体化”这个目标迈进,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纳入整个培养计划中,在主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同时,不间断文化课程学习,也不忽视完善运动员的职业规划,提供贯穿整个运动生涯甚至终生的全方位系统化保障。从运动生涯早期就为运动员提供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退役后的社会适应相关的咨询服务,提供就业、升学等相关指导,让他们在作为现役运动员训练时就为退役做好准备。这样运动员不用为退役后的前途担忧,也能够更加专注地投入到训练中。这种一体化服务既要符合不同体育项目的训练和竞赛特点,也要针对不同运动员的特色适时调整,力争做到服务的延续性。

3.3 推广“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理念

“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的理念首先是由欧盟委员会文化教育总署体育部正式推广的,进而迅速扩展到欧盟成员国,引发了欧洲双重生涯发展调查和研究的热潮。近年来,不仅国家积极地创建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项目,亚洲的日本和韩国也已引入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理念并将其融入到了运动员保障计划规划中。

建议我国体育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积极在运动员、教练等群体中宣传和推广“运动员双重生涯发展”理念,并借鉴国外数年来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推广经验,助运动员走上双轨发展的道路。这种运动生涯与职业生涯并行发展的模式不仅有利于运动员的体育事业,还能帮助运动员在退役后获得新的事业,并最大程度保护运动员的权益。

体育主管部门应与体育组织合作并统一行动,提高教练、运动员及其随行人员对双重生涯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期间鼓励现有运动员委员会和相关组织向个体运动员传播有关双重生涯发展支持服务的信息。

3.4 运动员职业辅导项目应更加常态化和精细化

近年来,我国有关体育人力资源部门开展了一系列运动员职业辅导活动,但总体上看仍不够系统化,存在内容单一、频次较低、组织松散等问题。对于帮助退役运动员转型成为教练员、协会管理人员、社会体育指导员、学校体育教师等的培训班,可以考虑使其更加系统化常态化,真正把运动员送上岗位,不能只重培训而轻实效。

有条件的单项体育协会可成立职业发展顾问团队,规律开展职业指导项目。此类指导项目应更加精细化,如首先为运动员提供个人职业能力评估,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兴趣所在并明确自身优势和劣势,然后教授一些制作简历、参加面试等技巧。另外还可委托专业的人力资源公司为运动员提供专业的职业规划与咨询服务。

要提高此类职业辅导项目的实效性,其服务内容一般应包含以下关键因素:为运动员提供结识雇主的机会,了解工作属性、工作期望和工作要求;监控空缺职位并为退役运动员提供及时有效的信息;设立联络员职位以便与有招聘意向的公司的人力资源部联系;提供灵活的实习、兼职工作、短工、应届生培训项目等;与有招聘意向的企业建立本地和区域合作网络,通过招聘伙伴网络进行互补;组织特定活动(例如研讨会、峰会、招聘会、工作坊、网络联谊活动)来帮助运动员深入洞悉职业生涯和体育生涯的有机结合,或者是后运动生涯的就业状况。

3.5 建立跨部门跨领域联动机制,使支持主体和支持路径多元化

运动员的就业不仅涉及体育部门,还涉及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多个部门。因此,需要建立起跨部门跨领域联动机制,形成运动员支持主体的多元化,并通过这些主体的配合和良性互动,为运动员搭建日臻牢固的社会支持网,达到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职业转换期的目的。

运动员职业发展路径也应更加多元化。我国运动员退役后的就业途径主要有政策性安置和自谋职业。有调查显示,如今很多退役运动员的创业热情都比较高,但与之相关的最重要的创业资金支持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目前创业资助金主要还是依靠体育系统如中华全国体育总会等机构的力量,对其他社会力量的动员有限[11]。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组织的兴起,非政府组织成为支持我国运动员职业转换的新兴力量,其中的典型代表有杨扬设立的“冠军基金”等[12]。我们应逐步将运动员的退役安置和创业扶持等具体任务由政府部门转移到社会组织和市场实体肩上,宣传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关注运动员职业发展问题。同时也让越来越多的运动员摆脱依赖心理,激发出自身潜力,在退役后华丽转身,从赛场成功走向职场。

猜你喜欢
生涯运动员计划
我的教书生涯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16 Years in the Mines
手残党的厨艺生涯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艺术家生涯》开启莫华伦导演之门
暑假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学做假期计划
Learn to Make a Holiday Plan学做假期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