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LP、LPO、NOS水平和肠道菌群分布变化分析*

2020-07-10 04:35栗红江何福亮陈来印
实用肝脏病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健康人双歧酒精性

栗红江,何福亮,陈来印

酒精性肝病 (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病因明确,为长期大量饮酒导致的肝损伤。ALD初期仅表现为轻度酒精性脂肪肝(AFL),可逐渐发展为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AH)、酒精性肝硬化(alcoholic liver cirrhosis,ALC),甚至肝功能衰竭,但目前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1, 2]。因此,探讨 ALD 发生发展过程中患者血清学指标改变及相关的病理生理学变化对于早期诊治、防止病情恶化等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酒精不仅会在肝脏代谢过程中诱发氧化应激反应,损伤肝细胞,还会对肠粘膜产生刺激作用,进而打破肠道微生态平衡[3, 4]。本研究检测了不同类型ALD患者和健康人血清脂肪酶(lipase,LP)、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一氧化氮合成酶(nitric oxide synthase ,NOS)水平和肠道菌群分布的变化,旨在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肝病科收治的ALD患者88例,男83例,女5例;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为(49.1±5.2)岁。诊断符合酒精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 年更新版)[5],其中AFL患者 36例, AH患者 27 例,ALC患者 25 例(Child-Pugh A 级8例,B 级 11 例, C 级6例)。排除标准: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②伴有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功能异常、精神疾病或伴严重的内分泌或遗传代谢性疾病;③伴有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④造血系统功能障碍;⑤自身免疫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肝外梗阻性黄疸或肝脏原发或转移性恶性肿瘤或严重的肝功能衰竭;⑥孕妇或哺乳期妇女;⑦接受过肝移植;⑧入组前8周内应用过免疫功能调节剂、抗生素、皮质激素、微生态制剂或应用过肝损害性药物。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男37例,女3例;年龄34~67岁,平均年龄为(48.2±3.5)岁。所有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并全程监管。

1.2 检测方法 采用比浊微板法检测血清LP水平(青岛捷世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LPO水平(南京信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荧光法检测血清NOS水平(上海雅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麦康凯琼脂板、MERCK 肠球菌培养基和BS 培养基 250行粪便细菌培养(上海信裕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采用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CelsisRAdvance IITM,湛江安度斯生物有限公司)行细菌鉴定,以菌落形成单位的对数值(lg CFU/g)表示检测结果。

2 结果

2.1 四组人群血清LP、LPO和NOS水平比较 AFL组、AH组和ALC组患者血清LP、LPO和NO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C组血清LP、LPO和NOS水平显著高于AFL组和AH组,AH组显著高于AFL组(P<0.05,表1)。

2.2 四组人群肠道菌种数量和主要肠道菌群数比较 AFL组粪双歧杆菌数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AH组和ALC组粪菌种数量和双歧杆菌数显著低于健康人(P<0.05),而粪大肠埃希菌数和粪肠球菌数显著高于健康人(P<0.05),即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肠道菌种和双歧杆菌数逐渐下降,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数逐渐增多(P<0.05,表2)。

表1 四组血清LP、LPO和NOS水平比较

与健康人比,①P<0.05;与AFL组比,②P<0.05;与AH组比,③P<0.05

表2 四组肠道菌种数和主要肠道菌群数比较

与健康人比,①P<0.05;与AFL组比,②P<0.05;与AH组比,③P<0.05

3 讨论

ALD是一种有过度饮酒造成的慢性进行性肝脏疾病。随着国内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饮食结构和习惯等均出现重大改变,ALT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 7]。虽然单一致病因素为长期大量摄入乙醇,但是其发生发展与各种发病因素相互作用,乙醇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内毒素、肠道菌群失调和基础疾病等均在ALD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8, 9]。现有关于ALD的研究多集中于如何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方面,关于ALD患者血清相关指标及肠道菌群变化的系统性分析报道还需要加强。

