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化问答社区青年群体舆论研究

2020-07-04 12:34徐建明程诺王博
新媒体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青年舆论

徐建明 程诺 王博

摘  要  社会化问答社区是青年群体活动的热门平台。自媒体时代,多类型价值观的激烈碰撞对青年群体的思维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文章通过对“知乎热榜”的数据收集,在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类型和具体事例,对知乎社区内的网络舆论进行深入的分析,最后基于我国在青年群体舆论引导现状及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针对性地对各类型舆论事件引导提出建议。

关键词  网络问答社区;青年;舆论;知乎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20)08-0005-05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年运动方向,全面加强对青年的思想政治引领和成长成才服务,坚持将加强青年群体价值观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我国第一部青年群体发展规划《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规划明确指出:把互联网作为开展青年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团结、带动和壮大网上积极力量,大力开展正面宣传。提升网络舆情分析和引导能力,疏导青年情绪,澄清误解和谣言,引导青年形成正确认知。青年群体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对青年群体的舆论引导显得尤为重要。青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把握青年群体的舆论脉搏,引导青年群体理性关注各类型社会事件,有助于社会的繁荣与稳定。因此,对青年群体的舆论研究顺应时代需求,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和研究意义。

随着Web2.0时代的不断发展,网络社区逐渐成为个体参与事件讨论和影响公共舆论的重要平台。知乎作为我国较为成熟的社会化问答社区,其用户群体中青年群体占据了绝大部分,由知乎用户热议而形成的热榜,代表了青年群体的关注热点。本文通过对知乎热榜的舆论进行分类研究,真实反映青年群体在互联网时代大背景下个人关注与群体舆论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展现青年群体舆论的独特性、时代性,帮助青年群体认清自身舆论所处的方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为相关部门在研究制定青年群体舆论引导和舆情管理政策提供合理参考。

1  研究背景

1.1  关键概念界定

1.1.1  社会化问答社区

在线问答社区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以百度知道等为代表的关键词搜索问答模式。社会化问答社区是在线问答社区的第二阶段,以社交为主。从广义上来说,社会化问答是一种提问者通过自然的语句而非一组关键词来描述其信息需求,回答者可以通过提供回答来满足其他人需求的服务,社会化问答社区正是基于此服务的社区[1]。国外的社会化问答社区中最典型的是Quora,国内的社会化问答社区又以知乎为代表。在知乎社区中,可以持续关注一个特定话题或作者,也可以提问和回答,正如知乎的口号: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

1.1.2  网络舆论

传播学奠基之作《舆论学》作者沃尔特·李普曼认为:舆论基本上就是对一些事实从道义上加以解释和经过整理的一种看法。学者喻国明认为舆论是社会或社会群体中,对新近发生的、公众普遍关心的某一争议性的社会问题的共同意见[2]。网络舆论是从传统舆论发展过来的。Web2.0技术的快速发展,极大丰富了信息传播的渠道,网络舆论正成为社会总体舆论中日渐重要、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3]。本文借鉴已有研究,将网络舆论定义为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4]。

1.1.3  知乎热榜

知乎是我国的社会化问答社区,于2011年1月26日上线。作为首个中文社会化问答社区,它代表了我国问答社区发展正走向成熟。刘宁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知乎社区内18岁至35岁的用户数量占总用户数量的80%左右,是青年网络舆论的主要平台[5]。知乎热榜汇聚了当下知乎站内以及网络中最热议的内容。知乎热榜每次上榜事件为50,并根据热度值进行排序,根据知乎官方介绍,热榜内容包含多个领域,覆盖全面,集中表现了24小时内知乎社区内最受关注的话题。

1.2  相关研究综述

Web2.0技术发展推动着在线问答社区从“问答”到“社交”,学者们也相继从第一阶段以搜索为主的问答社区转到以知乎、Quora为代表,在问答中强调社交属性的第二代在线问答社区。社交网络的核心要素是人与人的连接,问答社区通过这种连接创造巨大的价值[6]。社会化问答社区鼓励用户参与问答,将用户的经验、知识和智慧聚集起来,帮助解决用户提出的问题并汇聚已解决的问题,而形成的一个强大知识库,为用户提供了丰富、有价值的搜索资源[7]。

