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教育的对策探究

2020-07-09 19:36练学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12期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体育对策

练学明

【摘要】在素质教育背景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和目标,学校也越来越注重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体育作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学科,在教学中渗透德育也是教师的教学目标。文章在分析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的基础上探讨渗透路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体育   德育渗透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992-7711(2020)12-114-01

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越来越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也加强了德育渗透。体育新课标将健康行为、运动能力和体育品德列为核心素养内容,并要求教师将德育渗透到日常的技能和体能训练过程中,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原则

1.统一性原则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健康成长的保障。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要以核心素养要求为依托,以社会建设为目标,有目的、有计划进行渗透。体育学科作为小学义务教育的组成部分,要以学校的德育教育保持统一,以使体育德育更好地服务学校德育,通过体育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水平。

2.延续性原则

德育教育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与普通学科知识教学不同,需要经过长时间渗透,使学生通过实践进行内化。体育课堂上进行德育渗透的方式即使非常深刻和新颖,也不会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体育教师要以延续性为原则,根据小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进行德育渗透,以强化德育培养。

3.差异性原则

每个小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也有独立的个性。针对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在进行德育渗透时可以提高难度;针对学习能力弱的学生,在德育渗透时,教师可以花多一点时间进行指导。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进行德育渗透,利于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能有效保障德育教育效果。

二、小学体育教学渗透德育的路径

1.以品德教育为根本,提高德育的阶段性和系统性

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快速生长和发展的时期,学生之间差异性大,教师要依托品德教育进行系统性和阶段性德育教育,以保障德育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师可以与道德与法治教师共同组成德育教育团队,依托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的德育教育方案,与体育教学内容融合。体育教师在道德与法治教师提供的方案的指导下,根据不同学段的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等与不同体育教学内容进行结合,帮助学生改善不良习惯,并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低年级,德育渗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中年级,德育渗透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义务,并具备集体荣誉感;在高年级,德育渗透目的是帮助学生形成个人价值观念,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频,使学生从关注自己转移到关注社会。

2.以学生身心发展为核心,选择恰当的德育渗透方法

教师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选择趣味性且娱乐性的渗透方式,以提升德育渗透效果。体育课堂与其他课堂相比,活跃性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高,教师可以通过游戏形式进行德育渗透,使学生通过游戏强健身体,并提升自身道德修养。教师可以设计投篮游戏,将学生划分成若干组,每小组中分为两个小小组,小小组有明确分工,一组负责投球,一组负责捡球,一轮游戏结束后,组内的小小组分工互换。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能意识到台前和幕后工作同样重要,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教师也可以为学生讲授体育明星的成长历史及故事,让学生了解,我们看到的只是体育明星表面的风光,在这背后,他们付出的非常多,而这些付出是我们看不到的。体育明星的故事能让学生学习明星身上的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并内化为自己的品格,通过不懈努力,直到成功。

3.以体育教学内容为载体,突显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就蕴含着体育精神,这些精神与德育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体育教学适合团队精神、竞争精神、突破精神的德育渗透。如在进行篮球项目教学、拔河比赛、足球项目教学时,都能突出竞技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在实际教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中国奥运健儿拼搏的画面,通过比赛现场的竞争氛围激发学生,使学生能在学习过程中克服困难,实现自我挑战,并不断提升。另外,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德育渗透,以使德育渗透与学生的发展相统一。有的学生在体育课堂学习时缺乏团队协作意识,会影响集体对抗竞赛的顺利开展,针对这种学生,教师要加强集体荣誉感的德育教育,让其感受集体合作成功后的快乐,使其能不过于好胜,能藏好好强的锋芒,以集体利益为先,做好团队协作。

4.以教师的品德示范,强化对学生的影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可替代的,教师也是推动德育渗透的中坚力量。体育教师要对德育进行全面认知,坚持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并以身作则,通过自身的示范强化学生的德育渗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示范动作时,要耐心、细致且有礼貌,目的是通过自身的影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自身道德素养高,学生能在长时间学习过程中通过对教师的模仿提升道德素养,避免通过说教引起学生的反感。所以,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访谈举止,并将严谨踏实的工作作风贯穿于教学中,以实现对学生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对学生养成高尚品德,对学生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有重要促进作用。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时,要以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切入点,要以灵活的教学方法、丰富的教学内容为载体,使德育及体育精神在体育教学中充分展现出来,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参考文献】

[1] 宋培蕾.小学体育教学中如何开展德育教育 [J].小学教学研究 ,2018(32):36-37.

[2] 邹美文.核心素养下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探索 [J]. 体育师友 ,2018,41(05):8-10.

[3] 赵川.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理念 [J].课程教育研究 ,2018(35):220.

[4] 刘西才.新时期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的思考 [J]. 运动 ,2018(15):108-109.

[5] 顾强.浅谈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与德育管理的融合 [J].当代体育科技 ,2018,8(19):57+59.

猜你喜欢
德育渗透小学体育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