本研究结果显示,AFL组、AH组和ALC组患者血清LP、LPO和NOS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人,且ALC组血清LP、LPO和NOS水平显著高于AFL组和AH组,AH组显著高于AFL组,说明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血清LP、LPO和NOS水平逐渐升高。考虑原因为,长期大量酒精摄入大大增加了机体活性氧的产生,导致自由基产生过多,但抗氧化物质被大量消耗,激活了脂质和蛋白质的过氧化反应,促发氧化应激反应[10, 11]。该反应所产生的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促进炎症产生、影响线粒体功能,进而诱导肝细胞病变。其中,内毒素的主要毒性成分LP是诱导细胞损伤和凋亡的重要物质,其水平升高可能与酒精浓度升高导致肠道通透性增高有关[12]。研究指出,LP可通过血液循环进入肝脏,引起局部慢性炎症[13]。LPO则可有效反映脂质过氧化程度。在正常生理情况下,LPO水平极低,但ALD患者由于自由基产生过多,导致线粒体内脂质过氧化而破坏不饱和脂肪酸,使得LPO产生增加,易损伤细胞及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进而导致线粒体膜流动性下降,通透性增强[14]。此外,酒精的摄入还可激活诱导型NOS,并使其大量表达,后者催化左旋精氨酸产生大量的 NO自由基,极易与O2作用产生具有明显细胞毒性的活性产物,改变肝细胞膜通透性,造成肝细胞不可逆的损伤[15]。

本研究还发现,AFL组粪双歧杆菌数显著低于健康人,AH组和ALC组菌种数和双歧杆菌数显著低于健康人,而大肠埃希菌数和粪肠球菌数显著高于健康人。随着肝脏损害程度的加重,肠道菌种和双歧杆菌数逐渐下降,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逐渐增多。ALD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分布差异较大[16-19]。分析原因为长期大量饮酒后,破坏了肠道粘膜的完整性,高浓度酒精可刺激肠道上皮,其代谢产物乙醛亦可影响肠道上皮渗透活性,改变了肠粘膜的正常结构,再加上短链脂肪酸等有机酸的产生导致肠道酸性化,使其正常定植的细菌开始发生移位,而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等革兰阴性菌得以大量繁殖和生长,抑制了双歧杆菌等益生菌的活性,部分弱势菌种的生存环境亦受到限制而导致肠道菌种和双歧杆菌数逐渐下降,肠道菌群出现失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肠道内环境变化更明显[20-22]。此外,肠道菌群失调后,可导致内毒素和多肽等肠源性产物水平大量增加,后者激活肝脏及其他器官的吞噬细胞,引起炎症反应,刺激肝细胞氧化应激的产生[23-25],导致血清LP、LPO和NOS水平变化,使病情进一步恶化。因此,对于早期 ALD患者,应重视肠道菌群的调整,戒酒,适当补充益生菌,这些综合措施的应用可能有助于控制ALD病情发展成为AH或ALC。

综上所述,ALD患者存在血清LP、LPO和NOS水平增高和肠道微生态失调。随着病情加重或进展成为AH或ALC,这些变化程度更明显。血清LP、LPO和NOS水平与肠道菌群的变化存在某种因果关系,需要进一步明确。在临床诊疗活动中,医师应当对以上变化加以重视,并给予积极的干预措施。ALD存在较为广泛的疾病谱,每种实体的诊断还缺乏特异性的手段,可能造成了选择偏倚。选择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需要组织病理学诊断的证实,这些均需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重视。

猜你喜欢
健康人双歧酒精性
3种食品中双歧杆菌鉴定方法的比较分析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中医治疗
双歧杆菌与肠道疾病及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天麻素有望成为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潜在药物
小檗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相关通路的研究进展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与健康人粪菌群的对比
piRNA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双歧杆菌及其产品缓解肠炎症状的研究进展
脂肪肝患者与健康人血液检验结果的差异分析
脂肪肝与健康人血常规的检验结果比较观察