国外对社會化问答社区的研究,多集中在Quora,Quora是国外最流行的社会化问答社区,于2009年6月创办,在成立之初采取邀请制,汇聚了各行业的精英,也正是知乎的模板。Paul使用定量方法对Quora的声望机制进行了探索,发现用户通常通过信息和以往的贡献来评价另一个用户的权威,社交网络和投票促进了用户识别和优质内容的凸显[8]。Gang Wang等学者研究了Quora中话题与用户的相互连接网络,发现Quora因其内容的多样性,不仅提高了用户兴趣与积极性,还能把用户引导到高热度的话题上[9]。知乎作为Quora在中国的翻版,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本土化的改变,国内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充分。茹西子、胡泳等指出,知乎社区作为一个集聚知识精英与理性讨论的社会化问答网站,代表着理性和自由,对我国网络公共领域的构建发挥了独特作用[10]。郭博等人通过对知乎用户信息和动态进行综合分析,揭示了知乎用户行为与信息传播之间的关系,指出知乎网用户行为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兴趣驱动行为[11]。王巍以典型事例“魏则西事件”为分析对象,总结出知乎舆论场中用户情绪具有多元化、两极化、理性态度频显、情绪私人化、隐匿化等主要特点[12]。余越从青年群体舆论的角度,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指出“知乎”社区舆论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舆论表现自由纷呈、对于热点舆情事件反应迅速、易成为意见领袖、也易被意见领袖引导舆论走向以及政治参与娱乐化等几方面的特点[13]。陈静借助Python爬虫,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对知乎整体用户网络和意见领袖用户网络进行了实证研究,揭示了知乎用户网络的结构特征[14]。

随着更多的学者对知乎社区进行研究,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舆论特点将逐渐展现,但目前来看,大多数研究的事件数都很少,难以概括知乎社区内巨量舆论事件的分布特点,且缺乏对大量事件的分类分析,基于此,本文结合“互联网+”背景,运用Python爬虫的方法,对社会化问答社区的热榜事件进行收集,创新性地对其进行分类,对各类事件进行详细的统计分析,在分类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通过人工检索方式收集该热点事件的热评,深入分析,了解现状,并对我国在青年群体舆论引导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提供可靠的建议,帮助有关部门合理引导网络舆论,进而净化网络舆论空间,提高青年群体素质。

2  数据收集及分析

2.1  數据获取

2.1.1  样本数据获取

选取2019年6、7、8月3个月的时间为数据收集期,以3天为一个周期对知乎热榜数据进行收集汇总,共收集30次,每次50条数据,共计1 500条数据,经过人工检验,有效数据为1 500条。其数据包括标题、热度、详细网址、标题概述。

2.1.2  数据处理软件

在这方面,本研究主要使用Python爬虫来爬取知乎热榜数据,接着使用Python的第三方模块进行词云分析和文本情感分析,并辅以数据处理软件Excel进行数据分类汇总整理和作图。

2.2  整体数据分析

词云是对文本中的高频词给予视觉上的突出,过滤掉很多不必要的信息,使人能够一目了然文本的主要内容[15]。在网络舆论方面,词云能够突出网络舆论的重点和热点。笔者将所收集数据的标题导入Python,借用Wordcloud和Jieba第三方模块,根据标题语句的特点,对中文停用词表进行修改,再考虑实际情况保留特定名词,如“华为”等,生成如下词云分布图(图1)。可以明显发现,青年群体关注比较多元。

1)从词云特征“体验” “评价”“工作”“适合”“看待”等可以看出,青年群体对生活经验事件比较在意,青年群体愿意在知乎社区内讨论和分享自己生活经验。

2)从词云特征“王者”“荣耀”“游戏”“电影”等可以看出在青年群体中,休闲娱乐占有重要地位,受到普遍关注。

3)从词云特征“大学”“高考” “学习”“男生”“女生”等可以看出知乎社区内的话题都很贴近青年群体的实际生活,是对现实生活比较客观的反映。

2.3  基于分类数据的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事件越来越影响人们的生活。当今时代,几乎每个人都接受甚至参与网络舆论,然而网络舆论具有丰富性、复杂性、多元性、冲突性和难控性[4],对网络事件进行分类,能够及时、正确地得出事件的特点,便于分析和应对,本文将借鉴权威学者观点,结合知乎社区实际情况,在科学的分类标准基础上,得出青年群体在知乎社区内的舆论特点。

2.3.1  建立数据分类标准

王国华等从政府的视角,将网络舆情划分为弱型网络舆情、强型网络舆情和波动型网络舆情[16]。薛澜、钟开斌基于事件发生的诱因,将突发公众事件分类为自然灾害、灾难事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经济危机[17]。本文根据已有研究,借鉴2017年试行的《国家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再结合知乎热榜的特点,将收集的数据分为特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和一般影响事件(表1)。

2.3.2  数据分析

1)描述性统计分析。基于上述的分类标准,将收集到的1 500份数据人工筛选,部分数据只依靠标题无法判断其确切分类,针对该情况,笔者返回到知乎,浏览当时的标题简介和热门回答来得到确定分类。统计情况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生活经验类占53%,娱乐影视类占37%,社会管理类占5%,学术科普类占4%,社会安全类、自然灾难类、事故灾难类一共仅占1%。娱乐影视和生活经验类的热搜占了绝大多数,这也符合青年群体的日常生活。以下是对其他类型事件的简要分析。

(1)社会管理类事件反映了当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由上述分析可知,社会管理类事件数所占百分比为5%,比例虽然不高,但知乎社区内关于社会管理事件的讨论却深刻地反映着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念。学者余越指出,当代大学生们的自我定位和自我期许,造成他们对于社会和时政的关心带有一种“中产”的自觉承担意识,对于社会管理这样的话题普遍比较关注[13]。2019年8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意见一经发出,在知乎内便出现“如何解读继粤港澳大湾区后提出的「深圳先行示范区」?具有怎样的意义?”这一提问,接着快速到达热榜第一,该问题受到2.7万人关注,1 653万浏览量,引起青年群体的热烈讨论,深刻地反应当代青年群体的价值观念。笔者从赞同数前十回答的作者信息发现,亲历者,学历较好的作者的认同度较高,同时,翻阅这十个回答,可以看到不少都引用了权威机构、官方机构发行的文件原件,或者官方媒体的报道,可信度较高,回答较专业。在青年群体对社会管理热心的同时,笔者也发现有些回答以及下面评论不乏言语极端的例子,但是随着专业人士或者机构号陆续参加讨论,言语极端的回答会被“逼”下回答的前排位置,最后无人问津,理性又开始回归。

(2)青年群体对学术科技不乏兴趣,话题讨论较理性。由表2可以看出,知乎社区内的学术科普类事件占有一定的比例,为4%。知乎社区内学术科普类型事件登上热榜的原因,多半在于当时的科学研究重大突破或知乎用户的神奇脑洞。且通过浏览回答可知,获高赞者几乎都是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这也体现了知乎社区的理性和专业。以“我国物理学家杨政宁到底有多厉害”话题为例,该话题曾一度登上知乎热搜榜第一,共引起了1.1万关注,1 385万浏览。该话题下的热门回答几乎都表达了一种核心的思想:当代的营销号过多关注杨老的私人生活不提他的伟大成就。知乎的热门回答中详细介绍了他的生平。有的答主从专业角度出发,解释杨老的物理成就,获得不少的点赞数,同时,点赞数上万的回答大都属于科普性解释。基于此我们可以知道,知乎社区内的气氛比较理性、专业,但同时太专业的内容也不会太受认同。

(3)青年群体用全新的方式关心社会国家。社会安全类事件发生的次数极少,且由于知乎的屏蔽机制,就本次研究收集的数据而言,涉及社会安全类事件仅有一条,热搜标题为“如何看待饭圈女孩8月14日怒怼香港激进示威者一事?”浏览该标题以下回答可知,当代青年群体用他们特有的方式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如“特色评论”“饭圈文化”等。

(4)青年群体关心社会,重大灾害一旦发生将受到密切关注。自然灾难类、事故灾难类这两种类型事件所占比例极少,只有5件,百分比也只有不到1%,但是通过回顾6月、7月和8月新闻报道,可以发现,这两种类型事件一旦发生,经过很短时间就会通过发酵,进而登上热榜。

2)标题文本情感分析。文本情感分析又称意见挖掘,简单而言,是对带有情感色彩的主观性文本进行分析、处理、归纳和推理的过程[18],是自然語言处理领域下的一个分支。百度AI智能平台的自然语言处理模块的情感倾向分析功能,能够智能的返回文档的情感极性:消极、中性、积极。笔者通过Python安装Baidu-api第三方库,从中调用AipNlp(百度自然语言处理接口),将标题数据分类导入,所得各类型标题数据情感倾向百分比堆积条形图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情感倾向为消极的数据所占比例在歌类型事件中都占绝大部分,且在一级指标中的所有事件类型的情感倾向都是消极。二级指标中的所有事件类型中情感倾向为积极仍然不多,但也占有一定比例。由此可见,对于影响程度较大的事件,能登上热搜的几乎都是情感倾向为消极。对于影响程度较小的事件,情感倾向为积极的也有一定可能登上热搜。

3)平均热度值分析。据知乎官方介绍,知乎热榜中的内容热度值,是根据该条内容近24小时内的浏览量、互动量、专业加权、创作时间及在榜时间等维度,综合计算得出的。热度值能够综合反映该条内容的受关注程度。笔者统计各类事件平均热度值如图3所示。受数据数量的限制,分析前四个类型事件的热度值可行性值得商榷,故本小节只讨论后三种类型事件的热度值。可以看出娱乐影视类、生活经验类、学术科普类的平均热度值比较一致,且处于较低的水平。

3  结语

社会化问答社区作为新一代青年群体舆论的主要发源地和聚集地,在知乎社区内研究青年群体的舆情特征是必然的趋势。基于上述研究成果,本文归纳的建议和展望如下。

1)加强对娱乐影视类和生活经验类事件的合理引导。上述研究可知,经验类和娱乐类事件占了绝大部分,随着网络在青年群体中所占事件越来越多,起因是娱乐类事件最后导致发生严重的社会管理类事件的例子屡见不鲜,知乎社区内要对容易引起争论的娱乐影视类和生活经验类事件进行合理引导,避免发生严重的舆论危机。

2)知乎官方可适当增加权威问题回答。通过专门开辟相对应话题板块,吸引学术科技大牛和兴趣爱好者聚集,以便于提供较权威的相关问题回答。同时也应该注意到,不能一味追求专业而丧失了受众,将专业的知识用科普类的话语表达出来才是合适的,既能有效抓住青年群体用户需求,提高用户黏度和活跃度,又能保证相关话题的学术性与专业程度,实现平台与用户的双赢。同时,也有助于提高青年群体的科学意识、创新意识,引导更多青年立志投入国家需要的科技研究与发展中去。

3)通过改进算法引导重大舆论事件发酵过程。针对青年舆论易受影响的特点,知乎官方应该建立相关话题和文本情感倾向的预警机制,设立话题涉及社会安全,社会管理类事件的预警阈值,当达到某一阈值时,对一些极端的用户账号及时处理,同时进行人为干预,及时地利用算法将合理而理性的答案推送到榜首位置,加强舆论的引导。对于相关舆情管理部门,应结合知乎的预警机制,建立舆情应急处理系统,在发生舆情事件后,联合公检法等权威机关,核查事件真相后及时发声,避免舆情往失控方向发展。

青年智则国智,青年独立则国独立。加强青年舆情管理与引导,重视新时代青年舆论的新特点、新变化,给青年理性思考和发声的空间,让青年思想与舆论健康生长需要各方广泛参与。

参考文献

[1]Shah C,Oh S,Oh J S.Research agenda for social Q&A[J].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Research, 2009,31(4):205-209.

[2]韩运荣.舆论学原理、方法与应用[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

[3]喻国明,李彪.2009年上半年中国舆情报告(上)——基于第三代网络搜索技术的舆情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3(1):132-138.

[4]谭伟.网络舆论概念及特征[J].湖南社会科学,2003(5):188-190.

[5]刘宁,马秀峰.移动互联网时代社会化问答平台分析——以知乎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8(24):

81-83.

[6]Steven Ovadia. Quora.com: Another Place for Users to Ask Questions[J].Behavioral & Social Sciences Librarian,2011,30(3):176-180.

[7]沈波,赖园园.网络问答社区“Quora”与“知乎”的比较分析[J].管理学刊,2016,29(5):43-50.

[8]Paul S A, Hong L, Chi E H. Who is Authoritative? Understanding Reputation Mechanisms in Quora[J].Proc of Collective Intelligence,2012.

[9]Wang G, Gill K,Mohanlal M,et al.Wisdom in the Social Crowd:An Analysis of Quora[C]. Proc of the 22nd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2013:1341-1352.

[10]茹西子,胡泳.知乎:中国网络公共领域的理性试验田[J].新闻爱好者,2016(2):20-24.

[11]郭博,赵隽瑞,孙宇.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行为统计特性及其动力学分析:以知乎网为例[J].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2018,2(4):48-58.

[12]王巍.知乎舆论场中用户情绪呈现的实证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7.

[13]余越.网络问答社区中青年舆论呈现特征与引导策略——以“知乎”为例[J].思想理论教育,2018(11):78-82.

[14]陈静.网络舆情传播中知乎意见领袖的影响机制[D].武汉:武汉大学,2017.

[15]黄伟松,曾玉珠,魏森林.文本挖掘在企业网络舆情分析中的应用研究[J].电脑编程技巧与维护,2017(22):5-8,17.

[16]王国华,冯伟,王雅蕾.基于网络舆情分类的舆情应对研究[J].情报杂志,2013,32(5):1-4.

[17]薛澜,钟开斌.突发公共事件分类、分级与分期:应急体制的管理基础[J].中国行政管理,2005(2):102-107.

[18]赵妍妍,秦兵,刘挺.文本情感分析[J].软件学报,2010,21(8):1 834-1 848.

猜你喜欢
青年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自我实现角度窥探青年自我实现的困境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